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理课堂的有效性教学

2016-07-04 20:58文生喜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人类目标

文生喜

一般的,评价一个人学识渊博都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而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地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更应该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涉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门学科来进行教学。

因为地理学科“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大气”,这正好是当今人类生存的空间。在国外,地理知识作为人类生存的必备知识而倍受重视,但在国内,饱受折磨的地理学科在中学教学一直受到冷落。特别在普通高中,由于学生基础差,思想上不重视,地理成了各学科中较为薄弱的一门。为了提高地理教学实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认识地理学科的重要性

因为地理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也包括地球存在的宇宙环境。而人类是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球,人类自身的延续也离不开地球。为了使人类社会发展更快,为了使人类生存的环境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人们就有必要了解地理知识。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就必须掌握地理知识。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要求人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在生产和生活中,也要求多学科的知识。比如某地区在发展某类工业时,必须考虑到原材料和能源的供应,而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进入环境后,是否会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这里不仅涉及物理、化学、经济等知识,也涉及地理知识。

二、正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地理没有作为一门考试科目,所以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副科,随便学学,能混个及格就行,即使能考高分,也是突击复习,利用瞬间记忆临时掌握了部分知识而取得的,过几天后就想不起来了,这样知识的掌握当然就不牢固。再者,因为初中只是在初一年级开设地理(社会)课,即使当时掌握再牢固,初二、初三教学中没有复习,根据记忆的反复性规律,先前掌握的知识也将被以后学习的新知识冲淡,直至遗忘。

三、深刻领会的正确把握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1节课仅45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教学目标上是相当“有限”的。中国有句话:“与其击伤十个,不如击敌一人。”因此,“知识与技能”应作为两个维度来确立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大多属于隐含性的,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如果每节课都要写出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另一个“维度”的教学目标,通常就只能是贴标签了。对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绝不能急于求成,一个课时的教学,甚至一个学期的教学也很难实现其目标,它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只能融合、渗透在教学中。

四、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成绩大部分不大理想,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行为习惯很差,目中无人,甚至品质恶劣,跟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这样的人如果教他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成绩,肯定是行不通的,即使原来基础较好,但交友不甚,成绩也会一落千丈,所以对这样的学生就必须先教会他怎么做人,让他们懂得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教师的劳动。只要行为习惯变好了,成绩自然也会上去的。

有些品行好的同学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会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自觉地学习、钻研。但有些不自觉的同学呢,老师们都有体会,那就是老师盯住他,他就去学去做,一旦老师关心其他同学,他也就不学不做了。对于一个班几十位学生,而老师只有一个,这种简单的盯住不放的办法对于高中教学哪能有效呢,所以对于这些品行较差、不爱学习的学生来说,除了引导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外,教师不能一味地要他们学、求他们学,而应引入点经济意识,因为上高中的学生一般都在18岁左右,正踏入成人年龄阶段,所以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你们的父母亲供你们上学不容易,开支很大,家长的钱不好赚,老师上课和辅导你们,苦口婆心地教育你们都是不求報酬的,如果老师在正常教学时你们不珍惜,过后你们再请老师辅导,可是要付报酬的。”通过这种教育方法及其他方法的结合后,估计有部份同学会变成“我要学”。

五、课堂教学内容要简约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地整体把握,应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功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评价和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强化主动学习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对不同的回答,对不同层次的给予适当评价,可采取语言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物质的奖励等措施。比如对平时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他们回答出他们能力范围内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我就会给予他们鼓励,从而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当他们回答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时,我也会给予他们激励,让他们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勇攀学习的高峰。

对于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怎么会不爱学习呢?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多大的困难也会克服,学习的效率自然提高了。

猜你喜欢
价值观人类目标
我的价值观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