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的变奏:短篇小说《色戒》英译评析

2016-07-12 07:08屈冬梅湖北荆门沙洋中学湖北荆门448000
名作欣赏 2016年3期
关键词:彼得

⊙屈冬梅[湖北荆门沙洋中学,湖北 荆门 448000]



合作的变奏:短篇小说《色戒》英译评析

⊙屈冬梅[湖北荆门沙洋中学,湖北荆门448000]

摘要: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由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学者和翻译家朱丽娅·洛弗尔译出。在遵循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翻译批评应该涵盖五大方面的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对该作进行了英译评析。译作在题目、结构、修辞和专有名词等方面以丰富多彩的合作方式体现了原作的精美与和谐。通过本文的英译评析,译作展现出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色戒》彼得·纽马克翻译批评

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在其力作《翻译教程》中提出:翻译批评是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之间的重要纽带;特别是在对译作进行评析,或者是在对同一原文的两个甚至多个译文进行翻译评论时,翻译批评是一件愉快并深受启发的事。①纽马克认为,翻译批评应该涵盖以下五大方面:文本分析、译者的目的、译文与原文的比较、译文评价和译文的前景。在遵循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提出的翻译批评应该涵盖五大方面的内容的基础上,本文在简要分析作者、译者和文本之后,主要按照译文与原文比较的方法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中国文学学者和翻译家朱丽娅·洛弗尔(中文名为蓝诗玲)对中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的英译进行条缕分析,从原文和译文在题目、结构、修辞和专有名词等四个方面的比较和分析中体会、鉴赏和评说英译文既忠实又精美的和谐,从而感受译作所展现出的翻译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的独特魅力。

一、作者、译者及文本分析

中国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本名张煐,1920年出生于上海。张爱玲在二十岁时便以一系列小说撼动文坛,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最炙手可热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为背景,在苍凉的氛围中铺陈男女的感情纠葛以及时代的繁华和倾颓。张爱玲人生感悟的独特性在于:(1)具有以悲为基调,悲喜调和的生命观;(2)具有个人的而非大众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人生视角;(3)认为人生无爱而人性充满弱点;(4)认为人生安稳的一面有着永恒的意味。张爱玲将其独特的人生感悟渗透到小说创作中,创造了一个苍凉而美丽的小说世界。②

短篇小说《色戒》写于1950年,故事发生在抗战期间的上海,一群进步青年为刺杀汉奸特务头子易先生,派出最漂亮的女生王佳芝实施“美人计”。但在刺杀就要得手之际,情节却戏剧性地发生逆转——美女诱饵王佳芝在老易为她买钻戒的关键时刻深受感动而改变初衷。小说《色戒》是张爱玲晚年最精彩的创作小说,这部短篇小说深得作者本人的喜爱,经过了近三十年的不断修改,直到1978年才得以出版。张爱玲在卷首语写到:“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原文的初读者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上海人。《色戒》是典型的表达性文本,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处于20世纪40年代战争时期的上海以及当时上海男男女女的典型特征,并以细腻的笔触反映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中国文学学者和翻译家朱丽娅·洛弗尔(Julia Lovell)作为译者已出版多部中国题材的著作和译作。译者在深刻理解和研究作者本人及其作品的基础上,通过译作充分再现原文的创作特点和作者独特的语言特色以展现原作的主题和风格,忠实地奉献出一部精美的译作。

二、译文与原文的比较和评析

译者充分把握原作的精髓并力求通过译文传达出作品的原汁原味,做到了既忠实于原文主题内容又传神地再现了原文细腻优美的文笔,主要表现在原文创作中的题目、结构、修辞和专有名词等方面。

