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性教育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6-07-04 21:18郭玲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父爱母亲孩子

郭玲

现在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中国男孩的阳刚之气减弱,这都与女性教育环境有关。然而,我国托幼机构中很少有男性教师,这就更加减少了幼儿与男性接触的机会,这对男孩子的损失尤其重大,因为他完全没有可模仿的榜样,不知道男人应该怎样待人接物和处理问题;使女孩子受到的损失是:长大成人后在男人面前感到无所措、紧张和羞涩。因而,爸爸介入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事情。

一、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现状影响及问题表现

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耐性不足,忽冷忽热

大部分男性做父亲后,在养育孩子方面明显不如做母亲有耐性。高兴时哄得孩子欢天喜地,心烦时骂得孩子摸不着头脑,生气后打得孩子哭哭啼啼。一旦孩子有了错,父亲可能毫无顾忌,劈头盖脸批评一通,对孩子抱有过高而不切实际的期望,并且对孩子的问题表现得极不耐烦,往往是用“一边玩去”、“你知道什么”之类话语把孩子支开等。

2.借口多多,推卸责任

有很多做父亲的对家庭教育这样认为:男同志整天在外面忙碌,哪有时间照顾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亲。这些借口推卸了教育责任,因而父亲与孩子在一塊的时间远远少于母亲,渐渐就不了解孩子。

3.刚多柔少,宽严失度

很多的父亲认为——男人嘛,就该说一不二,把对孩子的柔情等同于“女子气”,动不动就对孩子吆三喝四,使孩子对父亲“敬而远之”。然而,这种远离只代表沟通的失败,没有任何教养的魅力!其实,一个能展现母性力量的父亲,不但不会使他的雄性力量逊色,反而会因为其刚柔并济而使他的雄性力量更具有深度和智能。

二、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1.父亲是孩子最重要的游戏玩伴

父亲可以和孩子玩一些相对更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父亲的幽默、粗犷和力量会给孩子的游戏生活带来无限乐趣。另外,男性活动范围大、内容多,可以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外部环境,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社会生活,进而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2.父爱有助于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一般来说,父亲通常具有独立、自信、热情、幽默、勇敢等个性特征,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父亲这个词意味着秩序,在父亲与孩子的接触中父亲将会于无形和有形中向孩子传授或渗透社会秩序、规范、准则,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实施人生观教育。

3.父爱有助于孩子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

父亲参与教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行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对男孩来说,父亲是男性的典范。对女孩来说,父亲是可以教给她们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男性与女性有什么不同等知识的人,这些影响主要反映在青春期如何与异性交往的问题上。“有位女大学生快毕业了,但她不知道自己今后该与男人还是女人一起生活。她并非双性恋,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她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由妈妈抚养长大,她的性别认同感没有建立。”显然,父亲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性别认同、继而是身份认同出现问题,也就难以适应社会。

三、践行父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母爱似雨露父爱如阳光,要使孩子身心得到全面良好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接受来自父母双方的影响。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是重要的,一个人甚至到长大成人、进入社会、生儿育女都受到母爱的关怀。但是,父亲的责任更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对学龄前的儿童更有其特殊的影响力。而如何做好父亲呢?可以通过以下几点。

1.承诺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缺席

父亲要和母亲共同分担教育职责,要亲历亲为。并不是说要以时间来计算判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程度,应该看他脑子里有没有这个意识,有没有对培养孩子的责任。

2.确定孩子与自己的亲子关系

好爸爸要做家庭领导者和负责人。在一个家庭中,父亲就是母亲与孩子的精神支柱。你对于家中每一个成员的了解程度如何?你是否了解孩子的母亲现在到底有哪些担心与不安?孩子到底有哪些需求或不满?母子的关系如何?等等,必须要正确地掌握这些状况。父亲可能因为忙碌而无法与母子进行密切的地接触,但可利用电话与妻子交谈,或利用文字和孩子沟通。当孩子与妻子向你诉说心里话时,他们无疑在认为你是他们的指引者和领路人。

3.学会正确地表达父爱

父亲的力量如此强大,为人父者应充分认识尽父亲之责的重大意义。那么,父亲应如何表达这种父爱呢? 付出时间相处。父亲每天应该至少拿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活动,哪怕是给孩子讲个故事,陪孩子搭一会儿积木,或者帮孩子洗个澡,甚至因故不能按时回家时,打个电话给家里,和孩子说上几句话。不要小看这几分钟的相处时间,这会让孩子感受到父爱的存在。此外,父亲还应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成为孩子重要的游戏伙伴。②爱,要让孩子知道。要知道,在外面挣的钱再多也比不上在家带孩子辛苦,再多的钞票也换不来与孩子在一起共享的天伦之乐。事实上,现代社会中生养子女,只要经济来源稳定,一般都不会有太大困难。但在充足的物质生活条件给予之外,如何才能让孩子得到最适当的教养,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快乐长大,才是每一位父母应该耗费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的问题。父亲要平常应多亲吻、拥抱、抚摸孩子,让孩子时时体验到父爱的温暖。③了解、分享孩子的感受。尽管小宝宝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但他们还是能用姿态和声音表示自己的感受和要求。孩子和成人一样,他们也会压抑不良的感受,当他们持续地处于不良情景刺激时,不良情绪也会渗透到幼小的心灵中,并还可能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以至疾病。因而父亲要同母亲一起了解、分享孩子的需要和感受,避免孩子体验孤独无助的感觉。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比母亲更有计划性、目的性,知识面更广。父亲的这些个性品质与特点,是母亲所无法模仿的,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母亲所无法替代的。家庭教育呼唤父亲的参与,父亲要承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缺席,学会正确地表达父爱,让孩子在父爱和母爱的共同沐浴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文道,孙云晓,赵霞.父教缺失的研究现状及应对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9(10).

[2]卢清,曾彬.对当前子女教育中“父亲缺位”现象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1]版),2004(12).

[3]李泽志,袁妮.论父亲在亲子关系中的作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2).

猜你喜欢
父爱母亲孩子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不要让父爱成为等待
父爱如山
给母亲的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父爱的反复表达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