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政治体检” 永葆党的肌体健康

2016-07-07 15:07周婧孙晓婷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

周婧+孙晓婷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96(2016)02—108—07

[内容提要]民主生活会制度,是我党践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发展党内民主的创造性成果。从我党建立之初至今,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增强党的组织活力、推动党的事业进步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对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的途径和对策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十分必要。

[关 键 词]“政治体检”;民主生活会;质量;对策

民主生活会,是指党员在党组织内部以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主要形式的组织活动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开好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是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每年开展的民主生活会,如同定期“政治体检”,是保持我党肌体健康的重要保证,是充分发扬我党“三大优良作风”的实践平台,更是领导班子成员沟通思想、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提高素质的有效载体。但是,近年来,部分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党的威望和党的事业。努力发掘当前民主生活会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总结提炼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对策办法,对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彻落实从严治党和三严三实要求以及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民主生活会制度是伴随着党内民主生活的扩大和党内民主观念的提升而逐步确立并完善起来的。从一般的党的组织生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到形成制度,大约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萌芽——建党第一个30年

建党初期,我党虽然有“民主集中制”原则,但缺乏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大革命失败后,党开始关注党内民主生活。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提出,要“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特别强调要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的方法,解决党内矛盾。1938年10月,毛泽东强调,“必须在党内施行有关民主生活的教育,使党懂得什么是民主生活,什么是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关系,并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1941年,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听取党员群众的批评,增强党性。1942年开始的延安整风运动,积极倡导并践行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党内民主生活方式,形成了民主生活会的雏形。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规定必须放手地扩大党内的民主生活,必须实行高度的党内民主。

(二)成型——建党第二个30年

民主生活会制度成型于建党的第二个30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党作为执政党迫切需要健全党内民主。1955年,中组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支部民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生活。1956年,党的八大强调坚持党的集体领导原则,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加强对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指出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毛泽东同志就大跃进问题做了自我批评,刘少奇、邓小平同志倡议建立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毛泽东同志对此表示赞同,并向全党发了批示,首次将民主生活会制度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恢复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党内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逐步走向正常。1980年,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要求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将民主生活会作为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重要制度安排。

(三)完善——建党第三个30年

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生活走上正轨,民主生活会制度真正得以落实并逐步完善。1981年8月,中组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县以上领导干部生活会的通知》,要求县级以上党委常委除了必须编入一个组织参加组织生活外,同时要坚持每半年开一次党委常委(党组)生活会。这是我党首次以党内文件的形式将民主生活会的时间、范围、内容、意义、目标等内容纳入领导干部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1990年,中央印发《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的若干规定》,对民主生活会制度进一步规范,要求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也可根据实际随时召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民主生活会作为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载入党章。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把民主生活会制度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2000年,中央决定将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的民主生活会,由原来的一年召开两次改为一年召开一次。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着重强调了民主生活会对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性。2004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发布,将民主生活会制度列为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之一,并进一步细化。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性分析作为民主生活会主要内容,把作风状况作为党性分析重点内容,对民主生活会提出新的要求。

(四)新纪元——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得到了新发展、新突破。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时强调,中央政治局要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严肃性,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中央政治局内部,要倡导开展积极的、善意的、实事求是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大家坦诚相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总结经验教训,交流思想认识,达到帮助同志、增进团结、做好工作的目的。2013年,全党上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彰显了它的重要作用和独特魅力。2014年5月,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导下,河南省兰考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 “民主生活会的一个县级标本”,为全党的群众路线民主生活会起了示范和带头作用。我党的民主生活会制度开辟了一个新的篇章。

二、民主生活会的功用

民主生活会不同于党内的一般会议,其功用要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高度来认识。一是解决党内矛盾。民主生活会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查摆问题、改进作风、修正错误,达到消除隔阂、促进党内和谐的目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最好方式之一。二是提高干部素养。就民主生活会制度而言,既是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水平和党性修养的有效方式,也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措施,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言而喻。三是强化党的建设。坚持好民主生活会制度,对解决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廉政勤政、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领导班子要充分认识到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意义和巨大功用,并在追求实效上下功夫,努力使民主生活会真正达到提高思想、增进团结、永葆我党肌体健康之目的。

三、民主生活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虽然党内民主气氛浓厚,但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部分民主生活会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既有党委(党组)班子的内在原因,又有外部环境的客观因素,具体体现在会前、会中和会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会前组织准备不够充分

会前准备是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基础工程。会前准备不足,必然导致会中批评随意草率,会后整改方向不明。

一是政治学习不够充分,态度跑偏。学习组织规定的必学篇目敷衍了事,达不到认真学、系统学、用心学的目标。记录学习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偏于形式,不能紧密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或者会前没有围绕主题组织理论学习预热,针对性不强,导致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准备工作不足,缺乏理论深度。

