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与县级财政问题研究

2016-07-20 14:29刘月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乡级支农财政收入

刘月玲

新农村建设与县级财政问题研究

刘月玲

当前,缓解县级财政问题成为我国改革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实际情况的分析,对我国县级财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缓解我国县级财政的压力,完善县级财政的路径。

新农村建设;县级财政;公共财政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党中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提出了新要求,县级政府是城乡结合部的重要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县级财政困难的主要表现

1.财政收入的质量有待提高,虚增财政收入现象严重

如今,我国的县级财政收入在不断的增加,而且县级收入年增长率在上升,但是财政收入的质量有待提高,而且在层层下达后,出现了财政收入不真实的情况。

2.取消农业税对县级财政

农业税在2006年正式取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的缺陷,特别是在对县级财政支持中,农业是农村主要的经济来源,对县级财政的影响最大。所以,农业税的取消对一些粮食生产大省,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最大,导致县级财政收入规模的缩小。

3.财政支出刚性增长结构发生变化,导致财政收支矛盾的产生

在对县级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规定的过程中,虽然也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但是这些规定还是不能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子,财政权力非常集中,而且县级和乡级政府的权力非常有限,这就导致了县级和乡级财政支出非常困难。

4.县级财政负债问题非常严重,而且基层政府面临着很大的财政风险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县级政府面临着非常大的财政压力,形成了大规模举债的问题。县级政府负债中,负债的类型很多,而且负债的量大,而且还呈现出扩张的形势,负债的倾向严重,并且出现了隐形负债的情况,而且负债直接化情况突出。导致县级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负债问题,导致其财政风险的增加。

二、县级财政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

1.税源不足,县级财政困难

很多西部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而且很多农业主产区的财政收入比较慢,在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潜力就比较小,导致县级和乡级的财政收入不足,很多地区的财政收入长期不能增长,而且农业税的取消导致财政补贴不能落实,导致县级财政困难。

2.增收减支的政策导致县级财政收支存在不平衡性地方的财政支出都是按照中央的政策执行,由于政策的频繁变动,直接导致地方财政增长不稳定,政策性的投入过多,导致人员频繁的调动。

3.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县级财政的困难

我国从1994年开始使用分税制的方式,逐步完善了财政体制的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县级和乡级层面,财政体制的运行并不灵活,他们更多的是凭借政府的政策,上级政府具有行政权和认识控制权,下级政府只是按照规定办事,分税制和财政包干体制产生大量的机会主义。

4.压力型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滞后性

我国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行政体制已经完善,但是体制还是具有压力型特征,我国的行政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是存在滞后性,在行政体制方面存在缺陷。

5.中央和地方职能划分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财政资源分配不均

在城市和乡镇,财政资源存在着分配不均的问题,我国在实行了分税制改革后,财政体制的改革主要是针对中央的财政收入提出,仅仅是完善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但是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地方的财政收入,而且也不能对地方税进行科学的评估,这就导致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的财政收入不足。在分税制改革后,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划分上存在局限性,导致中央的权力过于集中,地方政府实际上具有行使权力的能力,但是这些权力形同虚设,很多职能还是由中央政府承担。农村各类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缺少经济的支持,而且税收来源不足,导致地方政府需要寻求其他的经济帮助,出现了财政严重失衡的问题。我国的财政体制不能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权力进行划分,不能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和支付的问题,导致财政管理上存在问题,在县级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不能完善转移支付的制度,导致很多贫困地区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对国家财政资源的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国家的财政资源不能均匀的分配到地方,而且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

三、新农村建设战略下,县级财政困难问题解决措施

1.加大支农资金的投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的支持,我国三分之二的县级财政主要是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将大量的财力运用到基础设计的建设上还存在不切实际的情况,所以,处理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支持外,县级政府还应该对自己的财政进行适度的调整,从而可以进行三农问题的改善。

