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是内蒙古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2016-07-19 03:47薛智平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蒙古抗日武装

薛智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内蒙古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取得了胜利。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1949年9月内蒙古全境解放,标志着内蒙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内蒙古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回顾内蒙古革命的伟大历程,总结其基本经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内蒙古革命和全国革命紧密结合,是整个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到了近代,内蒙古也同全国一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蒙古各民族同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蒙汉各族人民大众同国内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内蒙古社会的主要矛盾。历史的不可分割性、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的一致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内蒙古革命必然是全国革命的一部分。从五四运动开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内蒙古革命与全国革命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此,当全国革命高涨的时候,内蒙古革命便会蓬勃发展;而当全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内蒙古革命也随之处于低潮。到了土地革命时期,内蒙古革命也和全国革命一样,从失败中恢复、发展直至再次高涨。九一八事变后,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内蒙古抗日救亡斗争迅猛发展,以察北抗战、绥远抗战为标志,成为全国抗日救亡的中心之一。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内蒙古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前线。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全国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特殊的战略作用。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又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开展了以民族自治运动为核心内容的解放斗争,成为中国境内最早的解放区之一,并于1947年5月1日成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内蒙古自治政府,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实现了内蒙古人民的解放。

党的领导是内蒙古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内蒙古革命的胜利同时也是党的方针政策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发现和把握了中国革命和内蒙古革命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始终把内蒙古革命当作特殊重要的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内蒙古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开展工作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而且从未间断,直至内蒙古革命胜利。内蒙古革命之所以能从自发的分散斗争转变为有组织、有纲领、自觉统一的革命运动,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了内蒙古革命的纲领、方针和政策,并在实践中逐步充实完善,指导内蒙古革命不断前进,为内蒙古各族人民所认同和接受,变成革命的行动。从中共二大制定的民族问题纲领到毛泽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从中共《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的制定到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决定,形成了完整的指导内蒙古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保证了内蒙古革命的健康发展。

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三大法宝,同样也是党领导内蒙古人民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从培养干部,特别是培养蒙古民族干部入手,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逐步形成了内蒙古革命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即在北京培养了蒙古民族的第一代共产党人,紧接着在内蒙古地区建立了第一批党的组织,肩负起了领导内蒙古革命的重任。从此,内蒙古的民族民主革命从组织上纳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展现出新的风貌。随着党组织的不断发展,革命队伍不断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蒙汉各族人民的革命运动逐渐成为内蒙古革命的中心和主体。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的党组织,从局部的分散的组织,逐步发展成为整体统一的党的领导机构,直至确立对内蒙古革命完全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团结内蒙古地区各种革命力量,逐步形成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包括蒙汉各族各界各阶层、各革命政党、各革命团体的统一战线,成为内蒙古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力量源泉。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与中国国民党、内蒙古人民革命党建立了统一战线,并领导组建了内蒙古农工兵大同盟、工会、农会、牧民会等革命群众团体,发动了内蒙古空前规模的大革命运动。在抗日救亡和抗日战争中,建立反帝大同盟、农民抗日会、牧民抗日会、蒙汉抗日救国会和各种名称的抗日救亡组织和抗日武装,以及与绥远国民党当局联合抗日等,极大地调动了内蒙古各族各界各阶层的抗日力量,保证了内蒙古抗日斗争的发展和最后胜利。在解放战争中,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为主要形式的革命统一战线,卓有成效地把内蒙古各族各界各阶层团结起来,发动自治运动,建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实现了内蒙古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内蒙古建立革命武装,特别是蒙古民族革命武装,是发展内蒙古的革命斗争和夺取内蒙古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组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开展冯玉祥部国民军的工作,进行了武装斗争的可贵尝试。在土地革命时期,也曾多方开展军运工作,试图建立革命武装,特别是对蒙政会保安队工作的开展,取得了重大成果。抗日战争时期,由蒙旗独立旅改编的新编陆军第三师是一支中共发挥重大影响的蒙古民族武装。八路军在大青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组建绥蒙地方革命武装部队。解放战争时期,从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部队以及绥蒙军区部队的建设与发展,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结果。内蒙古革命武装是内蒙古民族解放、民主革命发展和胜利的中坚力量。

