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区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6-07-14 08:52王平社
大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肩星陈仓株率

王平社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林业站 陕西宝鸡 721300)

陈仓区光肩星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

王平社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林业站 陕西宝鸡 721300)

总结了光肩星天牛在宝鸡市陈仓区发生的区域及规律,阐述了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情况,并根据多年的防治经验,概括出操作性强、防治效果好的防治方法,为今后更好的防治光肩星天牛提供参考。

陈仓;光肩星天牛;防治

1 前言

光肩星天牛是林木的主要蛀杆害虫,是陈仓区林木的主要害虫之一。遍布境内各镇、办事处。危害树种有杨树、柳树、五角枫、核桃等。以幼虫蛀食树木木质部使树木长势减弱或枯死失去经济价值。由于它世代长,分布广,易传播,给防治工作带来不便。多年来不断开展防治工作,使它分布范围逐步缩小、有虫株率及虫口密度在不断下降。

2 发生状况及防治

2.1 发生状况

2.1.1 发生区的地理位置

陈仓区位于陕西关中八百里秦川西端,东经106°19′43″~107°34′55″,北纬34°7′24″~34°44′38″之间。地形地貌为以山地为主,川原丘陵皆有。相对海拔高度在504~2706m之间。气候属大陆半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8℃,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达24.9℃,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0.5℃。年均降雨量645.9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有林地面积171.87万亩。

2.1.2 发生区域

该虫重点发生在渭河川道的虢镇、东关、千渭办事处、周原镇、阳平镇。具体地点为西宝高速两侧杨树防护林内、周原镇周原大道、阳平镇镜内通村路,陈仓苑、千渭星城广场等。

2.1.3 危害树种

主要以幼虫危害杨树、柳树等树的木质部。据西宝高速公路两侧杨树林调查点数据,平均有虫株率为25%,平均虫口密度为4头。周原大道、阳平镇镜内通村路上柳树调查点平均有虫株率为60%,平均虫口密度为18头。

2.1.4 危害状况

光肩星天牛以幼虫蛀入树杆及枝条木质部大量取食,从产卵孔中排出白色木丝,虫道因虫体增长而增大,最大虫道长约19cm,最短虫道3cm,平均11cm,最终使树木主杆、主枝木质部空洞,树势降弱,树体生长畸形,严重时枯死,树枝遇风吹折断伤及人物。

2.2 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2.2.1 形态特征

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星天牛属。拉丁学名、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成虫:底色黒色,或深或浅,有光泽,体扁平,长12~21mm,宽4~8mm。触角极长,体长与触角之比,雄虫为1:3~5,雌虫为1:2左右;被淡灰色绒毛,每节端部近1/2左右为棕红或深棕红色,雄虫第3~5节下缘密被短柔毛;触角柄节表面刻点粗糙,略呈粒状,第3节较柄节稍长;雌虫从第3节起,各节近乎相等或依次递短,末节最短;雄虫自第3节以下,各节均较前节略长,末节最长。每一鞘翅上各有两条深色而略斜的横斑纹,一位于中部之前,一位于端部1/3处,以后者较显著;深横斑处微微弓起,在每一翅上还隐约地可以看到有2、3条纵脊线;表面密布颗粒或粒状刻点,尤以基部及肩部较显着;还有稀疏的小圆斑点,以翅中央中缝区较多;翅端钝圆。足相当粗壮,后足胫节第1节长度约与其它3节的总和相等。雌虫产卵管外露,极显着;腹部第5节较第3、4节的总和略长,末端不凹陷。

卵:长5.3mm,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色;树皮下见到的卵粒多为淡黄褐色,略扁,近黄瓜子形。

幼虫:老熟幼虫长而细扁,额上有8个具刚毛的孔排成一横列。唇基上有2~4条宽而分离的纵痕。触角2节,第2节为长方形,并着生一小圆锥形的透明突起。前胸前缘有一横列刚毛,前胸背板的后面,有两个非常粗糙而为红褐色的区域,同时具有多数散开的平滑斑点。无足。肛门三裂。

蛹:体长30mm,裸蛹,黄白色。

2.2.2 生物学特性

光肩星天牛在陈仓区一年发生一代。

成虫: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停留6~24d,10d后开始咬一个洞羽化外出。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盛期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直到10月都有成虫活动。成虫白天活动,飞翔能力差,具有趋光性,容易捕捉。经3~5d后交尾。雌虫交尾前,咬一个椭园形刻槽,交尾后把产卵管插入树干韧皮部与木质部产卵,每个刻槽内产卵一粒,然后分泌胶状物封住产卵孔。7、8月为产卵盛期,每个雌虫一生产卵20~30粒左右。产卵槽分布于树的根际至树稍直径30cm处的树杈。

卵:卵期约20d左右,秋后产的卵少数滞育到第二年春才能孵化为幼虫。

蛹:5月中旬至6月下旬4龄幼虫在坑道上部作蛹室并化蛹,从做蛹室至羽化为成虫共经历约15~35d。

幼虫:越冬幼虫第二年4月气温上升到摄氏10℃以上时,幼虫开始活动取食韧皮部,危害树木枝干,起初虫道横向稍有弯曲,从产卵孔排出褐色粪便,3~4龄时蛀入木质部危害最为严重,虫道向上,害状处可见锯未状排泄物。

