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新特点分析

2016-07-11 22:33彭曦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省份贫困地区志愿

彭曦

【摘 要】 2013年来,教育部实施了面向680个贫困县的定向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阶段扶贫宏观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社会责任的体现。2015年是教育部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后文简称“贫困专项”)的第三年,在这一年里呈现了很多与前几年不同的新特点,值得各级招考部门重视,文章以某财经院校为例,对该校2015年来贫困专项招生呈现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 贫困地区;招生;特点

2013年来,教育部实施了面向680个贫困县的定向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阶段扶贫宏观战略部署、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社会责任的体现。2015年是教育部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后文简称“贫困专项”)的第三年,在这一年里呈现了很多与前几年不同的新特点,值得各级招考部门重视,本文以某财经院校为例,对该校2015年来贫困专项招生呈现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新思路。

一、贫困专项招生的模式

贫困专项招生,是由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制定的一项专项计划。主要内容为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适量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和服务。专项计划的实施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对增加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引导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和支持贫困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贫困专项招生采取了“高校单列计划,省招办单设批次,学生单报志愿,省招办单独投档”的招生录取模式。学生需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具有填报专项计划的资格:1. 高考报名时,具有国家贫困专项计划中当地省份所属困难县户口且连续满六年;2. 具有户口所在县高中三年学籍(在户口所在县实际就读,并在户口所在县参加高中毕业会考)。只要符合条件,贫困地区的学生便多了一个志愿填报批次,用于填报有投放贫困专项计划的大学。目前绝大多数省份贫困专项录取在高考统招录取之前,一方面相当于给符合政策的学生多一次填报志愿的计划,多一份被重点高校录取的可能,多一份迈入名校的可能;另一方面错开与同省经济教育发达地区招生录取,避免了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的农村贫困地区学子与教育质量较高的城镇发达地区学子排序竞争,增加了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2015年贫困专项招生录取新特点

本文以教育部直属的某211工程重点高校招生实践为例,对该校2015年该校贫困专项招录结果分析。近年财经专业较为热门,该校的统招录取生源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研究中学的调研结果,该校在2015年文科录取分数全国排名为第7名,理科排名为11名。优质的统招生源也带动了该校贫困专项招生生源,该校贫困专项与统招平均分相比:文科约低25分,理科约低35分。

在2015年该校的贫困专项招生录取结果中呈现了三个突出的新特点,而这些特点同样出现在上海、北京等其他热门高校:

(一)学校志愿选择更为合理

贫困专项的初衷是对贫困地区学子多一次投档机会,其招生录取分数线应低于统招分数线,而实际在2013年、2014年,不少家长、学生曲解政策,盲目追高,不少学校的招生录取分数线反而超过通过统招分数线。该校2014年呈现了如下情况:

如上表,2014年该校贫困专项文科对9个省份招生,理科对20个省份招生。其中4个省份(文科理科合计)贫困专项的录取分数超过了该校统招录取分数,其中还有省份贫困专项录取线高于统招46分。进一步具体到录取的考生:超过该校录取线的学生有47人(占比30%),占2014年贫困专项总人数的29.6%,这些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统招来填报该校,更广泛地选择相对热门的专业。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或者说是社会、家长、考生对政策还不理解,在填报志愿的博弈中没有合理利用规则。

而2015年情况则完全改变,作为贫困专项设立的第三个年头,考生、家长逐渐摸清规律:贫困专项单独投档,不影响统招录取。

2015年该校贫困专项共招生154人,各个省份贫困专项的录取分数线均低于统招,所招收学生中16人达到统招录取线(同比下降20%),文科最高超出录取线12分,最低低于该省统招录取线54分,理科最高超出录取线17分,最低低于该省统招录取线84分。

由上可见,社会对贫困专项的认知已在调整,学生在填报志愿方面会更为合理的参照高考分数,不再错误将贫困专项理解为进入名校的唯一机会,认识到贫困专项实质为增加机会,能够理性地根据自己的分数来选择不同层次的高校。

