剜泽蒜

2016-07-04 02:32柳书波
参花(下) 2016年2期
关键词:天沟野菜韭菜

生活在钢筋水泥构筑的城市里的人们,总是喜欢到野外去,亲近自然。剜野菜,是人们春天亲近自然及释放自然天性的一种抒发。

周六上午一大早,我便带着全家去遂平龙天沟剜野泽蒜。爱人提前在白云观市场买了几把小铲子,带上从家里挑出的几个大购物塑料袋,坐上儿子开的车,我们一家四口豪气十足地踏上了剜野菜的征程。

桃花盛开时节,龙天沟沟底及两边土壤瘠薄的山坡上、石缝中,随处可见一丛丛、一簇簇的野泽蒜。泽蒜生长爱扎堆,只要找到一丛,很容易在其周边找到一大片,采剜起来十分过瘾,不大一会儿就剜了一把子。采剜泽蒜时,一定要连根部的蒜球一起挖出,因为蒜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叶子。

中原人自古对泽蒜并不陌生,我国明代早期的一部植物图谱《救荒本草》中对泽蒜是这样记载的:“又名小蒜。生山野中,今处处有之。生山中者名蒿,苗似细韭,叶中心撺葶,开淡粉紫花,根似蒜而甚小。味辛,性温,有小毒(又云热,有毒)。”卢炯林著的《河南野菜野果》中说泽蒜,以伏牛山和大别山区生长为多,又名野蒜、山蒜、小蒜、小根蒜等。

著名作家贾平凹在长篇小说《带灯》里对泽蒜也有描述:“冬天一过,野小蒜是出来最早的菜,尤其炒了调饭,味道特别尖,打老远都能闻到香气。带灯在山坡上挖野小蒜,似乎不是她在寻着野小蒜,而是野小蒜争先恐后地全到她的身边来,很快就挖到了一大把。”

泽蒜早生,当人们还陶醉在过春节的喜庆气氛里,正月里它就破土出苗了。嫩苗和山韭菜长得差不多,山里人因为山韭菜的名气大,便把它当野韭菜卖给外地人。其实,野泽蒜的茎叶既不像蒜,也不像葱,又不像韭菜。野泽蒜根部很像蒜,蒜头很小,与黄豆粒大小相仿,较大的可与弹子相比,根须细如发丝,呈玉白色,玲珑剔透。它地下部分的茎也是白色,露出地面的绿茎很短,似乎露出地面就是绿叶,叶细而长,叶长可达几十厘米,叶细如线。叶的阳面是一道浅浅笔直的叶茎,直达叶的尖部,叶的背面呈半圆形。

泽蒜吸取着大自然中的日月精华,采集天地间的灵气,生长在山坡野地里,实属天然的绿色食品。它既带有韭菜的鲜美,又有葱、蒜的味道。在我童年的时候,妈妈常常用泽蒜做馅,外面裹着红薯面蒸包子,或者与红薯面、玉米面掺杂在一起蒸菜馍,偶尔用玉米面拌着泽蒜做蒸菜,时常也生腌野泽蒜咸菜。在那个浩劫的年代,我每每吃起来都很高兴,觉得是一种美味佳肴。那时候家里小麦面很少,又吃不起鸡蛋,只有過年节或家里来客人时才能吃得上小麦面。在我童年的梦境中,曾多次吃到白面包着鸡蛋加泽蒜馅的包子,馋得我醒后仍不停地咂着嘴流口水。

泽蒜伴我度过辛酸难忘的童年时光,也给我儿时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回忆。我曾数次回到故乡去找寻泽蒜的踪迹,然而走遍家乡的大小河堤、滩地、沟边、路旁,都令我很失望。自从我离开家乡,泽蒜永远成了我梦中的回忆……

记得童年的时候,我常常与小伙伴们一块去剜野泽蒜。初春时节,柳堰河两岸杨柳吐绿,野花开满田野,南来的紫燕林间翻飞唱鸣,家乡的泥土飘着温馨的芳香。为了用野菜充饥,我与小伙伴们在下午放学后或星期天,挎上篮子,手拿小铲子,沿着蜿蜒的河堤,或在槐草地里,或在河沟旁边,剜着泽蒜,欢蹦跳跃,嬉笑追打,不到半天就能剜上满满的一篮子泽蒜。夕阳落山的时候,伴着绚丽的晚霞,我们高高兴兴地满载而归。

高招制度恢复的第三年我考上了大学,离开了小伙伴,离开了养育我的家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家乡剜过泽蒜,如今想要吃上一口泽蒜也就成了梦中的向往。

参加工作后,因公出差,或节假日外出旅游,我曾走出中原大地,走向东西南北,走过祖国的山山水水。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想起家乡的泽蒜,可当地餐馆端到餐桌上的总是野生菌类,还有什么拳菜、珍珠菜、马齿苋、荠菜,多数是我不认识的苦菜、龙头菜、桔梗、河芹、刺嫩芽、蕨菜、绿茸菜、柠檬香薄荷,以及什么榕树尖、丝瓜尖、南瓜尖、刺五加之类的,唯独不见泽蒜。是不被当地人认可,还是这种野菜如今已绝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吃白面馍、大鱼大肉已成为家常便饭,吃野菜、杂粮成为时尚,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追求。泽蒜可以包包子、做菜馍、下面条、炒鸡蛋,鲜美可口,可在城市里竟然找不到泽蒜的踪影。据《本草拾遗》记载,泽蒜可通阳化气、开胸散结、行气导滞,还可以治疗痢疾,抑制高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这样好的泽蒜竟然没能引人们的重视?现在野生的少了,科技那么发达,可以搞人工培育种植呀。

我想吃泽蒜的欲望,今天在龙天沟终于变为现实。山上粉红色的桃花,粉白色的杏花,金黄色的蒲公英花,还有那些不知名的花儿正怒放着,点缀着龙天沟的美丽。我们行走在春天里,在春光里漫游,享受春光的明媚,享受春暖花开的芳香,享受剜泽蒜的喜悦和快乐,我的心情如春花般美丽。

夕阳将要落入山中,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山上游人少了,我们也该满载而归了。

作者简介:柳书波,河南省上蔡县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上蔡县教体局。已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出版散文集《心在山水间》1部,有多篇散文诗、散文入选国家级、省级年选及作品精选等。

(责任编辑 象话)

猜你喜欢
天沟野菜韭菜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挖野菜
游河南八里沟
既有建筑“平改坡”天沟优化设计
风云变幻——赫章韭菜坪
野菜的盘中艺术
莴苣和韭菜
夜雨剪春韭
韭菜新品种辽韭1号的选育
采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