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学习方式 让高中语文课堂“动”起来

2016-07-04 20:16刘立微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改变语文素养提高

刘立微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必须由老师的主体转移到学生的思维、行为活动上来。理论层面依据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变革学习方式,来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的理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论;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活动教育思想的核心——从做中学;皮亚杰的活动理论。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作具体阐述:开展“读”的活动,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进入文本,感受语言的美;开展“小组自学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愉快学习;开展“写”的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写的过程中放飞思维,驾驭语言;复习时,可有针对性开展“学生出习题”的活动,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从更高层次明白命题者的意图及方法。

【关键词】改变 方式 提高 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不仅要把握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作用,而且要把握語文教师如何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的学生主体意识。

一、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学生活动的理论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论来说,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形式,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有3方面的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的特征来看,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学生活动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即教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进行教师及学生能动性的课堂学习活动。

二、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学生活动的具体做法阐述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既然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高中语文课堂就是教师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活动,主动愉快学习。

1.开展“读”的活动,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进入文本,感受语言的美。读是语文教学的根,读是进入文本的门,琅琅书声是感受语言的乐曲。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由此看来,读是第一位的,读后思考,最后有所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和浏览。”让“读”贯穿于各个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再说,把文本熟读之后,才能进行如质疑问难、品析语言、揣摩表达技巧等教学活动。

2.开展小组自学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愉快学习。犹太人素来注重提问和交流的教育方式,很久以前,犹太教的“拉比”们(指经过正规宗教教育,担任宗教导师的人)读经时的主要方式就是分成两组,轮流提问或者作答。这是一种让人增长智慧的学习方法。

没有课堂的转型就没有教学的转型。高中语文课堂实施学生活动就是由“师本式”课堂向“生本式”课堂的转变,由知识传授型向学生主动学习型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潜能和智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的品格,真正体现高中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有效活动”: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命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

[2]《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

[3]《语文教学论》﹙张承明主编﹚.

[4]《现代教育理论》﹙云南省教育委员会编﹚.

猜你喜欢
改变语文素养提高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奥迪品牌峰会见证“改变”发生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浅谈基于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实施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