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去氧胆酸在肝胆相关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2016-07-26 23:55孙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流性食管炎淤积

孙红梅

【摘要】 目的 探讨熊去氧胆酸在肝胆相关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6例肝胆相关性疾病患者中有45例慢性胆囊炎患者, 分为A组(21例)给予熊去氧胆酸, B组(24例)给予消炎利胆片;31例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 分为A组(15例)熊去氧胆酸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 B组(16例)单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19例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 分为A组(10例)单用熊去氧胆酸, B组(9例)用甘草酸铵注射液联合其他抗过敏药治疗, 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后患者1例用熊去氧胆酸治疗8年, 另外1例未做任何治疗;1例肝囊肿患者用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阿嗪咪特肠溶片治疗;10例脂肪肝患者, 分为A组(5例)给予熊去氧胆酸, B组(5例)给予辛伐他汀片治疗。观察治疗相应时间后患者症状消失及缓解情况和实验室检查及B超复查情况。结果 治疗后慢性胆囊炎有效率A组(81%)高于B组(54%);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有效率A组(87%)高于B组(0);肝内胆汁淤积症有效率A组(80%)高于B组(11%);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产后用熊去氧胆酸治疗亦取得明显疗效;脂肪肝有效率A组(100%)高于B组(40%)。各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熊去氧胆酸或联合他药在治疗肝胆相关性疾病中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熊去氧胆酸;肝胆相关性疾病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04

肝胆相关性疾病累及器官组织较多, 临床症状复杂, 易漏诊误治。现选择本院门诊 106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2007年3月~2015年12月诊治肝胆相关性疾病患者106 例, 年龄13~70岁。其中拟诊为慢性胆囊炎(包括胆结石患者2例)45例, 胆汁反流性食管炎31例, 肝内胆汁淤积症19例, 肝囊肿1例, 脂肪肝10例。

1. 2 诊断方法 ①45例患者在饱餐油腻后, 右上腹疼痛, 伴恶心欲吐, 5例患者以恶心呕吐、慢性腹泻等症状为主诉, 体格检查右上腹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压痛, Murphy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的白细胞升高, B超示胆囊不同程度的增大及胆囊壁增厚毛糙, 2例患者胆囊内可见多枚细小结石光点等。B超均排除肝脏及胰腺肾脏疾病所致右上腹痛。拟诊慢性胆囊炎。②31例患者均以口苦为主诉, 伴有少量饮食后上腹部即可出现饱胀不适感,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内镜查食管下段炎症明显, 且可见胃内胆汁反流。拟诊为胆汁反流性食管炎。③19例患者均以皮肤瘙痒为主诉, 皮肤未见明显的皮疹, 但可见抓痕, 以四肢伸侧多见, 除1例出现黄疸, 食欲不佳外, 其余无明显症状和体征, 2例妊娠期伴皮肤瘙痒, 孕8个月死胎1例, 正常生产1例。体格检查除1例黄疸外其余未见明显异常, 实验室检查谷氨酰胺转移酶均轻度升高, 胆红素、胆汁酸及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碱性磷酸酶除黄疸、妊娠患者升高外, 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排除各型肝炎。B超检查所有患者肝脏大小正常, 实质回声不均匀, 肝光点增粗, 门静脉正常, 1例妊娠期死胎患者产后除上述症状外B超脾脏稍肿大。拟诊肝内胆汁淤积症。④1例患者以口苦、胃部不适为主诉, 纳差, 大便稀溏, 尿黄, 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B超检查肝内多发性囊肿, 胆囊息肉, 胆囊壁毛糙。实验室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拟诊肝囊肿。⑤10例患者体检时B超显示中、重度脂肪肝, 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不同程度的升高。拟诊脂肪肝。

1. 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适当的生活干预。①慢性胆囊炎患者中A组(21例)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250 mg/次, 3次/d, B组(24例)患者单用中成药消炎利胆片治疗, 5~6片/次, 3次/d。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②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A组(15例)熊去氧胆酸250 mg, 3次/d, 联合奥美拉唑治疗, 20 mg/次, 2次/d;B组(16例)单用奥美拉唑20 mg, 2次/d。疗程2周。③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中A组(10例)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250 mg/次, 3次/d, B组(9例)单纯瘙痒患者用甘草酸铵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及相关抗过敏药联合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疗效。1例妊娠8个月死胎的患者2年后因口苦, 查B超示肝光点增粗, 脾脏肿大, 后用熊去氧胆酸治疗8年, 另外1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产后因无明显不适, 不愿做任何治疗。④肝囊肿1例患者十余年均按普通胃病治疗, 来本院门诊后改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250 mg/次, 2~3次/d, 疗程6个月, 联合复方阿嗪咪特肠溶片2片/次, 3次/d, 疗程为1周。⑤脂肪肝患者中A组5例单用熊去氧胆酸治疗, 250 mg, 3次/d,