二是内容把握不够准确,主题不明。有的党员干部没有把民主生活会作为党员干部沟通思想、消除矛盾、增强团结的重要措施来对待,而是错误地认为民主生活会是“批判会”,使民主生活会走“样”变“味”。有的泛泛而谈,不着边际地神侃一通,民主生活会变成了“大杂烩”;有的只谈工作不谈思想,民主生活会成为“汇报会”;有的前怕狼后怕虎,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表扬会”。

三是征求意见形式主义,灼见难觅。征求意见时,有的单位形式单一、渠道不宽。有的单位虽然克服了形式和渠道的问题,但却缺乏原汁原味的梳理和汇总,过于抽象和概念化,不能把一手的意见内容体现出来,存在着不严肃、不认真的情况。

四是谈心交心“打埋伏”,保留余地。一些领导干部不真谈,谈心不交心,留有余地。班子成员之间缺乏互通有无,主要领导对班子成员不愿讲真话,班子成员之间不愿讲实话,导致会前沟通不畅,不能为会上查摆问题形成良好氛围。

五是撰写对照检查材料时不认真,应付过关。对照材料讲成绩、谈经验夸夸其谈,讲问题、讲缺点遮遮掩掩。谈认识多,谈问题少;虚化空话多,实话真话少。有的党员干部心存顾虑,谈问题多了,怕影响了个人威信;谈了深层次问题,怕纪检、检察部门找上门来。

(二)会中查摆问题不够认真

民主生活会的重点是“指出问题”,关键是“剖析问题”。但有的党员干部查摆问题不严肃、相互批评不较真,直接导致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

一是领导干部“出工不出力”。某些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党性观念淡化,政治标准降低,因而不认真对待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之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往往只谈鸡毛蒜皮的表象,不剖析产生问题的根源,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会上往往是对上级“放礼炮”,对同级“放哑炮”,对自己“放空炮”,轻描淡写、浅尝辄止、言不由衷。很多民主生活会都变成了总结报告、互相表扬、聊天应付。这种庸俗化、溢美化的形式主义倾向,导致民主生活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掩盖了各种矛盾。

二是干部群众“恨铁不成钢”。干部和群众深恶痛绝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寄希望于通过民主生活会的方式解决问题,改善作风。但民主生活会趋于形式主义之后,失去了纠偏能力,久而久之,导致干部和群众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不再讲真话、讲实话、大胆批评,导致近些年来部分民主生活会虎头蛇尾、敷衍了事的现象。

(三)会后整改落实不够到位

会后整改是民主生活会的重点和落脚点。发现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根本。如果整改措施没有得到落实,意味着民主生活会会前准备和会中查摆问题都是空谈。有的单位提不出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措施。有的单位虽然提出了整改措施,但研究得不够透彻,导致科学性和可行性不够,整改措施没有细致具体,没有做到责任到人,因而难以落实。有的单位只是把简单易改的问题进行了整改,对整改起来有难度的问题,在会后束之高阁、不了了之。甚至存在搞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使民主生活会“认认真真”走过场,成了过眼烟云。

四、民主生活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党性意识淡薄

民主生活会的着眼点,是要依据党的原则,澄清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切实解决班子及党员干部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有些领导干部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清醒认识、自我批评;对他人的不良现象也不敢理直气壮地提出批评,帮其改正。怕得罪人、怕伤感情、怕影响班子团结、怕丢选票、怕影响自己发展前途。遇事不是站在党性和党的立场上,而是多考虑“人情关系”和个人得失,党性缺失严重。

(二)主要领导认识不到位,民主意识不强

有些党委(党组)的主要领导对民主生活会的重要作用缺乏充分认识,把民主生活会当成包袱。即使参加民主生活会也是摆样子、走过场、完成任务。个别主要领导缺乏民主意识,把别人的批评看成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损害自己的威信,导致班子成员不敢开展正常的同志间、上下级间的批评,存在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三)庸俗思想侵蚀,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不浓

个别单位党内民主生活越来越松懈,尤其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方面,优良传统没有得到持续发扬,批评作用也没有得到体现。一些同志自觉不自觉地在党内生活里“搞关系”。安静平和的民主生活会气氛,以及和颜悦色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场面,已经成为个别单位民主生活会的标准配置,也成了不少党员所习惯的状态。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与自我表扬,受不了“辣味”和“汗味”。个别同志甚至态度消极,避而不谈真实思想,更不奢望解决问题,民主生活会整体氛围下降。

(四)监督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执行力

民主生活会的分析、考核、报告、通报、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体系,在有的单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或者只停留在纸面上,缺乏指导作用,无法形成执行力。在上级党委层面,常常只是做一般性的布置,没有真正深入基层党委,不能形成有利的监督和指导。对于基层党委查摆出来的问题,也未能及时督促检查整改落实情况,致使有些基层党委民主生活会质量无法保证。

五、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主要对策

2013年以来,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地各单位在民主生活会制度上有多方面的创新与发展,为今后开好民主生活会提供了科学可行的范式。

(一)把握会前“准备期”,筹备组织是基础

会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预热”,只有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做足了,会议的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会前筹备组织要着重抓好“六个方面”。

