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238例高危因素分析

2016-07-11 00:46黄燕芳张丽何薇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预防影响因素儿童

黄燕芳, 张丽, 何薇



调查研究

小儿惊厥238例高危因素分析

黄燕芳,张丽,何薇

518034 广东 深圳,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高危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儿科收治惊厥患儿238例,对患儿年龄、性别、引发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小儿惊厥的相关影响因素,总结预防措施。结果1~3岁患儿发生惊厥比例最高,显著高于>6~8岁和>8~14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起小儿惊厥的因素有高热、癫痫、感染、低钙和其他因素,其中高热引起惊厥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癫痫、感染、低钙和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癫痫引起惊厥发生比例显著高于低钙和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脑部感染引起惊厥发生比例显著高于低钙和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小儿惊厥最常见原因为高热惊厥,以1~3岁儿童易发,需及时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

【关键词】惊厥;影响因素;预防;儿童

小儿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病症,多见于婴幼儿时期,是由于神经系统紊乱而导致全身或局部性肌肉强直痉挛性收缩的一种严重疾病[1]。常见原因在医学上分为两大类,包括热性惊厥和非热性惊厥,即为感染性惊厥、非感染性惊厥。在婴幼儿时期常见为高热、癫痫、感染等,年长儿常见为颅内感染、药物中毒、脑发育不全等。小儿惊厥并发症较为严重,影响患儿大脑的发育,严重者甚至造成意识障碍、脑性瘫痪等严重后果,威胁儿童健康成长[2]。目前,小儿惊厥防护方面的系统研究较少,本文为此分析238例惊厥患儿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旨在为临床小儿惊厥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儿科收治惊厥患儿238例,其中男132例,女106例;年龄4个月至14岁,其中<1岁55例,1~3岁82例,>3~6岁43例,>6~8岁33例,>8~14岁25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第8版中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3]。

1.3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2)年龄0~14岁;(3)起病年龄<6个月,持续时间超过15 min;(4)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1)既往有惊厥病史;(2)呼吸道感染及其他感染疾病为惊厥发病初期者。

1.5调查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记录所有入选患儿年龄、性别、惊厥的发作形式、因素等,统计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小儿惊厥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两两比较采用χ2分割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儿惊厥的年龄与性别分布见表1。

表1 年龄、性别对小儿惊厥的影响[n(%)]

注:与1~3岁年龄段比较,aχ2=10.56,10.37,20.88,16.29,14.08,30.36,P<0.005。

表1结果表明,1~3岁患儿发生惊厥比例最高,显著高于>6~8岁和>8~14岁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各年龄段不同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病因对小儿惊厥的影响各病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73,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高热引起惊厥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癫痫、感染、低钙和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6,14.49,48.08,55.23,P<0.005);癫痫引起惊厥发生比例显著高于低钙和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19.28,P<0.005);脑部感染引起惊厥发生比例显著高于低钙和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16.25,P<0.005)。见表2。

表2 病因对小儿惊厥的影响[n(%)]

3讨论

小儿惊厥是一种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严重疾病,6岁前儿童惊厥发生率远高于成人,达到成人发生率的15倍左右[4]。多数患儿首次发病于6岁前,由于其复发率高,可反复发作,所以对于小儿惊厥的预防及治疗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本研究中,对238例儿童病因调查发现,男性惊厥患儿有132例,女性惊厥患儿有106例,男女比例为1.25∶1。李娟等[5]研究中提到,随着儿童的不断发育成长,大脑及神经系统也越来越完善,神经鞘发育也越发健全,对神经系统的保护功能及自我调节功能也趋于成熟。大部分惊厥患儿均发生在3岁之前,且年龄越小,患病率越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儿惊厥患儿<1岁55例,占23.11%;1~3岁82例,占34.45%。由此可见3岁以下的患儿发生率占总人数的50%以上,与李娟等的研究相一致,说明了患儿年龄对于患病率有一定影响。但本研究中1~3岁患儿发生惊厥比例高于<1岁患儿,笔者认为其可能原因是相对于1~3岁患儿来说,<1岁的患儿多数不能行走,家属较为注意,照顾较为周全,降低了惊厥发生的概率,因此本研究中1~3岁的患儿发生惊厥比例高于<1岁的患儿。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惊厥的因素主要有高热、癫痫、脑部感染及低钙等。高热惊厥患儿共有96例,占总人数的40.34%,远高于其他因素,表明高热所致的惊厥占多数,与彭建霞等[6]的研究相符,验证了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的主要致病因素。彭建霞等[6]研究发现,儿童高热是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高热由于影响儿童身体功能的平衡,降低免疫力,易发生感染等症状,刺激神经,容易导致神经兴奋性升高,产生惊厥;另外,高热也有可能由感染所致,感染导致血钙下降,血磷升高,刺激神经中枢,使神经产生兴奋,发生惊厥。癫痫是由于多种原因所引起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最终导致大脑功能性失调。由于婴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常规由于微弱的刺激就导致神经兴奋性升高,这可能是癫痫能够引发惊厥的主要原因[7-9]。脑部感染一般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支原体脑炎等疾病,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惊厥可能与小儿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不完善有关,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兴奋容易扩散而引起抽搐。此外,低钙也是引发小儿惊厥的重要原因,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因为钙离子是细胞外液的重要阳离子,能够影响神经元的渗透性。

