小学藏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延伸

2016-07-04 15:32索朗顿珠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藏语文和谐人文素养

索朗顿珠

【摘 要】藏语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小学生学习藏语文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们在教学中,既要做好课堂教学,又要加强延伸,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课堂中生动有趣,课堂外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人文素养,学以致用,不断将藏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关键词】藏语文 课堂教学 感情 和谐 人文素养

小学藏语文课堂和其他学科一样,都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在多年的小学藏语文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实行的是知识性的讲义式教育,只关注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味地灌输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不提问,也不让学生发言,整堂课只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接受知识的机器,只要求学生机械地做笔记和听讲;有的课堂上只有老师讲,也不要求学生做笔记,就像是唱独角戏一样,下课后学生什么都不知道。这种老师说:学生基础差,农牧区的学生反应慢,如果老师提问,这堂课就讲不了了之。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深切地感受到小学藏语文课内容其实是很丰富的,而课堂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更应发挥课堂应有的效果和延伸。

一、小学藏语文教师课堂上必须具有丰富的感情

小学藏语文知识丰富,内容也较多,上课时不可能像机器人一样地传授。特别是在朗读课文时,我们既要老师领读,也要让学生自己体会朗读,将感情注于文章当中。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感情,这样才会了解朗读的感情,读起来才会将感情倾注于其中,明白感情的基调:欢乐、痛苦、平淡、愧疚、后悔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用空洞的说教,将文学的艺术形象不加以衬托,本来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有血有肉的,老师只简单地阅读而不加分析,人物形象就会黯然失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藏语文课堂教学是失败的。

小学藏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是最容易接受的课程,文章中有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老师既要分析,又要让学生领悟,多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学生能读懂课文,就会自然倾注感情于其中,藏语文教学才会生动有趣,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藏语文资源,传授人文知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间世事皆学问,我们不能让学生学习局限于教室和学校,要让他们了解社会,接触现实,我们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温室培养不出耐寒的花朵”,我们应该让学生具有强烈的团队意识,可以让他们走出学校,学习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让他们变得坚强;为老百姓、农牧民表演文化节目,展示当代小学生的风采;让他们到农牧区宣讲法律,锻炼他们的口才;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存在,在生活中有尊严、有价值,自觉不自觉地融入自然、融入社会。

三、加强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对于学生来说,课本教学当然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我们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在藏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当好服务员,和学生做朋友,不断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和课堂氛围,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课堂中,主动发言、主动提问,同学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用心感受所学知识,教师也应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他们有选择性地接受藏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加强小学藏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我们对于小学生的藏语文写作教学一定要适度,同时也要尽可能发挥他们的长处,如低年级学生可以叫他们看图说话,或看到一些简单的东西,让他们写下来,或谈一些簡单的看法;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写日记,或稍微有点质量的文章,这样循序渐进,他们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一定要培养好他们,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继承藏民族的文化精髓,因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或者不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那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藏民族文化内涵丰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让学生不断从中吸取营养,让他们有忠、孝、仁、义、信的思想,爱国、爱藏、爱家,做任何事情都有责任心,激励他们的斗志,鼓励他们建设自己的家乡和国家,为建设美丽的西藏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藏语文和谐人文素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藏语文信息监测关键技术初探
通过电影和网络来普及与传承藏语文知识的平台设计
如何提高高中藏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