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工作时,要考虑的7个问题

2016-07-07 18:56李奕
37°女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上司工作

李奕

“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行业和公司?”以下这7个问题,是求职者需要思考的。

选择的行业,是在上升还是下降

选择一份好工作的第一步便是看清楚大环境。举个例子,医疗行业在全球都处于上升阶段,尤其是美国,因为医保制度相当混乱,医疗支出目前已经占到全美GDP的18%,并且仍在持续上涨,这就是典型的上升行业。

再举个反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电视观众越来越少,或许10年之内,液晶电视就会被笔记本电脑或者更先进的替代品彻底取代。如果你要加入的公司是生产电视机的,并且没有其他产品加以辅佐,很有可能前景堪忧。

没有人能完全准确地预言出最有潜力的上升行业。压对大局并孤注一掷的人,往往都成了传奇,比如马云和扎克伯格。尽量跟紧大趋势,不忘大局观,至少可以避免让你陷入一个夕阳行业的窘境。

未来的同事们,过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判断你加入这间公司以后的状态如何,最好的标杆就是看看你未来同事们的生活。

他们是每天浑水摸鱼、互相倾轧,还是动力十足、埋头苦干?聊起自己的工作,他们是神采飞扬、眼里放光,还是无精打采、抱怨一箩筐?

如果你未来同事的生活让你羡慕,如果未来老板是你想成为的人,那就毫不犹豫地选择这份工作吧。

加入这家公司的新人,三五年后去了哪里

让我们把视野放得更长:三五年后,你会在哪里?这里先要引入一个概念:员工流动率,也就是员工离开公司的速度。

有些公司的流动率很低,通常员工进入之后,不会轻易离开。比如公务员和各大国企。对于这一类公司,你的重点应该放在企业内部的成长空间上。

比如一家银行,可能你刚进入的时候是个柜台员工,但是如果做得好,是否有希望成为经理或者更高的职位?如果这家公司流动性低,给新人内部升迁的机会又很少,那恐怕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另一类公司的流动率则相对高,比如咨询投行、很多初创公司。刚毕业便加入咨询行业的新人待两三年后会离开公司,寻求不同的平台继续发展。初创公司因为自身稳定性低,也时常有员工离职和加入。对于这样的公司,重点应该放在:我在这家公司能学到哪些技能。因为你需要这些技能来寻找下一份工作。

想知道自己三五年后的未来,就看看这家公司员工的去向。如果他们都朝着你向往的方向前进了,那么证明你可以选择这条路。

我的老板带人的能力怎么样

顶头上司往往是工作中最重要、最直接决定你每天心情的人。一个好的上司,即使在一个一般的公司,也能最大化下属的成长空间。而一个不好的上司,即使在一流的公司,也很可能让你无路可走。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用放大镜检测这家公司里的个体,尤其是你的上司。

这家公司的薪酬是否与业内相匹配

薪水不是选择公司的唯一标准,但完全不考虑薪水,只谈情怀,那也不切实际。

判断一家公司给出薪酬最直接的方式是行业标准。除了在行业内横向比较,你也必须考虑自身需求。在你工作的城市,租一套房子要多少钱?满足基本生活所需,要多少钱?你平时每个月用在吃饭和购物上的开销是多少?除去这些花费,你的工资是否还能有所结余以用来长期储蓄?迈入工作的第一步,从管理好自己的收支开始。

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成功的企业,往往都有极其鲜明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决定了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往往直接影响着员工们是把工作当成赚钱手段,还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我最欣赏的公司之一Uber,全公司都充满了“狼性”,敢拼敢抢不怕加班熬夜,这未必是一种适合所有人的文化,但绝对足以吸引到“对的人”。选择工作时,要选择一家让你发自内心认同其内在基因的公司。

问同事:你最不喜欢这家公司的地方是什么

这和看淘宝评价一个道理,光看好评没用,你还得看看那些差评,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如果你对那些差评也可以接受,或者认为那些潜在的困难你可以克服,那么就放心大胆地下单吧。

(心香摘自搜狐网)

猜你喜欢
上司工作
高情商听懂上司的『话外音』
职场中与上司相处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如果上司不如你
巧妙的奉承
不工作,爽飞了?
日本上司的沟通哲学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