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中职语文教学

2016-07-05 20:57方俊梅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7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活动

方俊梅

摘要:为了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以适合专业需求、就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语文教学,提高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确保发挥中职语文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键词: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255-02

国家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日益重视职业教育,各级职业学校为了学院的自身发展和毕业生实际就业及终身职业教育的需要,运用各种措施不断强化培养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有其合理性,从就业的角度来看,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重新对此加以扬弃。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顺应时代要求,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定位就业形势,凸显中职语文特色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理念的强化,既具有专业化、技能型,又具有高素质人文素养的人才供不应求,深受用人单位的钟爱。中职语文教学应同其他学科一样,顺应社会用人的实际需求,突出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特色。

(一)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民生之本。中职院校的语文教育教学应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个中心,因此,在开设语文专业之初,要分析了解用人市场的发展方向,与潜在的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与交流,对开设语文相关课程的发展规律和前景做出分析,提升语文素养和人文修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敬业精神的培育、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等。也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传授,如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包括政府应用公文、一般性财经类合同和简单的报告、通讯、总结等,提升其综合能力,以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耕耘课堂园地,提高中职课堂语文教学效果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上课或玩手机或交头接耳,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低下,教师疲于整顿课堂秩序,上课积极性受挫。为了提高中等职业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课前导入,恰如其分。好的导入如同一块磁铁,可使学生思维思维迅速定向,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好导课与教学目的及教学目标的联系,使其成为一堂优秀教学课的开端和有机组成部分。

依照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在宏观方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职业品质和职业兴趣,完善健全的职业人格等。在微观方面,教师对相近专业要适当穿插,如文学课与思想品德课的联系,授课内容与职场的穿插。比如,在讲到汉语语法时,形容词做定语的表达起到修饰、限制的作用,这样的形容词在广告写作、文书制定及合同文书时,显得极其重要。

教学语言,既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思辨。教师言语要高低起伏交错,配合体态语的动静结合,因教学内容主次难易抑扬顿挫及耐人回味的结语,用一个富有“职场”色彩的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开启职业教育智慧之门,引起学生职业情感的共鸣。在这一课堂氛围中,心领神会,主动思考,学生的积极性会得到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特色也会春雨随风入夜,润物无声。

创新教学手段。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录像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电视剧中的截屏,可演示“桃园结义”志趣相投的创业精神及水浒英雄众志成城的“替天行道”的理想追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实现自我教育,体现中职语文学习的基础性作用

自我教育是一个基础的不可或缺而又影响深远的终身教育。目前,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自信心,缺少自律性,并未真正养成自我教育习惯。鉴于此,中职语文教學应让学生正确地意识到自身的优势,错位生存。虽然没有进入高等学府,但仍可专业立身,以技能安身,自我塑造成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在进行常规教学的过程中,“授之以鱼”,也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学习目的和要求。一是持续培养学生自修语文的习惯,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内在需要。二是终身学习语文的品质,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规划生活、学习和将来工作的目标,实现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

(一)结合专业,优化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有学者将中职学生的基本能力概括为六个部分:动手操作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交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中职语文的教学活动都应按照后五种能力为基础,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及教学手段的实施等,都应突出职业能力。

开设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旅游专业的学生可学习导游语文、景点导游解说词、景点介绍词、宣传手册等,营销专业的学习写作营销策划书、广告策划书、产品推销等。学校图书馆的各种专业杂志、报纸,在课余时间应向学生开放,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扩大知识面。

芜湖市无为县职教中心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模式,引导学生加强对“职场”的感性和直观认识。学校安排教师到企业学习,将学校内有限的语文教学空间延伸到社会大课堂,把职场需要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无为县职教中心客服专业的学生到企业参加实习活动,企业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按照公司的规则制度严格要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职场实践中,提高中职生的职业能力。

(二)提高毕业生“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特色

“能力本位”是各类职教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就业能力的手段,也是中职教育的核心。中职课堂教学应与专业设置相对应,本着“能力本位”这一理念,各类职业教育单位应重视语文教学,注重改革,创新多元教学形式,修正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优化办学资源配置,增强学校的办学软实力。学校整合文科,尤其是语文学科优势资源,要从多角度努力体现“能力本位”。

芜湖市无为县职教中心作为省示范中职校,在学校各个专业3+2五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中,坚持质量立校,质量兴校,把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坚持“能力本位”为教学工作基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跨入社会后就业、工作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提升职校生的竞争力

开展听说训练,提高交流表达能力。中职语文教学应紧扣专业的培养目标,充分考虑学生的就业需要,重视基本能力的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计划上,应增加职业活动训练,学习聆听技巧,懂得一定的倾听礼仪。客服专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接打电话活动,掌握电话礼仪,练好普通话,学会倾听,加强对专业知识的深入了解。

中职语文的基本作用是阅读和口语表达,目标是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多设计情境对话,鼓励学生积极地加强口语训练。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口语合作表演,如小品、猜词大赛以及球赛解说等,鼓励他们增强自信心,挖掘谈话技巧,锻炼口语能力。

注重书写训练,提高写作能力。现在,在面试时,很多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手写个人简历,所以要打好广大中职生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张名片,加强写字训练,可以临摹书法家的字,举行各种书法竞赛活动,加强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此外,中职生应注重应用文的写作训练,如欠条、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及调查报告等。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掌握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时,可以模拟各种情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写,然后全班进行分析和讲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注重职业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语文教学实践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语文教学实践性

遵循“能力本位”的改革思路,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他们的职业语文能力,促进职业综合素质养成。参与职业言语交际情境,参与职业言语实践交际,让学生在职业言语中展开言语实践的机会。结合专业模拟招聘现场,让学生写求职信,制作个人简历,学会自我介绍,掌握面试语言技巧等,开展真实环境中的招聘现场。

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发言和讨论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召开辩论会,由教师准备辩题,让学生自由辩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指导,维持辩论的秩序和活动的正常进行,让学生的地位在课堂上得以体现,从而在一种主动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

(二)将德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良好的品德是做人的根本,也是在职场中能够有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职业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一个合格的中职毕业生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所以中职的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把德育教育关,将教学环节中的知识点与德育教育相融合。学生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有职业发展的保障,可增长才干,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总之,为了中职人才教育的发展,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突出中职在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价值和特色,语文教学应多管齐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堂与实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中职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全国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贡立.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职学生基本能力[J].浙江广厦建筑学院学报,2009,(1).

[3]亚伯拉罕·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4]刘春生.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中职语文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