B组5例单用辛伐他汀每晚20 mg治疗。疗程6个月, 评价疗效。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有效:患者症状消失或减轻, 实验室及B超检查恢复正常后减轻;无效:患者症状稍微减轻, 各相关检查无明显变化。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慢性胆囊炎患者A组有效17例(81%), 无效4例(19%);B组有效13例(54%), 无效11例(46%),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到其中2例泥沙样结石患者服用熊去氧胆酸1个月后除胆囊炎症状消失外, B超显示泥沙样结石较治疗前减少。胆汁反流性食管炎患者A组有效13例(87%), 无效2例(13%), B组均无效,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A组有效8例(80%), 无效2例(20%), B组有效1例(11%), 无效8例(89%)。其中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患者生产后其中1例长期服用熊去氧胆酸, 8年后实验室检查肝脏B超示肝脏无异常, 脾脏正常;另外1例产后未服用任何药物治疗, 随访肝脏B超示肝硬化, 脾脏增大。1例肝囊肿患者熊去氧胆酸治疗后所有症状悉除外, B超检查囊肿较治疗前缩小。脂肪肝患者A组5例有效(100%), B组有效2例(40%), 无效3例(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应用熊去氧胆酸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熊去氧胆酸是鹅去氧胆酸的7c位羟基反向异构体, 其治疗慢性胆囊炎机制主要为降低胆盐的毒性, 降低血清中鹅去氧胆酸水平, 减轻胆汁酸瘀积, 使胆汁分泌磷脂增加, 有利胆作用;促进胆囊收缩, 松驰括约肌, 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加强利胆作用。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 主要是由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酸性胃液和胆汁)反流至食管, 引起食管黏膜炎症、 糜烂、溃疡所致。本组患者均由胆汁反流引起, 故治疗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质子磊抑制泵(PPI制剂)取得很好疗效。有报道熊去氧胆酸是为数不多治疗胆汁反流的药物, 能明显降低胆汁酸盐的比例, 进而使熊去氧胆酸成为主要成分, 对人体基本无害[1]。用PPI制剂减少胃酸分泌而减少反流量, 提高食管内pH值使结合胆酸不能损伤食管黏膜, 又可以通过熊去氧胆酸减少胆酸对食管黏膜的损害[2]。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其病因未明, 但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有关, 病理上表现为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最终导致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门脉高压症[3]。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 就诊症状多表现为乏力及瘙痒, 在基层医院以瘙痒症状就诊的患者易被误诊、漏诊为一般皮肤病, 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熊去氧胆酸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惟一用于治疗PBC的一线药物, 以13~15 mg/(kg·d)的剂量长期应用可有效改善 PBC患者的生物化学指标, 阻止或延缓PBC早期患者的组织学进展[4]。本组妊娠期患该病的患者产后2年始用该药取得的疗效亦显示一旦拟诊及时治疗, 即有效和延缓病情进展。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复杂, 临床尚缺乏针对脂肪性肝炎治疗的特效药物。相关学者应用UDCA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合并高脂血症的脂肪肝患者证实, 联合用药较单用辛伐他汀能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症状及恢复肝功能、血脂指标, 是临床治疗脂肪肝合并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药物配伍[5]。本组病例也显示应用UDCA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 熊去氧胆酸或联合他药在治疗肝胆相关性疾病中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华夫, 刘元元, 郭海燕, 等. 优思弗治疗慢性胆囊炎100例临床观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8(2):350-351.

[2] 沈杰, 孟庆贺, 严波. 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和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 14(2): 166-167.

[3] 林三仁. 消化内科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4:370-374.

[4] 黄国进, 祝卫东, 陆志平.早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治探讨.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2, 15(4):356-357.

[5] 邓卓军, 王亚东, 申川.熊去氧胆酸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河北医药, 2014(22):3456-3457.

[收稿日期:2016-02-22]

猜你喜欢
流性食管炎淤积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预防乳汁淤积,如何从前期做好养护?
预防乳汁淤积,如何从前期做好养护?
倒运海水道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水库坝前淤积高程确定的探讨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