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正好,你想红没错

2016-07-07 19:09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37°女人 2016年7期
关键词:元帅小人物普通人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曾经有档节目准备邀请我做心理老师,先发来一段被点评人的VCR。

VCR的主角是一位在横店做演员的女孩,和身边绝大多数普通姑娘一样,不美不高不白不瘦,她独自漂泊多年,抱有一腔明星梦,在各种各样的影视剧里跑龙套,从20岁跑到29岁,有一点积蓄,和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独来独往自得其乐,只是没有男朋友,作为一个大龄女青年而被父母唠叨,所以,上节目找男友。

她娓娓叙述着自己的经历,思路清晰,谈吐大方,编导问她最大的梦想是什么。这时,她的情绪有些起伏,双手交叉,紧紧互握了一下,很真诚地看着镜头,略微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我想红。”

VCR到这儿就结束了。

很显然,是故意到这儿结束的。

以致于视角是并不特别友好的俯视。

编导打来电话:“老师,你觉得这个人物的标签是什么?能不能设定成普通姑娘距离明星梦有多远,甚至为此蹉跎多年找不到男友?提醒女孩们过得现实一点,然后现场你再加一些解读,问她一些相对尖锐的问题。”

我听完后很老实地说:“我不喜欢这个预设的立场。”

我不喜欢故意让一个没有任何错失的女孩在大庭广众下出丑,用所谓的专业审视她的欠缺,围观她的紧张和不知所措,让她在思维混乱中说出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再断章取义成所谓的“爆点”。当了12年媒体人,我了解“炒作”的方式和威力,但是,正因如此,才更尊重一个人原本的面貌和真实的心愿。

我对编导说:“你是否觉得这个设定太武断?如果她长得像范冰冰一样美,或者很有钱,我们预设的角度又不同了吧?因为她是个普通人,即便她在自己的基础上尽力,即便她的愿望有点不切实际,我们就要选择否定和嘲笑的眼光吗?”

编导小声地说:“可是,她怎么可能红?”

我客气地结束谈话没有再争论,知道又遇上了生活中最常见的“资源歧视”——因为人微,所以言轻;因为人丑,所以作怪。

对美貌、财富、学识等资源的拥有者怀有盲目的崇拜、敬意和宽容,对芸芸众多的所谓“小人物”却缺乏起码的尊重和同理心。

是的,即便她不能红,做做无伤大雅的梦有什么不行?为什么要招来哂笑呢?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假如他没有当上元帅,这肯定不是名言和励志故事,而是笑话,他确实是千千万万想当元帅的普通士兵中的幸运者,可是,如果没有这千千万万庞大的基数,他成功的概率也会降低吧?最可怕的不是怀有微渺的奢望,而是连一点儿向好的心都没有,心甘情愿活成一滩稀软的泥;或者,只有空想,没有行动,躺着做白日梦。

现实有点冷,普通人需要个念想取暖,他们不是不明白梦想到现实的距离,只是自我调节生活的角度。

前几天,实习编辑请我看电影,旁边坐着一对普通中年男女,样貌寻常穿着平凡,俩人看电影的时候一直紧紧握着对方的手,还常常相视而笑,电影散场,他们手挽着手亲昵离开。

编辑望着他们的背影,语气轻蔑地说:“老年人都是这样谈恋爱的吗?”

我瞥了眼她年轻饱满的脸,认真回答:“如果你面前走过的是84岁的默多克和他59岁的新太太,或者48岁的邓文迪和她31岁的小鲜肉男友,恐怕你就不这样想了吧?等你到了中年,就明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烈火烹油鲜花锦绣,更不是只有好看和有钱的人才有爱情的自由和权利。

我们欠缺的,恰恰是给普通人足够的尊重,我们的眼光、角度和精神,都有点势利。

一直到现在,我都特别喜欢一个段子:将军遇到下士,骄傲地说,“汤姆,如果不是因为你爱喝酒,估计现在已经是上士了。”下士敬了个礼,同样骄傲地回答:“亲爱的将军,每当我喝完酒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将军了。”

每次想起这个段子,我都在心底哈哈大笑,我喜欢“汤姆”,因为他充满了小人物的智慧,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满足,未必堂皇高远,却乐天知足。

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这个苍茫世界上的“小人物”。

后来,我谢绝了那期节目。

因为,在心底,我尊重每个普通人微小的努力和希望改变自己的热望,哪怕那有点与众不同。

另外,我还特别想对那个女孩说:春光正好,你想红没错。

(摘自《青年文摘·彩版》2016年9期)

猜你喜欢
元帅小人物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通城起义:罗荣桓元帅之路第一功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把自己看做小人物
小人物的施予
小人物的大格局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记叶剑英元帅的一次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