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同时反演在K气田深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2016-07-07 00:43谢月芳
海洋石油 2016年1期

王 楠,张 纪,孙 莉,谢月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海 200120)



叠前同时反演在K气田深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王 楠,张 纪,孙 莉,谢月芳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上海 200120)

摘 要:东海西湖凹陷平北K气田平湖组为半封闭海湾相沉积,储层埋藏深,压实作用明显,且砂泥岩纵波阻抗叠置。引入横波资料后,通过测井平面均一化和岩石物理分析,认为Vp/Vs可识别储层。运用叠前同时反演,对K气田平湖组储层进行了预测,同时叠合储量计算线,为K气田开发井钻前优化提供建议。

关键词:测井平面均一化;岩石物理分析;叠前同时反演;储层预测

E-mail:wangnan.shhy@sinopec.com.cn。

东海西湖凹陷平北K气田k构造为NW向鼻状构造背景上顺倾向节节下掉的断阶型构造,地层总体上西高东低,断层落差大。平湖组气藏位于始新统平湖组砂岩内,主要气层埋深3 600~4 500 m,属中深层气藏。储层物性大部分属中低孔隙度、中低渗透率储层,岩心孔隙度9%~22%,渗透率为0.5×10-3~ 402×10-3μm2,测井解释平均孔隙度12.9%,平均渗透率9.47×10-3μm2。平湖组分平上段(P1~P4)、平中段(P5~P8)、平下段(P9~P12)。平上段以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平中、平下段主要为受潮汐作用影响的泻湖、潮坪、障壁砂坝环境[1-4]。

K气田5口探井分置于三个顺倾向节节下掉的断块内,由于埋深、压实作用不同,K气田虽时深关系基本一致,但各口井Vp/Vs泥岩基线差异较大,在进行叠前同时反演前需进行测井压实校正。本文运用二步法进行测井平面均一化:对单参数采用直方图分析,对双参数(Vp/Vs)采用BP-EI常数估算法和交汇图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测井岩石物理分析和叠前同时反演,预测了K气田深部主力气层平面展布,对开发井钻前井位提出了优化建议。

1 资料分析

1.1 测井资料平面均一化

测井资料平面均一化是叠前同时反演的关键点之一,关系到储层空间展布的整体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获得准确反映地层的真实信息,对测井资料进行平面均一化检查和校正。即将研究工区的同类测井数据统一到同一刻度水平上,增强可对比性,排除非地质因素的影响,保证储层预测时地球物理参数(Vp、Vs、ρ)的可靠性[5-6]。

由于K构造为NW向鼻状构造背景上顺倾向节节下掉的断阶型构造,地层总体上西高东低,同一层平湖组P3从高部位K3井到低部位K4井,约有八百多米高差,埋深落差大,压实作用明显,且5口井时深关系基本一致,在此前提下需做测井平面均一化校正,使K气田各口井泥岩纵波阻抗及Vp/Vs泥岩基线一致。

K气田测井平面均一化采用二步法完成(图1)。首先直方图分析确定泥岩纵波时差(P-sonic)校正值;其次,对双参数Vp/Vs采用远道集弹性阻抗曲线BP-EI近似算法,通过估算每一口井Vp/ Vs常数值,寻找差异,进而综合横波时差(S-sonic)校正量,此过程反复进行,最终确定Vp/Vs常数值和S-sonic校正量。

图1 测井平面均一化流程

由K气田平湖组泥岩纵波时差归一化前直方图可见(图2),K4井泥岩纵波时差明显比其他4口井偏小,泥岩纵波速度偏大,泥岩纵波阻抗偏大。通过直方图平移法,K气田平湖组泥岩纵波时差基本一致。

图2 K气田平湖组泥岩纵波时差归一化前后直方图

第二步:Vp/Vs常数估算值平面均一化,主要通过计算K气田内各口井弹性阻抗EI曲线,运用BP-EI近似法,削除曲线漂移影响,并与地震模型匹配,同一区域,其稳定泥岩基线值应基本一致。

经过Vp/Vs常数估算值平面均一化后,从K1、K2、K3、K4、K5井平湖组纵横波速度交汇图可见(图3),蓝色正方形为泥岩,黄色三角形为砂岩,红色菱形为含气砂岩,蓝色泥岩Vp与Vs拟合关系达0.9以上,K气田泥岩基线Vp/Vs常数值基本一致。

1.2 岩石物理分析

通过K4、K5井平湖组纵波阻抗随深度变化图可见,K气田平湖组砂泥岩纵波阻抗叠置,纵波阻抗无法区分储层(图4)。通过K4、K5井平湖组Vp/Vs与纵波阻抗交汇图可见,当Vp/Vs < 1.7,可识别储层,含气储层Vp/Vs较储层则更低(图5)。