1.题目:短小精悍,意蕴深刻

题目的翻译Lust,Caution采用的是直译法。Lust和Caution二词内容忠实于原文并且形式与原文题目如出一辙:短小精悍、意蕴深刻。该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老政客对一个貌美的年轻女子的身体和精神的贪婪和占有过程,然而这位年轻的美女恰恰就是所设的“美人计”陷阱,以此警示人们美色即诱惑,有诱惑当需警戒。贪婪和谨慎是作为生物圈里的人求生存的本能之一,二者不可或缺。英文中的Lust和Caution二词恰当地传达出中文的“色”和“戒”二字的本质和内涵:lust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的第一条解释是“noun(often disapproving)[U,C]very strongsexual desire, especially when love is not involved”,强烈的性欲、色欲、淫欲。这个词即代表了老易对王佳芝肉体的贪欲,又反衬了王佳芝对情爱世界和世俗物质的双重幻想;caution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辞典的第一条解释是“noun[U]care that you take in order to avoid danger or mistakes;not taking any risks”,谨慎、小心、慎重。这个词既表示作为女性的“王佳芝”们在应对残酷的外部环境时所应持的惊醒态度,又提醒作为男性的“易先生”们更不应该无所顾忌、为所欲为。

2.结构:分合有序,巧夺天工

原文自然地分作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犹如舞台上演的一部戏剧;第二部分则是悲剧结尾的现实。译者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译文,并且将每部分的开头第一行以斜体字呈现,似乎在分别以醒目的方式告诉读者:戏剧正在上演和我们已经回归现实。另外,译文将原文的有些自然段顺理成章地合成一段,有些地方将原作的一个自然段在译作中有机地分为好几段,这样做是契合了英语语言的特点,做到在英语这一目的语中逻辑更合理、意思更明晰、关键部分更醒目,以提醒读者注意。

3.修辞:温言婉语,异彩纷呈

原文以流畅生动的语言对背景、人物的外形和内在心理进行了叙述、描写和刻画。比喻、双关、拟声等经典高效的修辞手法在译文中运用的意蕴犹在,使得译文和原文阅读和欣赏起来一样鲜活生动。摘取几例分析说明,例一:

原文:易太太是在自己家里,没穿她那件一口钟,也仍旧“坐如钟”,发福了。

译文:Yee Tai-tai was chez elle, so she had dispensed with her own cape;but even without it,her figure still seemed to bell outward from her neck, with allthe weightthe years had puton her.

原文中的“一口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在文中的本意是指当时上层社会有权有势的官太太们流行的穿着——黑呢斗篷,穿在有身份有地位的官太太们身上就像中国旧社会的一口钟,其引申义既指这些拥有穿在身上像钟一样的黑呢斗篷的官太太们养尊处优、钟鸣鼎食之意,又含钟鸣警示、当需谨慎之意。用“坐如钟”来比喻易太太作为中年妇女的坐姿庄严大方,表明她有良好的教养、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另外,译文特意用了法文的斜体词语chez elle也正好突出地表明了这一点。译文将名词bell动词化处理,形象地传达出“钟”的意象和意蕴,其意象是钟的形象而暗含的意蕴却是要用这钟的声音警世。英语单词bell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第一条解释是“noun a hollow metal object, often shaped like a cup, that makes a ringing sound when hit by a small piece of metal inside it;the sound that it makes铃(声)”,译文中动词化的名词bell的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译文阅读起来和原文一样,达到了平平常常却惊心动魄的效果。例二:

原文:抗战后方和沦陷区都缺货,到了这购物的天堂,总不能入宝山空手回。

译文:During the war, goods were scarce in both the unconquered interior and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of the Mainland; Yee Tai-tai had no intention of wasting the golden purchasing opportunity offered by a stopover in the commercialparadise of Hong Kong.

原文中“购物的天堂”和“宝山”指的是香港。译文用the commercial paradise of Hong Kong译出一举两得,既指出了地理位置香港,又道出了物质丰富、物欲横流之意,让英语这一目的语读者一目了然。同时,the golden purchasing opportunity和the commercial paradise of Hong Kong相互呼应,都指的是香港这一“购物的天堂”和“宝山”,而且又避免了重复,符合英语表达的特点,达到了语言表达丰富生动的效果。另外,根据当时的时局,香港成了各路人士的中转站,译文通过增译一词a stopover,妙笔生花般地既凸显了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又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补充译出的这一英文单词stopover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第一条解释是“noun a short stay somewhere between two parts of a journey”,在译文中,其作用可谓恰如其分。译文将原文中的“入宝山空手回”译为一个完整的英文句子:“had no intention of wasting the golden purchasing opportunity”,准确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隐含义——人都有欲求。物质上的golden、purchasing和commercial与精神上的intention、opportunity和paradise在这同一句话中浑然天成。译文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和原文一样显出自然优美、生气勃勃的质感。例三:

原文:牌桌上的确是戒指展览会,佳芝想。只有她没有钻戒,戴来戴去这只翡翠的,早知不戴了,叫人见笑——正都看不得她。

译文:The edges of the table glitters like a diamond exhibition, Chia-chih thought, every pair of hands glinting ostentatiously——except hers. She should have left her jadeite ring back in its box, she realized;to spare herselfallthose sneering glances.

原文中以王佳芝的视角把牌桌比喻成“戒指展览会”,以刻画王佳芝对麻将桌上除她以外的三位富贵的太太都戴着昂贵钻戒的感觉和心理,同时为后文让易先生为其买钻戒做铺垫。译文中用明喻glitter like a diamond exhibition和做后置定语的现在分词glintingostentatiously,并以一个分号隔开以强调王佳芝没有钻戒这一事实。英语语言中glitter和glinting是头韵谐音/gl/,使得王佳芝感觉到钻戒的耀眼光芒,让戴钻戒的人的眼光都是glances,该词又是头韵谐音/gl/,入木三分地勾勒出王佳芝疙疙瘩瘩、自卑自贱却又尚慕浮华的内心活动。译文还在现在分词glinting后用了副词ostentatiously以突出原文中的“展览”二字以及王佳芝的“浮躁心情”。正好副词ostentatiously的同源形容词ostentatious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第一条解释是“adj.(disapproving)expensive or noticeable in a way that is intended to impress people”,摆阔的、铺张的、浮华的。例四:

原文:她们取笑凑趣也要留神,虽然易太太的年纪做她母亲绰绰有余,她们从来不说认干女儿的话。在易太太这个年纪,正有点摇摆不定,又要像老太太们喜欢有年轻漂亮的女性簇拥着,众星捧月一般,又要吃醋。

译文:They needed to tread carefully around their hostess on the subject of her young houseguest. Although Yee Tai-tai was easily old enough to be Chia-chih’s mother,there had never been any talk of formalizing their relationship, of adopting her as a goddaughter.Yee Tai-taiwas a little unpredictable,at the age she was now. Although she had a dowager’s fondness for keeping young, pretty women clustered around her——like a galaxy ofstars reflecting glory onto the moon around which they circulated she was notyettoo old for flashes offeminine jealousy.

“众星捧月”在原文中形象地描绘易太太在这群人中年纪最大,地位最显赫。译文“pretty women clustered around her——like a galaxy of stars reflecting glory onto the moon around which they circulated”中将“簇拥”译为cluster around,与下文中的circulate相呼应,又与“众星拱月一般”的译文“like a galaxy of stars reflecting glory onto the moon around which they circulated”交相辉映,用内涵丰富并且形象的明喻恰当地传达了易太太是韶华已逝的月亮(the moon)和年轻漂亮的女牌友们是璀璨的星星(glory stars)这一事实,译文形神兼备。例五:

原文:打电话给他又难,他太太看得紧,几个办公处大概都安插得有耳目。便没有,只要有人知道就会坏事,打小报告讨好他太太的人太多。

译文:Calling him would also have been difficult, as his wife kept a close eye on him; she probably had spies stationed in all his various offices. A hint of suspicion and the whole thing would be undone: Shanghai crawled with potential imformers, all of them eager to ingratiate themselves with the mighty Yee Tai-tai.

“耳目”喻指秘密替易太太做事(主要是注意老易私交秘密)的人;“打小报告”喻指秘密替易太太做事的人在她面前说的话。原文语言生动精准,译文语言相对直白清晰,用spies和potential imformers指代“耳目”;ingratiate themselves with the mighty Yee Tai-tai中的动词ingratiate传达出了耳目们的“讨好”,后文中的修饰语mighty则与前文中的动词ingratiate呼应,共同突出易太太的“显赫地位”。例六:

原文:一种失败的预感,像丝袜上的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

译文:She felt a kind of chilling premonition of failure, like a long snag in a silk stocking, silently creeping up her body.