(二)专业志愿选择更为坚定

2015年贫困专项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意志更为坚定。2013年、2014年考生在专业志愿填报方面,较多的考生勾选了服从专业调剂,而2015年绝大多数考生则不再勾选服从专业调整,有选择的填报部分专业,并不服从学校对其的专业调剂。该校2015年贫困专项招生在部分省份的部分冷门专业多次征询志愿亦未完成计划,原因在于该校所录取生源为高分考生,这些贫困专项的学生除选择该校外还有很多选择,当该校提供的专业志愿并不满足时,这些学生放弃贫困专项计划,改为通过统招填报其他院校的热门专业。

(三)总体分数区间更加扁平化

贫困专项招生前两年,学生在填报志愿处于摸索阶段,同一个省份所录取考生既有分数很高的考生,也有分数较低的考生,学生成绩差距较大,分布不均匀,方差很大。2015年,考生的总体分数区间开始趋于扁平化,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同时减少,学生成绩的分布更加集中在一个分数段上。

该校2014年、2015年两年贫困专项虽然个别省份录取线有较大差异,但总体分数比较接近,虽然2014年、2015年该校招收的贫困专项学生平均成绩接近,但2014年分布很不均匀,如该校在青海招收的文科生最高分比最低分高出119分,学生整体分差为4324.3;而2015年分数段明显集中,离散度降低。

三、做好贫困专项招生的相关建议及思考

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贫困专项作为提高贫困地区学子进入重点学府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的高考改革中将还会进一步发挥作用。

从政策的预判来看,贫困专项招生规模和方式都会向着更有利于提高贫困专项学生进入重点高校比例的方向改革;2017年上海、浙江“一省一市”将率先进行高考改革,虽然上海、浙江为东部发达省份,目前并未实施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但其他省份将根据试点情况实施高考改革,可以预见,在今后的招生中,越来越多的省份将加入高考改革中来,贫困专项招生的方式和形式也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一)加强对招生政策的宣传解读

如前文所述,经过三年的招生实践,学生、家长已经逐渐掌握了贫困专项招生的相关规模,在志愿填报中能够较好地结合考分情况、自身的专业取向,不盲目选择,不盲目服从,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但是我们还应清楚地认识到: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学生、家长对贫困专项招生制度还是理解不足,仍然认为贫困专项和统招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相同,在志愿填报中不能量力而为、虚报志愿、浪费投档机会等。本文认为上级主管部门、各级省(市、区)招办、各地高校还应加大对贫困专项招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对相关政策的解读,特别是做好对投档方式、录取方式等细节的解读,让贫困地区学生充分了解、掌握政策,在填报志愿中做出更好的判断。

(二)加强对招生计划的调控

招生计划,是招生工作的指挥棒,内接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外接社会对高校的期望;贫困专项招生计划安排在哪些省份,具体专业如何投放,高校应根据各个省份的实际情况,在招生计划投放中多做思考,如对热门专业和相对冷门专业合理搭配,吸引考生报考,一方面能够让贫困专项真正的落到实处,不至于无人填报,让贫困地区学生真正享受到录取政策,另一方面也能为高校招收到有利于培养需求的学生。如上所述高校在2015年专业计划投放中,增加了一部分相对热门的经济、管理专业计划,报考学生积极性较高,整体生源也略有上升。

(三)加强入学后的培养和人文关怀

贫困学生进校后,如何把其培养成真正有用的人才,反哺社会才是贫困专项招生的最终目的。而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享受了贫困专项单独投档、单独录取的学生,其学习基础弱于统招的学生,因此在进入大学后,如何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学习帮助、生活思想上的关怀、因材施教,培养好这批学生至关重要。能步入重点学府的贫困专项学生仍不失为当地学校的佼佼者,而进入大学后,与统招同学无论学习、生活、思想上均存在一定的落差,学校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思想疏导,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唐汉琦. 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政策反思[J]. 考试研究,2015(2).

[2] 张滢. 寒门多出贵子:须对农村教育整体补偿[J]. 中国农村教育,2014(5).

[3] 陈文,宋小娇. 高等教育公平补偿政策优化前瞻——以农村贫困地区专项招生政策为例[J]. 江苏高教,2015(1).

猜你喜欢
省份贫困地区志愿
The Price of Beauty
比亚迪集团扶贫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16省份上半年GDP超万亿元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22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