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小天使的中国梦

2016-07-21 17:41张松
做人与处世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衣服爱心志愿者

张松

有志不在人小,有善不在年高

2016年3月5日,受习近平主席的委托,国家信访局回复了一条短信,表扬一个小志愿者。她就是张嘉淼,今年10岁,是西安市碑林区一所小学的学生。她热衷公益,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先后被评为西安公益小明星、陕西优秀志愿者。

张嘉淼出生于一个爱心公益家庭,父母是熊宁爱心促进会的发起人。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一起做志愿者,扶危济困、帮助别人。虽然家里的条件并不富裕,但一家人舍得为公益投入,几年下来,也花了好几万元。

让张嘉淼影响最深刻的是熊宁,这个美丽的女孩短暂的一生致力于公益。29岁那年,她到青海玉树救灾,不幸遭遇车祸身亡,被誉为“西安最美女孩”。父母接过爱心接力棒,牵头成立了爱心组织,在大灾大难中,他们冲到最前面,远赴青海玉树奉献爱心、救助藏族重病少女。父母的善举深深地影响着张嘉淼,也在她心中种下了公益的种子。

一天,张嘉淼跟父母慰问一所贫困山区的学校。出发前,爱心物资放在地上,还没有装车。人手有限,时间又紧,她咬着牙,跟父母一起将物资搬上车。汗水湿透了衣服,手上起了血泡,可她一点没有抱怨。想到那些贫困的小朋友有了御寒的衣服,冬天不至于那么难熬;有了图书,可以多学到一些知识,再苦再累她也心甘情愿。

她是团队里最小的志愿者,个子不高,干活却很卖力,每次出去又是搬又是抬的。父母很心疼,毕竟只有10岁,叫她少干点。可她昂着头,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父母:“这点苦算什么!”

节假日,只要没有大型的捐助慰问活动,她会跟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一起玩耍,教他们做作业,还用积攒的压岁钱买学习用品送给他们。同学到了假期,会缠着父母逛公园、看电影,她也羡慕,但她才不去呢,那些时间都白白浪费了,没有一点意义和价值。

张嘉淼很节俭,一个书包用了四年没有换,给贫困孩子捐款捐物却很大方。父亲给她买了一件新衣服,是她喜欢的颜色和款式,衣服上面还有一只可爱卡通熊,她很喜欢。隔天,父亲要组织一个慰问贫困学生的活动,需要一些衣服。她二话不说就把新衣服捐了出去,还拿出积攒的压岁钱。父亲一点不惊讶,女儿很善良,为了帮助贫困孩子,不怕“倾家荡产”。

一个14岁的小女孩因车祸住院,家里的积蓄花光了,实在拿不出钱来继续治疗,只能等死。张嘉淼看到这条新闻后,很揪心。正好父母发动募捐,经过QQ群的传播后,很多志愿者主动捐款,张嘉淼也捐出了零花钱。父亲代表志愿者团队将募捐到的1万元及时送至医院,缓解了这个家庭的燃眉之急。想到后续还要不菲的医疗费用,张嘉淼印了传单,来到大街上,请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为了方便联系和捐款,传单后面留有电话和证人,确认事件的真实性。一天下来,她跑了很多地方,脚上起了泡,声音嘶哑。路人看到张嘉淼这么拼,以为他们是亲戚。当知道他们素不相识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2015年7月,张嘉淼获得由阿里公益颁发的“公益小明星”获奖证书。这次活动,她从数百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得到一等奖。2016年2月4日,张嘉淼写了一封信,向习主席汇报了当志愿者的经历、遇到的困难以及想要得到的帮助。为了写好这封信,她几易其稿,写了一千多字。习主席看到信后,还专门委托信访部门回复短信。

身为公益小使者,张嘉淼身体力行,传播正能量,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她说:“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社会才和谐,这就是我的公益梦,中国梦也是倡导和谐,跟我的梦想重合。做好了公益,中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编辑/张金余)

【张嘉淼和她的父母收到国家信访局的来信】

这份写有“国家信访局”字样的信纸上写道——

张嘉淼同学:

你好!你近期致习主席的信收悉。你从小就开始做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被评为西安公益小明星、陕西优秀志愿者,我们由衷地感到高兴!

祝你学习进步,祝你们的爱心团队越办越好!

猜你喜欢
衣服爱心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