内蒙古的革命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和理论;内蒙古革命的胜利对整个中国革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地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党的理论政策在内蒙古的具体实践分不开的。

内蒙古民族问题和蒙古民族的解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十分关注的问题。早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就以民族平等的原则提出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纲领。以此为起点,中国共产党在其纲领、章程和决议中都列入民族问题的内容。并专门作出蒙古问题的决议,发出了一系列对内蒙古工作的指示、决定,对于内蒙古民族问题和革命斗争进行了逐步深入的分析研究。从建党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共产党对于认识国内民族问题和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进行了伟大的探索,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认识并初步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彻底否定了中国历来的特别是民国以来的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政策。这对于发动蒙古等少数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国民党反动派的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进行民族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endprint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各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灭亡的危机,内蒙古即将全面沦陷。中国共产党及时指出蒙汉联合抗日是内蒙古工作的中心。1938年10月,根据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的“团结中华民族(汉满蒙回藏苗瑶夷番等)为统一的力量,共同抗日图存”的民族问题总方针,允许蒙古等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方针的重大转变,是适合中国实际的转变,是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正确选择。紧接着,中国共产党在《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中,制定了蒙古民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统一国家的具体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自治运动,进行了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伟大实践。通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广泛地团结了蒙古民族各阶层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战胜了反动的民族运动,争取了各种民族解放的力量,开展了自卫解放战争和民主改革运动,粉碎了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进攻,建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奠定了实现全内蒙古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开辟了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终于找到了以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民族区域自治成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在建国前建立的内蒙古自治区,无疑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借鉴。

内蒙古地区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在贯彻中央对内蒙古的一系列指示,领导内蒙古革命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为这些政策在全国的推行作了试点、提供了样板,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有关思想和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时积极开展政权建设。大青山的抗日民主政权根据游击战争的特殊环境,建立了高度游击性的“马背政权”。在政权组成人员中,区以上干部大多数是共产党员,有少数国民党人士和进步分子参与政权。以政府名义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以统一战线形式组成政府。抗日民主政权与日本侵略者扶植的伪蒙疆政权相对峙,从各方面公开行使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公开制定、颁发了50多个法令、训令、条例、通令、布告等,并且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蒙古民族工作、争取与瓦解伪军伪政权工作、群众工作、妇女工作和各项民政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绩。抗日民主政权努力实践“三三制”等各种民主形式,使大青山抗日民主政权成为抗战时期中共政权建设的一种新的范式,为中共积累了宝贵的政权建设经验,从而也成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实践来源。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作为全国最早的解放区之一,率先进行了土地改革和牧区民主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内蒙古地方领导人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行了“三不两利”政策,为内蒙古土地改革和牧区民主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同时也为解放后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所借鉴。

内蒙古民族武装的建设和发展,同样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武装的发展树立了典范。中共中央及内蒙古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十分重视蒙古民族武装建设,并将其视为内蒙古革命胜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中央和地方领导就十分重视蒙古民族武装建设。多支蒙古游击队、蒙汉游击队活跃在大青山地区。大青山地区的革命武装积极开展骑兵游击战争,并摸索出一套适合骑兵作战的经验、做法,为以后内蒙古大规模骑兵部队建设积累了经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进一步指出了建立内蒙古地方武装的重要性。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成立后,即着手在各蒙旗建立革命武装。从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军区所属部队、绥蒙军区所属部队,以骑兵为代表的内蒙古地方武装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并为绥远和平解放立下赫赫战功。

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作为最早的解放区之一,从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有力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康红波endprint

猜你喜欢
蒙古抗日武装
抗日小英雄杨杨
爱红妆更爱武装
抗日胜地 多彩阳湾
上淘宝女军迷也能武装自己
陈道明不拍“抗日神剧”
蒙古靴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长满尖刺把自己武装起来
武装起来,让你认不出我!
《同仇敌忾:黄埔将帅浴血抗日记》等5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