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2016-07-06 00:18王博
科技尚品 2016年6期
关键词:相关性轨道交通

王博

摘 要:截止到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6万km以上,这些轨道交通线路几乎覆盖了我国大多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地区。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对其经过的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影响。本文就从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理论联系出发,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以期为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性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区域;经济;相关性

1 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的理论联系

1.1 辐射理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联系

中心城市的形成依靠交通运输来完成,没有交通运输就没有辐射的路径和轨道。在理论上说,这种通过描述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称为“可达性”。“可达性”能完成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资源、生产要素等的流动,能确保区域经济的顺利运转,而城市轨道交通正是实现这种区域经济“可达性”的有效工具。城市轨道交通能够高效地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片区与片区之间连接起来,使得各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的交流变得及时与便捷,让中心区域的经济可以快速地扩展到周边地带,而周边地带的经济也能够迅速地聚集到中心地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1.2 发展轴理论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联系

“五位一体”协同发展,即要求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整个区域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而这个一体化发展的基本要素则需要交通运输来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公路、水运等而言,有诸多不言而喻的优势,随着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从性价比来看,城市轨道交通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选择。发展轴理论下的发展逻辑是一点带面,以轴为介。点是指中心城市,面是指中心城市周边的其他经济区域。以湖北省为例,武汉与宜昌能够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相连接,并以轨道交通为轴,将沿途的仙桃、潜江、汉川等城市连入其中,形成以武汉市为点、城市轨道交通为轴,连接的周边城市为面的发展网络,从而形成一个区域空间“走廊”,使各区域的空间与要素实现共享。

1.3 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联系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内容较为繁多,简而言之,该理论主张科学技术能够打破“资源禀赋”与“先天比较优势”论,形成“后天比较优势”。[2]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增大,先天比较优势从某种程度上完全可以被科學技术所取代,后天比较优势成为影响区域贸易的主要内容。很显然,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正是属于“后天比较优势”,它能极大地改变了资源难以流动的局限性,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融入战略性竞争当中,而这个竞争既可以是国内区域间的竞争,也可以是国际区域间的竞争,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1 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区域经济的影响体现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带动了其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便捷性,让人们的出行变得极为便利,从而带动了沿线城市的房地产、商贸业、旅游业、教育业等的发展。仍以湖北省为例,武宜高铁开通后,人们从高铁沿线的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只需短短1h左右,这便为前往武汉、宜昌、荆州等地旅游或工作的人们节约了较多的出行时间,同时也使人们在沿线城市买房到中心城市工作成为了现实,切实地带动了沿线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2.2 促进沿线产业带的形成

由于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时间尚短,在我国的轨道交通沿线城市的经济发展主要呈现出“圈状”,即以各自片区为主,发展适合各自片区的产业经济。但纵观其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较早的国家,以及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轨道交通沿线产业带的形成是大势所趋。以较早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家为例,日本1975年新干线从大阪延伸到九州后,冈山、广岛、大分乃至福冈、熊本等沿线地区逐渐形成工业集聚带,从而使产业群得以更好地发展并形成连绵产业带。由此可见,为促进沿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城市轨道交通为轴形成连绵产业带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2.3 加快沿线产业转移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客运专线,但其对沿线城市的产业影响也极为重大。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对现有铁路、公路线路货运能力的释放,从而加大了现有货运线路的承载能力,使现有货运线路对产业转移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为沿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物流保障,使得沿线区域相关产业的配套硬件设施和资源配置得以实现,从而加快推动相关产业转移步伐。

2.4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新兴产业的崛起,是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城市轨道交通,一方面能促进人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流动,保障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的有效聘用和信息的有效利用,从而改善传统产业的经营环境;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新兴人才的流动以及创新信息的共享,能够诱增新兴产业的兴起,培育发展新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市能够以城市轨道交通为轴为沿线区域经济带来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带的形成、加快沿线产业转移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等,而这些产业的转型与升级都是我国经济未来的发展趋势,淘汰及改善落后产能,加快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供给侧带动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祝方林.高速交通线路对沿线民族经济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7):25-28.

[2]丁金学.高铁对沿线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14,(36):154.

[3]陈建军,郑广建.集聚视角下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J].江淮论坛,2014,(2):37-44.

[4]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骆玲,曹洪著.高速铁路的区域经济效应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猜你喜欢
相关性轨道交通
繁忙的交通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小小交通劝导员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太阳轨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