2.3 防治方法

2.3.1 综合防治

(1)检疫措施在本区该虫发生地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原木及枝条未经处理不能外运。同时对调入的种苗要严格复检。

(2)林业措施造林时合理规划,注重营造混交林,创造生物多样性的环境空间,从源头上堵绝光肩星天牛泛滥成灾的生存环境。

(3)选用抗病虫树种造林树种选择上可与抗病虫较好的乡土树种如白皮松、刺槐、臭椿、榆树、白腊等进行株间、行间或片状混交,使光肩星天牛生存环境受限,不利于其繁殖漫延。

(4)加强林木培育有条件时,对树木采取施肥、浇水、除草、修枝等措施增强生长势,提高敌抗天牛能力。

2.3.2 化学防治

(1)喷洒农药在成虫盛发期的7月初,用40%氧化乐果乳剂400倍液连续喷洒树杆及枝叶3~5次,利用它内吸、触杀的双成药效杀死取食产卵中的成虫。根据在西宝高速西秦等村多次的防治经验可杀死当年成虫90%以上。

也可用药效期长的(绿色威雷2号8%、氯氰菊脂)触破式微胶囊水悬剂200~300倍液,氯胺磷1000~200倍液此三种药剂防治杀死当年成虫85%以上,而且对所产卵的防治效果也可达50%。

(2)虫孔注药根据在周原大道多次的防治经验,5月上旬利用40%氧化乐果乳剂200倍液、50%久效磷水剂、50%甲胺磷乳油等打孔注药并用泥封堵孔口,使该幼虫在树干内中毒死亡,具有很好的作用。打孔位置在虫孔上方约10~20cm处,孔距幼虫越接近防治效果越好。据2014年周原大道防治效果看,有虫株率由原来的40%降为15%,虫口密度由原来的每株18头降为7头。

(3)药物熏蒸当树木矮小时,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在每个虫孔内放入磷化铝片1/4片或蘸有敌敌畏、氧化乐果的棉签一个,幼虫因吸食毒液而死亡。千渭星城广场在2013年防治时有虫株率由原来的28%降为16%,虫口密度由原来的每株9头降为2头。

(4)枝杆喷药在4月初、9月中旬对韧皮部下未进入木质部的初孵幼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300~500倍液乳剂每半月喷涂枝杆一次,连喷2~3次,对幼虫防治效果较好。

2.3.3 生物防治

(1)利用啄木鸟在树枝较高处挂上鸟巢招引大斑啄木鸟。大斑啄木鸟喙食天牛幼虫,使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降低,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2)利用肿腿蜂肿腿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当年的寄生率为46.6%,防治率效果为45.2%,肿腿蜂带菌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效果会更好。

2.3.4 物理防治

(1)人工杀死卵和幼虫根据光肩星天牛生活史,在幼虫蛀入木质部之前,用锤击产卵刻槽、人工挖卵的方法将卵杀死,能有效地降低虫口密度。

(2)人工捕杀成虫可利用光肩星天牛飞翔弱、趋光性、假死性的特点,在6~8月成虫盛发期,采用人工捕捉、有偿收购的办法杀死大量天牛成虫,降低天牛虫口密度和种群数量。

(3)断头断枝对较大树木枝杆上的天牛害虫可结合修剪进行树木断头断枝处理,并焚烧虫枝,以萌发新的无虫健康枝。陈仓苑在2014年对柳树采取断头断枝法处理后的有虫株率由原来的63%降为2%。株平均虫口密度由原来的16头降为1头。

3 结论

光肩星天牛防治工作是一项费时费力的长期工作,应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主,生物天敌防治措施为辅,高效低毒化学兼治的方法予以防治。以降低虫口密度根除虫害,确保林木安全。

[1]高瑞桐,李国强.光肩星天牛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J].昆虫知识,2011,12.

[2]赵博光,李周直,葛庆杰.光肩星天牛在杨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3):29~33.

[3]吴兵.沈阳市光肩星天牛生活史及发生规律[J].中国园艺文摘(总第126期),2013,5.

[4]冯贻德.天牛肿腿蜂引种及其田间应用试验[J].中国园艺文摘,2011,6.

[5]付林巨,李刚,李丽云,张宏明,韩风,李丽梅,郑强.释放肿腿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试验.内蒙古林业科技,2010,36(1):34~35.

S763.7

A

1004-7344(2016)29-0213-02

2016-10-2

王平社(1960-),男,林业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

猜你喜欢
肩星陈仓株率
光肩星天牛寄主植物种类综述
乌拉特前旗光肩星天牛世代发生规律研究
澳洲坚果杂交子代开花调查分析
我国林业重要蛀干害虫光肩星天牛研究进展
三化螟田间为害丛率与为害株率相关性研究及应用
2018年泰山东麓和南麓甜樱桃主产区冻害情况调查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脱贫攻坚的陈仓启示
陈仓模式实践中的香泉镇变迁
精准脱贫 陈仓实践 陈仓区“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模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