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纪略

2016-07-04 21:32王玉贵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习用品生活习惯良好习惯

王玉贵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将伴随人的一生,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做人或处世,它都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干预你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从而主宰人生。毫不夸张地说,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

我校是新建的移民乡小学,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在这里由于条件所致,大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的个性、生活习惯的差异就不言而喻了。但是,他们还是孩子,还有很大的可塑性。作为教师,不能就此对他们丧失信心,要积极主动地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在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包括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在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包括与同学相处融洽、按时作息、尊重师长、不说脏话、主动帮助别人、在纪律方面良好的习惯包括遵守校规校纪、遵守课堂纪律。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从细节入手的。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

生活习惯是伴随人一生不可缺少的因素。生活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生活质量的高低,有时也可能成为别人判断他人品质优劣的标准。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着力点,大量事实充分证明,品德高尚的人,一定是具有良好习惯的人,良好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便用不着借记忆,就很容易发挥作用。所以我们先从学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在本学期,我接手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接手这个班后,我发现班上的学生学习习惯还是比较好的,大部分同学能认真完成作业并能干净整齐地交上来。但我发现学生的好多行为习惯较差,例如,说话不注意,一出口就是脏话;行为不好,一出手就是到处乱扔;和同学说话不注意方式,同学与同学之间常常出现纠纷,甚至大打出手……有鉴于此,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守则、规范”伴我行活动,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每周周末提醒学生回家做一件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收拾自己的房间,洗自己的衣物等简单的劳动。在周一返校后,要求同学们汇报,说说自己在这两天内都做了些什么。同学们的反响特别激烈,纷纷说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的同学说,回家后帮父母到田间去劳动;还有的说帮奶奶做饭。听到这些,我很欣慰。特别是在如今的社会大环境中,竞争如此激烈、大浪淘沙,学生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度过一生,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最基本的生活本领,锻炼自己,以使自己能够为以后的生活生存下去。

二、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小事体现出来的,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也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小事做起。自从我校开展“守则、规范”伴我行活动以来,使许多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学生能自己事情自己做,能讲究卫生、爱护环境、不乱抛废弃物等环保习惯,经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文明语言习惯,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的习惯,科学用眼的习惯,学生多观察,勤动脑的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样,从学生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久而久之,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三、加强监督,强化行为习惯

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又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过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学生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才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同学的监督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而经过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变成自觉遵守。例如,在监督、强化学生课前学习用品准备的行为习惯形成过程中,我先是每次下课时提醒学生收好、准备好学习用品(要求摆在书桌的左上角),一段时间后,再下课,我便有意站着不动,用眼睛不做声地看,直到学生明白我的用意,迅速地按要求准备学习用品,我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习惯。同时,我还及时地与科任教师进行沟通,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当然,规则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则存在差距。对于习惯较差的孩子,我就采用个别谈话的方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存在的困难,帮助孩子尽快形成好的习惯。如我们班有一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出去打工或是到老家种田。孩子都是由奶奶或爷爷带领,由于各辈的差异,奶奶或爷爷带领的孩子比较受到娇惯,很多事都不去做,而且懒于动手。像张雅同学,有奶奶带领,娇惯得使她一些小事都懒得去做,常常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经过学校开展“守则、规范”伴我行活动以来,她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知道父母的辛劳、奶奶生活的不易,自己开始帮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得到了奶奶的好评。并对老师说,学校开展的这项活动非常好,将大力支持学校将这项活动持久长远地开展下去。

四、注重师德,培养良好习惯

教师是学生心中的太阳,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自己就要做学生的表率,学生的行为刚开始都是模仿而来的。一个有良好习惯的老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

五、注重家教,强化习惯养成

学生有一多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而学生的习惯是在教育过程中和个人的生活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形成的,如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脱节,那么学校的教育得不到家庭的巩固,效果自然不会好。因此教师应加强与家庭联系,必要时进行家访或以开家长会的方式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阶段主要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而我特别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孩子全面发展成,成为高素质的人才。

猜你喜欢
学习用品生活习惯良好习惯
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胃病的影响
当心!这些生活习惯 正在摧毁你的听力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
谜语
文具在哪里
鸡飞狗跳的校园生活(一)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