小儿惊厥在婴幼儿中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对于其预防的关键是[10-11]:(1)高热惊厥预防:小儿抵抗力降低,免疫低下,容易引起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导致体温过高,最终引起高热惊厥。对于高热惊厥的预防应适当加强儿童户外运动,增强锻炼,提高免疫力。若小儿发热体温过高时,适当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2)预防癫痫:癫痫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多数是由于先天性脑功能不全或其他一些先天疾病所引起,不排除遗传的影响。而癫痫也是诱发小儿惊厥的因素之一。对于癫痫的积极治疗及预防其发作可有效的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3)预防脑部感染:由于婴幼儿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鞘发育不全,保护作用有限,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刺激及影响,导致运动神经元放电异常,最终导致惊厥[12]。积极预防颅内感染,防止大脑及中枢神经的刺激,避免小儿情绪过于激动,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4)预防低钙:小儿低钙也是造成惊厥的因素之一,腹泻造成的钙大量流失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均可引起小儿低钙惊厥的发生。在生活中注意保证钙量的充足,多食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避免低钙的发生。(5)其他:避免各种原因对儿童体内水电解质平衡的影响。儿童各器官及大脑发育不够健全,尤其需要注意神经系统的保护,避免高温、中毒、感染等对体内平衡的影响等。综上所述,小儿惊厥的预防极为重要,研究结果为小儿惊厥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经验和借鉴。本研究病例较少,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对小儿惊厥的防治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智萍.42例小儿惊厥急救与预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1017-1018.

[2]柳星兰.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01-202.

[3]王卫平.儿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46.

[4]陈维娟.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27):2513-2513.

[5]李娟,黄志.热性惊厥与惊厥性脑损伤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11,32(6):366-368.

[6]彭建霞,王淑玲,武国霞,等.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西部医学,2011,23(12):2377-2379.

[7]白秀珍.38例小儿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对策[J].中国伤残医学,2013,7(4):350-351.

[8]Vestergaard M,Pedersen MG,Ostergaard JR,et al.Death in children with febrile seizures: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Lancet,2008,372(9637):457-463.

[9]麦绍,刘瑞英,唐吉荣,等.急救护理结合健康教育控制小儿惊厥和复发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5):756-757.

[10]陈振辉.发热相关惊厥患儿236例随访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5,7(5):452-455.

[11]张晓俐,严海燕.小儿惊厥13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6):532-533.

[12]翟琼香,梁惠慈,丁健,等.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8(7):728-731.

(本文编辑:刘颖)

Analysis of the high risk factor in 238 cases of infantile convulsion

HUANGYanfang,ZHANGLi,HEWei.

DepartmentofPediatirics,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inFutianDistrict,Shenzhen51803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high risk factor and prevention measure of infantile convulsion.MethodsA total of 238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onvulsion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and all the children′s age,gender,and other causing factors were statistically recorded.The related influence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of infantile convulsion were summarized.ResultsMost children had convulsion attack at 1 to 3 years old,whose rate was statistical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age group (P<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boys and girls(P>0.05).Most infantile convulsion was caused by high fever,seizure,infection and low calcium,and the rate of convulsion due to high fev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factors (P<0.05);the rate of convulsion caused by epilepsy and brain infection was higher than low calcium and other factors(P<0.005);all differences were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 most common reason of children with convulsion is high fever convulsion,which is likely to occure among children aged 1~3,and it needs timely prevention.

【Keywords】Convulsion;Influencing factors;Prevention;Child

作者简介:黄燕芳(1980-),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通讯作者:黄燕芳,E-mail:910183459@qq.com

doi:10.3969/j.issn.1674-3865.2016.03.032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865(2016)03-0340-03

(收稿日期:2015-11-23)

猜你喜欢
预防影响因素儿童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