原文和译文采用明喻“像丝袜上的一道裂痕,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和“like a long snag in a silk stocking, silently creeping up her body”,对王佳芝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觉进行了生动恰当地描绘。译文中的snag、silk、stocking和silently这一连四个词都共有/s/音,既是头韵,又有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下《圣经》中引诱夏娃堕落的snake(蛇)的意象,完全符合英语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目的语读者的感受,同时也准确传神地表达出王佳芝内心极其难受的感觉。另外,译文中用了creep up这一动词短语,creep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的第一条解释是“verb(of people or animals人或动物)to move slowly, quietly and carefully, because you do not want to be seen or heard”,悄悄地缓步行进、蹑手蹑脚地移动,这个词忠实地描绘出王佳芝倍感地位低微的失落的感觉,又间接地暗示出她的行动和心思如蛇一样诡谲。译文以精美的外在形式忠实地传达出原文的丰富内容,甚至译文的文化内涵相对而言更有底蕴。

4.专有名词:古往今来,逝者如斯

国际上将中文拉丁字母化有两套中文拼音方案,即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方案。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是在19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并被广泛应用到20世纪70年代;汉语拼音方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8年编制、采用,并于1979年在国际上开始使用。原文写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末。鉴于其主题因素和语言特点,译者朱丽娅·洛弗尔采用了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以便与原文的背景、年代、氛围、语言、人物、妆扮和创作时间等相协调。原文中的姓氏“易”在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中是I,为避免引起英语目的语读者的

误解和混淆,译文采用拼音Yee来代替威妥玛-翟理斯式拼音方案中的I,与此同时老易这一人物的特殊性也得以凸显。原文中的几个地名如“重庆”“天津”和“南京”,因为在20世纪40年代广泛采用的形式分别是Chungking,Tientsin和Nanking,译文采用了这20世纪40年代广泛采用的几种地名形式以营造出原文的时代氛围和气息。

三、译作的前景

通过对译文和原文的比较评析不难看出译作在题目、结构、修辞和专有名词等方面既忠实地传达了原作的主题内容,又抓住了原作细腻精巧的个性化语言风貌,从而再现了原作精致独到的原创性美。译作做到了既忠实又精美,在忠实与精美的和谐中成就了翻译这一古老而弥新的科学艺术。不过,在蕴涵丰富的文化词的表达上,两种不同源文化的语言能准确无误地跨越文化障碍的确有难度。在日益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译作将被越来越多的目的语读者接受和喜爱。

四、结语

按照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彼得·纽马克教授的翻译批评法,本文对短篇小说《色戒》进行了原作和译作的比较和评析。通过原作与译作在题目、结构、修辞和专有名词等各个方面的分析、鉴赏和品评,笔者与学界共享了译作忠实地再现原作的精雕细刻之美;领略了翻译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的独特韵味;与此同时,还认识到由于各种原因,任何翻译都会或多或少有其自身的某些局限性。

①Newmark,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②曾耀农、李玉兰:《张爱玲新论》,《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2期,第100页。

参考文献:

[1] Hornby,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6th ed [A].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张爱玲.张爱玲典藏全集14(剧作暨小说增补):情场如战场等三种[M].黑龙江:哈尔滨出版社,2003.

[3] Zhang, Ailing. Lust,Caution [M].Tran. Lovell, Julia. New York:Anchor Books,a division of Random House, Inc 2007.

作者:屈冬梅,文学硕士,湖北省荆门市沙洋中学英语教师,研究方向:文学及翻译。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 163.com

猜你喜欢
彼得
探寻彼得兔的故乡
《彼得兔》大电影:菜园争夺战
篮球鞋找朋友
彼得,彼得,吃南瓜
彼得潘
彼得潘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Part 2 理财有道烦恼少
遮掩
最后的过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