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的古典快递

2016-07-11 01:45文/乔
商业文化 2016年14期
关键词:镖师镖局电商

文/乔 远



我认识的古典快递

文/乔远

深圳的快递小哥有点苦恼,因为不能愉快地骑着电动车送快递了。继深圳“禁摩限电”之后,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也出台类似的规定:自4月11日起,长安街及其延长线等十条道路除自行车外,禁止其它非机动车通行。据了解,此次禁限的非机动车主要指“电动二轮车”(包括电动自行车和超标的电动车)。

两大一线城市的“限电”令,给当地的快递业造成了一定影响。那么在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之前,人们是怎么运输包裹的?古典“快递公司”该是如何运作?

快递运输工具的演化

第一靠步行。古代快递最早的起源存有争议,有史料可考的是,快递在周朝时就已经出现了。《周礼.秋官》中记载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而在殷墟中找到的甲骨文也证实商朝有“快递”。

当时的快递主要客户是官方,用于政令、军情等要事的传递。在“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中,周幽王用的在某种形式也能称之为“快递”。尽管贵为国君,但“烽火”这样高成本的快递形式也不能任意使用。

“诸侯不可戏,但百姓可以欺”。在古代,最常见的快递方式之一是“步传”,即靠人工步行投递。《资治通鉴》注称:“健步,能疾走者,今谓之急脚子,又谓之快行子。”“健步”其实就是邮差,不同时代叫法也不同,秦代叫“轻足”,汉代叫“邮人”、“驿足”,宋代叫“递夫”,明清叫“驿夫”……据《隋书》记载,陈末隋初有一位叫麦铁杖的“投递员”,“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曾由京城夜送诏书到徐州,“夜至旦还”。

第二靠马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玄宗为了杨贵妃能吃到新鲜的荔枝,让快递小哥快马加鞭,把荔枝从遥远的岭南运到帝都。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快递事件,当然,集一个帝国的力量,快递小哥的坐骑自是能马踏飞燕,赢得“客户”五星好评。

“马传”形式的出现,最早可回溯到春秋时期,那时马匹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等到了隋唐时期,对陆路的驿速已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传马日走4驿,乘驿马日走6驿,按每30里一驿算,日走120里至180里。如果是急件,要求日驰10驿,相当于跑300里。更急的,如送赦书,则日行500里,日行约16驿。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仅在6天之内,远在3000里以外的华清宫就收到了消息。

第三船马相联。杨贵妃能吃上鲜荔枝的另一大原因是大运河的开凿,水陆相连,行船与马传的结合,大大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在唐玄宗时期,全国大约有1639个驿站,其中水驿260个,陆驿1297个,水陆相兼驿86个。有学者推算,盛唐时期,从事驿传的工作人员约有2万多人,其中驿夫1.7万多人。唐代诗人岑参《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写下了亲眼所见:“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现代物流企业的鼻祖——镖局

“飞雁传书”可以视为古代快递的萌芽,古代物流市场主体涵盖了国有到民营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驿站、民信局和镖局等。

在古代,一般每10公里有一个驿站,唐代驿站的设置已经达到了辽东,到了辽代,已经有14处驿馆。每一家驿站都有驿卒,由民役担任。他们只为官府提供服务,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物品,普通老百姓并没有权利使用这种“公共资源”。

民信局是民间经营的通信组织,民信局一般均为私商经营,资金比较雄厚,在本埠及外地设总局和分号,各信局之间密切协作,每一信局专走一路或几路,投递地点遍及国内主要商埠城镇。

从明朝永乐年间兴起,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由于响马、强贼之横行,商人出于安全考虑便聘请标客护镖,镖局应运而生,镖局也被视为现代物流业的鼻祖。国内学者陈宝良认为镖客起源于标兵(明代军事将领或地方文武统帅亲自率领的中军),而镖局之“镖”原本作“标”,镖局则当作“标局”。

为什么是“标”?原因有二,一是悬挂自己的旗帜对强盗产生震慑作用,二是为了行道安全,通常会与响马劫盗保持联系,若是获得响马领袖的信物即“三角小旗”,把它悬挂镖车之前,在路上就能免遭响马骚扰。可以说,在“镖行”与“贼”之间,维持着一种互相利用的关系。