图3 K气田平湖组纵横波速度交汇图

图4 K4、K5井平湖组纵波阻抗随深度变化图

图5 K4、K5井平湖组纵波阻抗与Vp/Vs交汇图

2 叠前同时反演

利用纵波速度与密度相互关系Gardern公式、纵横波相互关系Castagna泥岩线公式进行岩石物性三参数(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密度)相互约束,通过近、中、远精确井震标定及子波提取,利用CRP道集部分叠加数据、测井数据和层位数据,建立多参数约束模型,运用基于模型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进行叠前同时反演,最终得到反演的纵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和密度数据体[7]。如图6所示,K5、K4井平湖组储层为低Vp/Vs值,与实钻井一致。

3 叠前同时反演在K气田深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利用叠前同时反演资料对K气田平湖组主力储层进行预测。根据储层标定和井上揭示的砂体厚度,确定时窗提取各层的纵横波速度比属性平面图,研究各层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为开发井钻前优化提供建议。

图6 过K5、K4井联井Vp/Vs剖面(黑线为伽马)

(1)K4井区P2a储层预测

K4井区P2a埋深海平面以下4 000多米,含气层厚20多米。从K4井P2a Vp/Vs均方根平面图看,K4井区P2a储层沿西南往北东方向展布,储层在构造高部位发育(图7)。

(2)P3c储层非均质性

K5井P3c顶面埋深海平面以下4 000多米,水砂厚约30 m,含气层厚10多米。由岩石物理分析认为,有效储层为中低阻抗低Vp/Vs,利用Vp/ Vs均方根平面图叠合气水边界或储量计算等高线,展示探明储量计算范围内储层物性的空间展布。从由北往南开发井A1、A2、A3叠前反演Vp/Vs连井剖面看,A1、A3处于构造高部位,且Vp/Vs为低值(图8);图9白线为构造等深线,黑虚线为储量计算线,从K5井区P3c Vp/Vs均方根平面图看,储量计算线内(黑虚线)储层展布具有一定非均质性,K5井区翼部的A2井需依据A3井开发实际而定(图9)。

图7 K4井区P2a Vp/Vs均方根平面图

图8 K5井区P3c过A1、A2、A3井Vp/Vs连井剖面

4 结论

平北K气田五口井分置于三个顺倾向节节下掉的断块内,埋藏深、压实作用强,导致泥岩纵波阻抗、泥岩Vp/Vs基线差异大,通过测井平面均一化,K气田泥岩纵波阻抗、泥岩Vp/Vs基线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岩石物理分析,认为深度储层纵波阻抗叠置,Vp/Vs可识别储层。通过叠前同时反演,提取K气田主力储层Vp/Vs均方根平面图,对深部主力储层空间展布进行了有效预测,为开发井钻前优化提供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彩虹,曾广东,李上卿,等.东海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裂发育特征与油气聚集[J].石油实验地质,2014,36(1):30-40.

[2]杨丽娜,王丽顺.西湖凹陷保叔斜坡断裂特征及与油气成藏的关系[J].海洋石油,2007,27(3):45-50.

[3]许风光,马国新,陈明,等,平湖油气田低渗透储层测井评价研究[J].海洋石油,2010,30(3):78-83.

[4]谢月芳.平湖油气田放鹤亭构造平湖组储层精细反演[J].石油物探,2008,47(6):65-70.

[5]谢月芳,张纪.岩石物理模型在横波速度估算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12,51(1):65-70.

[6]葛瑞·马沃克,塔潘·木克基,杰克·德沃金.岩石物理手册:孔隙介质中地震分析工具[M].徐海滨,戴建春,译.安徽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

[7]印兴耀,张繁昌,孙成禹.叠前地震反演[M].山东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0.

Application of Pre-stack Simultaneous Inversion to Deep Reservoir Prediction in K Gas Field

WANG Nan, ZHANG Ji, SUN Li, XIE Yuefang
(Institute of Expolration and Development, SINOPEC Shanghai Offshore Oil & Gas Company, Shanghai 200120, China)

Abstract:Pinghu formation in Pingbei K gas field is semi-enclosed bay facies sediments deposited in Xihu sag of the East China Sea. The reservoirs are buried deeply, on which compaction effect was obvious. In addition, P impedance of sandstone and mudstone is overlaid. With the help of S wave data, well logging plane normalization and rock physical analysis, it is considered that Vp/Vs could be used in reservoir identification. By pre-stack simultaneous inversion, reservoir prediction has been conducted for Pinghu formation of K gas field. By overlaying with the reserve calculation line, the reservoir prediction results have been used for pre-drilling optimization of production wells in K gas field.

Keywords:well logging plane normalization; rock physical analysis; pre-stack simultaneous inversion; reservoir prediction

中图分类号:P63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8-2336.2016.01.007

文章编号:1008-2336(2016)01-0007-05

收稿日期:2015-04-15;改回日期:2015-05-06

第一作者简介:王楠,女,1984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岩石物理、储层反演及储层预测方面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