一是合理制定方案。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单位领导班子工作实际,制定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确保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认真组织会前学习。灵活运用自学和集中学习的方式,认真组织班子成员学习相关文件,领会文件精神,把握政策方向。三是广泛征求意见。围绕议题开门纳谏,多渠道多形式听取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对征求回来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梳理,如实反馈。四是精准查找问题。通过对群众意见的广泛征求和认真梳理,认真查摆问题,努力找准问题,科学确定主题。及时召开党委(党组)扩大会议,对找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并将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时间、主题等内容充实到方案当中,提前以书面形式报上级党委。五是真诚交心谈心。会前,班子主要领导要采取个别谈心的方式,打开心扉,与每位班子成员深入交流思想。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着重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六是充分对照检查。班子每位成员要根据民主生活会的主题和干部群众所提意见,联系自身实际对照检查,深刻剖析思想根源,认真撰写好对照检查材料,内容要点准穴位、触及灵魂。

(二)抓住会中“体检期”,查摆交流

民主生活会中,要注重发挥“三种作用”,在“体检”的过程中实现思想碰撞、充分交流、共同解决自身存在问题。

一是发挥会议主题聚焦作用,防止“走神”、“散光”。民主生活会前,要根据上级部门的具体安排及要求认真确定会议主题。听取群众呼声,按照上级指示,深刻查摆自身,批评和自我批评,找准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党中央强调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一定要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准焦距、找准穴位、抓住要害,不能‘走神,不能‘散光”。这就要求会上大家都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实事求是开展批评,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规范性、严肃性。

二是发挥“一把手”带头作用,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是开好民主生活会的“第一责任人”,其示范作用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都产生着直接影响。会前,“一把手”要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与班子成员多沟通,多交流,创造畅所欲言的宽松环境,切实抓住召开民主生活会的“预热”时机。会上,要率先垂范,勇于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敢于承担责任,毫无个人成见、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症结。会后,要善始善终地抓好整改,保证各项整改措施落到实处。

三是发挥“思想武器”作用,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这个武器,使之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开好民主生活会,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关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班子主要领导要始终以诚恳真挚的态度,主动揭短亮丑,并虚心接受班子成员的批评。在互相批评过程中,要树立大局意识,始终坚持原则,从公心出发,从团结出发,摆脱误区,真批评,敢批评。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正确对待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积极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三)把控会后“调理期”,整改监督是根本

民主生活会最终目的是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因此,要把握住会后“调理期”,将提出的整改措施真正落实到思想和工作中,改正错误的,修正有待改进的,突出抓好“三个结合”,真正实现“治病健身”。

一是整改落实与工作实际相结合。民主生活会的效果,最终体现在会后的整改落实上。因此,要严格按照会议提出的建议意见要求,特别是群众普遍关注或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要结合工作实际,明确每一项内容的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责任主体等,增强整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要立行立改、务求实效。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提出解决的意见和办法,创造条件,限期整改。对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建议有关部门。并且,实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通报制度,从根本上保证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整改落实与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一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民主生活会质量考评体系,准确考量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和效果。把民主生活会开展情况与干部考察和年度考核挂钩,作为重要依据之一来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工作实绩。二要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把民主生活会质量和效果,作为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当年评优的重要参考。明确民主生活会“不开”和“重开”的标准,突出征求意见、明确主题、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摆问题和整改措施的重要地位,确保民主生活会的质量。三要建立健全民主生活会通报制度。对历次民主生活会的开展情况进行梳理,报上级部门备案,并在一定范围内将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情况予以通报。把民主生活会的成果和整改措施同步,通过适当的方式同群众“见面”,接受群众的建议意见。

三是整改落实与强化监督检查相结合。上级党组织要定期参加下级党组织民主生活会,对民主生活会制度执行情况和质量进行督促指导。摸清班子思想作风现状,了解会议整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会中发现不正常现象和偏离议题情况,及时帮助引导。对会议做出适当评价,既要肯定成效,又要指出问题。同时,监督和指导也应该来自群众。会前的广泛征求意见,是接受群众监督的一个步骤,但这只是给党员群众建议权和评价权。还应考虑提高会议的透明度,给大家知情权,不仅体现在会后的通报,会议的过程也要让党员代表列席,了解会议的情况。这既给了班子成员不能走过场的压力,也给了群众帮助和监督整改的动力。另外,各单位及上级部门要注重对民主生活会前期、会中及会后的资料进行存档,便于查阅民主生活会相关情况,也便于总结好的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提高。

总之,随着党内民主的不断深化以及制度的逐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要开实开好,必须在实践中赋以新的内涵、要求和形式。把民主生活会制度执行好、定期做好“政治体检”、永葆我党肌体健康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欧黎明.怎样开好民主生活会[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4(10)

[2]李 颖、齐 雄.民主生活会制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N].人民政协报,2015-02-05(09)

[3]杨迎春、谢石生.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对民主生活会制度的创新[J].领导科学论坛,2014(7)12-14.

猜你喜欢
领导班子民主生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换届选举步骤
生活感悟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领导班子要练就过硬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