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模式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16-07-04 21:32杨雪娜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实施措施评价

杨雪娜

【摘 要】新课程标准里明确指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这是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做出的正确引导。在当今社会,这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合格公民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一种良好素质。而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倡导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我认为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仅只用于教学上,也可以延伸运用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所以尝试了小组合作模式与班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并且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小组合作模式 班级考核机制 评价 实施措施

合作学习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影响最大和成果最多的领域之一”,它是新课程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小组合作模式又是合作学习的一大有力武器。那么班主任这个既具有教育者,又身兼管理者的双重身份,遇见小组合作模式这把武器,又会激起怎样的火花?所以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小组合作模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

一、怎样分小组——公平合理并具有竞争力

既然是小组合作模式,那么如何分小组就是重中之重了,一个公平合理的有利于竞争的小组是先决条件。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从多方面对全班学生进行考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同质分层、异质分组,在组与组之间进行同层、同质的竞赛。小组划分的方法有很多,如抽签组合、自愿组合、同质就近组合、异质就近组合等。起先,这种模式主要是为课堂教学服务,所以分组的时候主要以成绩分组,而忽略了在学生教育中我们应该以全方位的眼光看待学生这一重要环节。如果分配不当,就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性格特点、男女比例等各方面的情况,在接下来的分组过程中,采取了以成绩为主、其他方面为辅的分组方式。分组时不但要考虑组间公平,还要考虑到有利于组内和谐、组间竞争的小组成员分配。组长和副组长的选择也需要考虑到学习和其他功能性并存这一因素。

第一次小组分完以后,不能觉得这件事就算完成。因为,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学生自身原因,或者组长领导的关系,或者小组之间合作不够等因素导致某些小组在竞争中永远都在最后、或者最前,时间一长会发生组内士气低落,必须要不断地调整小组成员,以保证小组之间的公平性和竞争力。再次分组的时候,组长和副组长会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组员仍采用抓阄形式。为了促进大家积极参与竞聘会在班级考核方面给组长及副组长以足够的“待遇”。关于“待遇”就要提到下一点小组合作机制的运行保障。

二、小组合作模式的运行保障——班级考核机制(评价)

班级考核机制其实就是一种评价机制。一个良好的班级考核机制,既是量化制度的体现,又是保证小组合作形式能够持续进行下去的关键。所以制订时既要有合作,也要有竞争,必须要全面、细化、公平。

全面性是指,一定要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细化,是指一定要在学生在每个方面达到每个阶段时会有一个评价标准,并且让学生知道这个评价标准;公平,是指这种班级考核机制一定要公开透明化并贯彻到班级德育工作包括学生学习等各个方面,也可以公开到家长圈、学校圈当中。

所以我在制订班级考核机制时不但细化为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并且还制订了两套机制,在期末总结时要将两套机制放在一起来评价。一套是以小组组内的方式制订,给出学生几大方面,比如学习、纪律、卫生、文体、贡献等。关于设计模式,统一发纸,让学生组内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自己设计,自己制订,也可以统一制作。另一套机制则是以组间竞争为对象,因为组内的学生毕竟层次不同,久而久之,对这种竞争会失去兴趣。所以也要有一种横向的合理比较,这样就把每个组横向的学生做出竞争考核机制。每组的第一名一张表;每组的第二名一张表……这样以此类推,并且也细化到各个方面。这样既有纵向比较,又有横向比较,所以相应比较全面。评价之后,也要有相应的激励性的策略。座位变动法,资源优先挑选法和照片展示法,是我经常用到的,也是非常简单实用的激励方法。

三、小组合作模式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实施措施

首先,班级的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值日小组,还是劳动小组。

学习小组,之前划分小组的时候,我就是以学习成绩为主,其余功能为辅。因为毕竟学生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学习的时间占绝大多数。所以一个合理的学习小组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考虑到小组的整体实力,也要考虑到小组内各个成员的学习情况,还要考虑到各个学科之间的均衡合理。所以每个小组都要有各个学科的负责人,主要负责作业收集和检查情况,以及各学科的评价反馈考核表。组长负责统筹指挥,副组长协作。

值日小组是指5个小组即5个值日组,分别有值日负责人(在原来组长和副组长的基础上重新选举)。把班级的卫生分担区跟每个组值日负责人说明后,进行抓阄排序,一般一周轮换一个组,然后值日负责人在组内分配任务,在值日有难度的地方组内成员轮流工作。值日负责人每天要负责督促和检查任务,争取责任到人。这样可以让整个班级的卫生管理井然有序。

劳动小组,是指学校集体的劳动。如冬天除雪,可以每个小组划好面积差不多相同的劳动场地,然后抓阄,定好劳动场地后,工具任务等由组长安排、分配,并引入竞争机制,哪组先做完不但可以加分,还可以休息,如果能够帮助其他小组的话,还会有适当加分。

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要建立在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前提下,这背后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班级考核机制做保证,否则只用空口白牙,学生时间久了也是不会认同的。

我的这一点经验之谈,是在新课改的影响下的一些想法。但是我想新的课堂改革注重的不是形式,而是里面的实质内容,是改革的核心,无论是什么形式,都要围绕着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希望大家不要拘泥于一定的形式,而是打造出适合班级、适合学生的方式。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切实地感到一个人力量的渺小。一滴水无以成江海,我的这点感悟只是改革洪流中的一滴水,希望可以很好地匯入江海之中,在里面得到更多的滋养。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模式实施措施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农村初中英语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关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内部控制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心的实施措施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