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016-07-15 08:07金丹
考试周刊 2016年53期
关键词:分享导学小学数学教学

金丹

摘 要: 小学数学教学着重强调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作为培养和提升小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的重要教学理念,需要倚赖于良好教学模式的整体建立以助推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养成。而“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作为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贯彻教学理念,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介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出发,分析“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尝试 分享 导学 小学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该教学模式中的尝试阶段主要是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自主探究及思考积极性的提升部分,重点在于调动学生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分享阶段主要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知识交流与共同探讨,帮助学生发展个性思维、拓宽思路。导学阶段的主体在于教师,主要是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疑难问题的及时点拨和思路的无形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学习内容。

一、小学数学核心教学素养与尝试·分享·导学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确立主要是从技能和情感两个方面出发,结合各项数学教学因素进行进一步升华,精华地再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核心素养作为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开展教学计划中最核心的部分,课堂作为小学数学知识的核心载体,成为教师传输教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在课堂中凭借有效课堂形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小写数学核心素养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部分。而“尝试·分享·导学”教学理念作为贯彻实施该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贯彻实施,成为如今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手段。

二、尝试阶段——自主探究、回归课本

尝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该主动性主要包括解新知识、解决新难题、进行新探究这些方面。对于学生主动性的数学核心素养进行更进一步的要求主要是为了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进一步要求相符合,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培养优秀的个人素质。学生不能一味地依赖吸收前人已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在前人的经验下进行知识拓展,从而进入自身发展和探索的阶段,而在这个过程中自主探究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应当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更多地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尝试,在不断尝试中锻炼和提高尝试积极性与自主探究能力,感受到思维拓展的乐趣。

在进行《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这一新课程的学习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有一个长为35厘米,高为20厘米,宽为30厘米的盒子,请问如果小明想要将这个盒子包装起来送给同学,需要多大面积的彩纸?”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在思考后得出了答案,即35×20×2+35×30×2+20×30×2=4700平方厘米。接着教师进行进一步追问:“如果是一张35×30的彩纸,请问需要多少张,怎么样裁剪才能使浪费的彩纸最少?”相比于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进一步探究。在这样层层深入的过程中,相信学生将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

三、分享阶段——共同交流、合作探讨

分享阶段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与沟通能力,教学作为一个双向的沟通过程,需要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还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分享阶段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的部分,即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知识性的沟通,二是合作探讨的部分,主要强调的是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对数学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共同解决数学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知识掌握能力。

在《表面积的实际应用》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对于求一个盒子表面积的例题即“假如这个盒子高为3,宽为2,长为5,请问这个盒子的表面积该怎么表示”,学生探索出了几种解法。(1)2×3×2+2×5×2+3×5×2这是6个面的面积相加的算法;(2)(2×3+2×5+3×5)×2,这是一半的表面积相加再乘2的算法;(3)5×(3+2+3)+(2×3)×2,这是将上表面、前面、后面当成一个长方形,再加侧面的算法。除此之外,当然还有很多算法,这些都可以在合作交流中探讨出来。

四、导学阶段——及时点拨、隐形渗透

导学阶段不仅关注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着重强调教师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教师的科学导学方式,帮助引领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的核心部分,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在导学阶段,着重需要关注的是教师导学的科学性过程,最有效的导学模式主要是模型的构建与基本数学思考方法的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与现实出发,在其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和提升,运用模型的形式精简而有效地概括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更简易地理解和运用。上文中所提到的几种求盒子表面积的算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数学建模的一个结果,通过不同思考方式简洁扼要地概括出了关于表面积求解的几种形式,在不同的题目中尽管数字会发生变化,但这几种思考方式却是可以共用的。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简易的方式是对学生思考方式的尊重,同时也是对生生之间个性差异的认可。教师应当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建模中进行有意识的选择,不断优化自身思维模型。同时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无形地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及数学的思维方式对待数学问题。

总的来说,数学教学核心素养需要得到师生的共同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和强化“尝试·分享·导学”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周浩.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02).

猜你喜欢
分享导学小学数学教学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孩子,我们慢慢来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