至清代,镖局达臻全盛。想在私人镖局这个民营快递企业里谋个差事,必须有一身本领。镖师的武力值一般还与职位和收入挂钩,最低级的叫“趟子手”,大致可以理解为如今的实习生,算不上正式员工;接下来就是普通镖师;再高一级,有经验功夫也不错的会是镖头,而总镖头则是最厉害的。

有趣的是,别以为只有男勇士才去当镖师,女性也有不少:

光绪初年,张家口有一位叫邓魁的镖师,擅长剑术、枪法,他有一个女儿叫剑娥,在女儿14岁时,邓魁在护镖时被贼杀死,于是剑娥矢志不嫁,继承父业。剑娥武艺精湛,能立在马上,“击空中雕鹗,枪无虚发,皆贯其目,他无伤也”。

镖局的买卖叫做“出镖”或“走镖”,古代走镖的三大形式是粮镖、物镖、人身镖。镖局按脚程远近、货物所值取不同的“镖利”,商定后签订“镖单”,在镖单注明起运地点、商号、货物名称、数量、镖利多寡等,双方各盖图书(即印章)。护送到指定地点、商号后取得镖利。

万一镖被劫了,镖局是不会报案的,那时的镖局也不会为镖师“买人身保险”的,一切按照“江湖规矩”办事,所以,在镖局打工有风险,镖师们在每次走镖之前就已打理家里的一切,做好回不了家的心理准备。

再到后来,随着票号出现,银子不用打包运输,铁路的出现以及传统武器逐渐落后,镖局逐渐衰落了。

值得一提的是,快件传递中的保密程度,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倪方六曾在《闲话中国古代的“快递”》中介绍了古代快递的保密工作:在秦代,设置了严格的登记和交接制度,对快递员也有严格的资质审核,老弱和不诚信的人不能当快递员。

当时采用得最为广泛的是密封手段。在秦代,文书写在书简上,发送之前会捆扎妥当,在结绳处使用封泥,并盖上印玺,防止私拆。到了汉代,封装工具和手段更加丰富,外封套有函、箧、囊等,根据物品的包装不同而放入不同的袋子中。唐代,公文邮件的封装通常用囊封。到清代,保密工作更加精细,有专用的封装程序,外人绝看不到物品或者公文的内容。

电商“助攻”

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快递业是在二战以后才建立的,距今并不遥远。1980年后,我国对快递业的管制放开,进入限制放宽,允许私人自用车队承揽货品,允许载运者自行定价。国际快递公司进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带来了多种新的服务方式和手段。作为“四通一达”等快递公司业务主要来源的电商平台淘宝,创业之初并没多少人气,马云曾回忆称:“由于没有人到淘宝上卖东西,我们就让十几个创始人每个人从家里拿出十件东西放到网上交易,结果有的人连10件东西都凑不出来。开始时也没有人在淘宝上买东西,我们这十几个人就互相之间买来买去。”

淘宝网是在2003年创立,马云等人当初的“买来买去”自不会产生快递业务。但就在上个月,阿里巴巴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已突破3万亿元大关。

13年间,不止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都在迅猛发展,快递业也得到爆发式增长。据统计显示,2015年,快递业务量完成206.5亿件,同比增长48%。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6亿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760亿元,同比增长35%。

而以目前国内最大的快递公司顺丰速运为例,93年成立,到2015年,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台运输车辆,19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大陆、海外的1.2万多个营业网点。

目前,美国知名电商平台亚马逊已经在布局无人机配送,其副总裁称希望能够在用户线上下单后,30分钟内完成配送工作。尽管国内的电商平台也在探索无人机等新的配送方式,但要实现在窗户就能收到包裹的设想,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当下,中国绝大多数的快递业务还是得依靠勤劳的快递小哥奔波于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镖师镖局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美髯等二则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镖局的变迁
镖师的武器
镖师阿毛的快递生活
古代镖局如何“送快递”
李鸿章给镖局当董事长只因慈禧太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