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的多样化教学

2016-07-04 20:30陈建华王爱霞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社会数学教学

陈建华 王爱霞

【摘 要】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游戏和社会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日常生活 游戏 社会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抽象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园的孩子普遍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生活、游戏和社会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设定,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游戏和社会相结合的实验。

一、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学习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日常生活环节中渗透数学教育是幼儿园进行数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幼儿教师就要充分利用生活环节渗透对幼儿的数学教育。例如,早晨入园时,幼儿总会喜欢问问自己是第几位来到幼儿园的,在人数较少时,我就会让幼儿数数班上的同学,看看来了几个,谁是第几。这样,幼儿就在晨间接待中学习了数数,同时还学会了简单的序数。

幼儿园的日常生活包括盥洗、餐点、睡眠等,教师可以结合这些活动让幼儿逐步感知数学知识。如在盥洗的同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对应现象:1个空格内放1只杯子,1个小朋友用1条毛巾,并知道小朋友和毛巾是一样多的,但如果有位小朋友没有来,就会出现小朋友少、毛巾多的情况;进餐时,教师盛好饭,再把调羹一一放到碗中,感知对应的方法。吃点心时,教师可以请幼儿数出自己盘子里点心的数量;吃饼干的时候,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認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餐点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学会按顺序做事:先将毛巾展开成大正方形擦嘴,再将毛巾对折成长方形擦脸,再对折成小正方形擦手,最后依次把杯子、盘子、毛巾放好;午睡穿脱衣服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数数自己穿了几件衣服、几条裤子,从中渗透数数的内容。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的形式,能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

二、将数学活动融入游戏之中

融数学教育于游戏中是开展教育活动的途径。教育游戏化是幼儿积极参与教育活动的根本,它能让幼儿在愉快的玩中获得知识。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在取雪花片时,教师就可以先给幼儿创设情境:今天我们要用的是图形雪花片,这些图形宝宝就在我们的玩具城里,我们一起来找找。这样,在寻找的过程中,幼儿不仅增强了点数的能力,还了解到这些玩具是很多的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圆形、长方形等。又如,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学数学,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现成的体育游戏与数学练习进行融合。“拍皮球”是幼儿经常玩的一个游戏,在组织幼儿活动时,教师就可以结合“1”和“许多”、“数数”、“看数拍球”等数学,使数学知识游戏化,让幼儿在运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比较多少”时,我首先让幼儿玩抢椅子的游戏,我将本班幼儿分成每组人数为5的若干小组,而每组的小椅子却只有4把。游戏开始,幼儿听音乐围着小椅子转,当音乐停止时,幼儿抢着椅子坐,但每次结果总是一个小朋友没有椅子坐。我问小朋友:“怎么会有人没椅子坐呢?你发现了什么?”有一个聪明的小朋友回答:“我发现人多椅子少。”其他小朋友们也伸出手指头点数后,争着回答:“小椅子有4把,小朋友有5 个。”“小朋友比椅子多1。”“小椅子比人少1。”有的小朋友一下子就悟出了:“5比4多1,4比5少1。”接着,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怎么样使人数和椅子数一样多呢?”有的幼儿说:“再添上一张椅子。”有的说:“去掉一个小朋友。”并根据幼儿想的办法再一次做游戏进行验证、表达:“4添上1是5,5去掉1 是4。”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幼儿亲自尝试,得出了一个个正确的结论;幼儿主动的学习,保持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将幼儿涂好色的水果拿到角色区玩“水果超市”的游戏,要求幼儿给水果按一定的特征摆放在“水果超市”里,进行分类操作活动。先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让幼儿意识到材料的多种特征以后,再让他们进行多角度的分类,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大小、颜色、名称)变换分类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多,让幼儿从小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为幼儿学好数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是引导幼儿愉快、主动地学数学的最佳方法,幼儿通过 动脑、动口、动手,大大促进思维的发展,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学到最佳的方法,并有一定的创新行为,乐意与同伴合作。因此,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不是纯粹的为教育而教育,它是幼儿生活的本体,是一种以幼儿生活为特征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立足幼儿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开展教育。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社会数学教学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