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文字标音概述

2016-07-12 07:08李红梅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太原030006
名作欣赏 2016年3期
关键词:古音同音字许慎

⊙李红梅[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 030006;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太原 030006]



《说文解字》文字标音概述

⊙李红梅[山西大学文学院,太原030006;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太原030006]

摘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其中保留了大量的文字古形、古音和古义,对于先秦上古音的遗存和对借假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秦汉之际,反切还未出现之前,古人为了说明一个字的读音用形声字的声符或直接用另一个同音字为其标音,这种方法被后世称为“直音法”。在汉代及汉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被字书或注解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说文解字》上古音直音法

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东汉时期的一部名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其中保留了大量的文字古形、古音和古义,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宝库,特别是对于先秦上古音的遗存和对借假字的研究,是到目前为止绝好的研究材料,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说文》中的反切是南唐徐铉在其校订时根据《唐韵》所增,为中古音。秦汉之际,反切还未出现之前,古人为了说明一个字的读音用形声字的声符或直接用另一个同音字为其标音,这种方法被后世称为“直音法”。在汉代及汉以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被字书或注解中广泛应用。所以研究它是研究先秦及两汉典籍用字的重要内容。

一、某声

“某声”是形声字的一种注音方法,常在分析字形时伴随用该字的声符为其标音。声符与该形声字在当时的读音几乎是相同的。《说文》中形声字所占比例为85%以上,从而这种直音成为《说文》中数量最大的一种标音法。如:

二、某省声

有些形声字由于构形的需要,常常将形声字声符部件中的部分笔画或部分部件进行省略。但其读音仍然从该声符。这种做法称省声。省声省的是形,并非声。如:

三、某亦声

“亦声”字在《说文》中是指会意兼形声的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会意,同时也由其中某一个部件表声。如:

按《说文》之说解,此字当是从又(手)持祟会卜问吉凶之意。同时该字又从祟得声。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字。

(3)腥,《说文》:“星月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从肉从星,星亦。”

依《说文》所言,该字当从肉星会星现时喂猪,会使猪肉中生长出小息肉之意。该字同时从星得声。

四、读若

(一)读若某

对于《说文》中的某些形声字的声符与该形声字在当时读音已有了一定的差异,或对某些不常见的象形字、会意字等很难读出其音。这样就用一个常见的同音字直接为其标音。相当于今天的“读音像某”。如:

(二)引经读若

汉代人由于文化的普及,一般文化人是熟悉经典的。在标音时,引证经典是为了加强其读音的准确性,有时也兼申其义。如:

该字当读为《诗经》中“威仪秩秩”中“秩”的读音。

(三)引方言俗语读若

王筠在《说文释例》中认为《说文》引证方言俗语,“所以晓同世之人也,人皆习熟此语,则以耳中之语识目中之字,其音必不误也,且此法不自许君始也,亦不自许君止也。”所论是非常正确的。如:

该字读音当读为许慎家乡念“写书”之“写”这个字的音。

五、读同

在《说文》中“读同”亦是主要的标音方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读若某同”,另一种是“读与某同”。王筠在《说文释例》中云:“凡言‘读与某同’者,言其同音也。凡言‘读若某同’者,当是‘读若某’绝句,‘同’字自为一句,即是一字分隶两部也。然传写既久,必有‘与’‘若’二字互讹者。”王氏之说当有一定的道理。

(一)读与某同

“爵”乃礼器,“雀”乃小鸟,无任何意义上的联系,只是音同。在《说文释例》中以“雀”“爵”同字,改“读与”为“读若”是错误的。其实它们之间是同音假借关系。

在传世典籍和古文字材料中多有例证。如:

(二)读若某同

总之,直音法的操作相对要简便,只要有相同读音的字就可以了,但汉字毕竟是有限的,有些字找不到同音字,即使有同音字也很生僻,难以识读。尽管直音法存在上述缺点,但从后汉以来,仍然经常有人采用,历经近两千年而不衰。这是由于人们注意克服它的缺点,发扬它的优点所致。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清).王筠说文释例[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5]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宋)丁度集韵[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作者:李红梅,山西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古音同音字许慎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耳听为虚 慎辨为实
同音字 我会分
同音字
常德童谣里的古音浅析
耳听为虚,细辨为实
许慎德
落霞(外一首)
对外汉语教学角度的许慎文化研究
游许慎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