应该完善县级财政的预算工作,支农资金应该规定准确的数额,确保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应该大于经常性收入。每年县级财政预算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支农,将预算的30%作为支农的资金。新增土地的出让金应该用于农业土地的开发中。促进县级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且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

2.改进和创新支农方式

(1)整合资金

如今支农资金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在中央、省级政府中,会安排各类支农资金,而且各级部门也会下发支农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由县级政府灵活使用。所以,县级政府应该完善支农资金的使用,县级政府是一类综合性的职能部门,所以,要对支农资金做好整合工作。应该成立支农资金整合小组的方式,使资金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各个部门应该实现资金的统一协调,并且实现互补的工作方式,各个部门应该分工合作,对日常的工作负起责任。县级财政部门要通过对年度规划项目进行分析,将资金集中起来,对项目和资金进行统一的申报工作。

(2)突出重点

在资金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重点问题,支农资金主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应该多投入,并且促进农民增收,可以在一些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上投入资金,使农民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自身的生活状况,实现农村的产业化发展。完善农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技能。在村庄的整体规划上应该投入较多的资金。

(3)完善报账

县级政府应该对扶贫的资金和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进行整合,然后在县级财政报账的基础上,还应该完善退耕还林补助、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在资金的使用上应该强化监管的力度,防止大量的资金被占用。

(4)完善监督

在支农资金的使用中,应该完善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县级财政部门应该发挥监督的职能,防止大量资金的重复投入,要完善项目的管理工作,在项目审批工作上应该不断的完善,县级财政部门要对财政的去向全面的监督,在资金使用之前,要做好调研工作,在资金使用中应该做好跟踪工作,在资金使用后应该总结经验,了解资金的主要去向,确保资金使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

3.确保支农项目的有效实施

现在县级和乡级的资金运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要缓解当前的困难,促进乡级和村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出效果。因此县级财政要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力状况允许的情况,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1)乡村的债务问题

乡级和村级存在着严重的债务问题,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滞后性,对农民的利益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不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所以,县级财政在转移支付资金的过程中,要切实帮助农村进行债务的偿还,通过有效的调查分析,应该做好政策性的分析,县级财政应该承担乡村的债务。

(2)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问题

村干部的经济待遇不高,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村干部的经济待遇有待提高,而且他们平时的工作量非常大,导致村干部的队伍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在村干部的经济待遇问题上应该引起重视,要确保财政的足额安排,不仅仅包括工资,也包括医疗保险和养老金等,其报酬应该对农民的人民收入略高,而且还可以按照公务员的年均工资进行村干部工资的发放工作,表现出色的村干部还可以竞选公务员。

(3)村干部奖励问题

县级财政要留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奖励资金,对那些对农村建设有突出贡献的人进行奖励,对于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两级班子,应该在人民政府批准的情况下,给予奖励。

4.提高支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要及时掌握实际的情况

财政管理人员应该了解支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把握最新的动态,及时的解决农民面临的问题,将资金投入到农民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应该及时的向上级部门申报立项。将乡村干部请向机关,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了解支农资金的使用方式,讨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举措,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采取一些切合实际的方法,促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支农资金的拨付要及时

如果支农资金非常符合要求,应该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对于项目文件中已经规定的内容,提出资金合理的调度方法,运用垫付的方式,确保项目可以顺利的开展。在县级财政部门可以采用问责制的方式,确保办事程序的完善。

四、结语

县级财政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应该逐步完善县级财政问题,促进财政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1]王赜.县级财政部门预算的细化与执行机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15.

[2]李燕凌,彭园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03:56-61.

[3]卢大芳.法定支出下县级财政之困及纾困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6,23:29-33+42.

(作者单位:辽宁省凌源市财政局)

猜你喜欢
乡级支农财政收入
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
乡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探索与实践
县乡级公路路基设计探析
我国财政收入运行持续向好一季度税收同比增长17.3%
乡村振兴亟待支农精神的回归——当代农村籍大学生的“自我救赎”
金融支农创新十大模式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中国财政收入走势图
乡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技术探析
发达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