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2016-07-26 23:14刘红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产后出血剖宫产

刘红艳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对照组给予子宫腔内纱布塞填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可减少患者的出血量, 改善预后, 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剖宫产;产后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049

剖宫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感, 但术后可引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临床观察表明产后出血是目前导致产妇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临床上十分重视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1]。传统的治疗方式(如子宫按摩、使用宫缩药物等)效果均较为一般。近年来,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该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 价值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5例。排除标准: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②严重肝、肾、心、肺功能损伤;③合并严重内科疾病。观察组患者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8.6±3.4)岁;对照组患者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8.3±3.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子宫腔内纱条填塞术治疗。准备无菌纱布, 从子宫底部开始, 以无菌纱布填入子宫腔内。在填塞时, 从底部开始, 将无菌纱布一端按照由上自下方式进行填塞, 而另一端从阴道上端开始, 由下往上进行填塞。两者均在子宫切口部位进行汇合, 去除多余的部分, 对纱布进行缝合。术后1 d可将纱布从阴道内取出, 并对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实验。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1. 2. 2 观察组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谨慎将患者的子宫托出, 并以双手挤压子宫体, 若发现出血情况改善或停止, 则代表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存在较大的成功性[2]。医师准备可吸收缝合线, 于子宫切口下边右侧中外1/3处进针, 在整体穿刺过程中, 需穿透子宫。于子宫上部切口出针, 并进行褥式缝合。于子宫下段切开水平位置自右向左方式进针, 需贯穿子宫全层, 并在相互对应的子宫左侧出针。后再次挤压子宫, 对可吸收缝线进行打结处理, 若无出血情况, 表示手术成功, 并进行缝合。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1.1±7.8)min, 术中出血量为(592.7±88.6)ml;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9.3±4.9)min, 术中出血量为(719.8±46.2)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16、9.995, P<0.05)。

2. 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其中观察组出现继发性贫血 1例、痛经1例、产褥感染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2%(3/25);对照组出现继发性贫血2例、痛经3例、产褥感染2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28%(7/2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5, P<0.05)。

3 讨论

因惧怕自然分娩疼痛及妊娠合并症等原因, 导致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但剖宫产术后易引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严重时甚至可导致产妇死亡。临床上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 包括宫缩无力、软产道损伤及胎盘滞留等, 宫缩无力是最主要的原因[3]。临床上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治疗技术不断提升, 在本次调查中, 重点分析了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

在传统的治疗过程中, 临床上主要以促进宫缩的药物、宫缩内填充无菌纱布等方式治疗, 部分严重者甚至还需切除子宫, 对患者后期生理及心理造成了不可评估的伤害。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等临床特点,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借助缝合线的捆扎外力而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 进而缩小宫腔, 关闭分支小动脉, 减少血液灌注量, 促进血小板凝聚, 最终达到止血目的[4, 5]。

观察组患者有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明以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应用效果显著, 可积极改善患者预后, 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 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魏媛媛.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医学信息, 2014(5):248.

[2] 叶丽.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3, 23(3):1159.

[3] 韩秀荣.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3):262-263.

[4] 沈宇芳, 张小月.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30):84.

[5] 王胜茂.子宫背带式缝合手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3):81-82.

[收稿日期:2016-01-14]

猜你喜欢
产后出血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
剖宫产指征1603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