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儿童感冒发热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26 00:30李智永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李智永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儿童感冒发热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感冒发热患儿 14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 70例。对照组给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 治疗组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流涕症状患儿平均恢复时间 (2.6±0.2)d, 咳痰症状平均恢复时间 (2.4±0.1)d, 咽痛症状平均恢复时间(2.6±0.2)d。治疗组流涕症状平均恢复时间 (2.3±0.2)d, 咳痰症状平均恢复时间(2.1±0.1)d, 咽痛症状平均恢复时间(2.3±0.3)d;

治疗组的发热、流涕、咳痰、咽痛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85.7%,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儿童感冒发热, 可有效缓解症状,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感冒发热;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39

小儿感冒是常见病症, 发病率高,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喷嚏、咽部刺激等[1], 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范畴, 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作者使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儿童感冒发热疾病 7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 2014年 3月~2015年 6月收治的门诊感冒发热患儿 140例, 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与疗效标准》和西医诊断标准, 患儿病程均≤3 d。以家属知晓并自愿为前提,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70例。治疗组中, 男39例, 女31例, 年龄0.5~5.0岁, 平均年龄(3.6±1.2)岁, 体温 38.1~40.1℃, 平均体温 (39.0±0.4)℃;对照组中, 男 38例,

女 32例, 年龄 0.6~5.2岁, 平均年龄 (3.5±1.3)岁, 体温38.3~

40.2℃, 平均体温 (39.2±0.4)℃。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温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服用小儿氨酚烷胺颗粒, 1~2岁儿童,

0.5包/次;2~5岁, 1包 /次;5~12岁, 1~2包 /次;2次/d。温开水冲服, 疗程 3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葵花药业集团 (襄阳)隆中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50716], 本品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功效。缓解发热、头身痛、流涕、口渴、咽红、溲黄、便干等症状。<1岁儿童, 0.5包 /次;1~3岁, 1包 /次;4~6岁, 1.5包/次;4次/d。温开水冲服, 疗程3 d。两组均以 3 d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 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在治疗后的 2 d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儿在治疗后的 2 d后体温还有轻微偏高, 临床症状有好转;无效:用药后 2 d, 体温未下降, 临床症状未减轻。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总例数 ×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平均体温(39.2±0.4)℃, 治疗1、2、3 h后的平均体温分别为 (38.7±0.3)、(37.9±0.4)、(37.2±0.3)℃。治疗组治疗前平均体温(39.0±

0.4)℃, 治疗1、2、3 h后的平均体温分别为(38.2±0.3)、(37.5±

0.3)、(36.8±0.3)℃;对照组中有流涕症状的患儿43例, 平均恢复时间 (2.6±0.2)d, 咳痰症状的患儿 23例, 平均恢复时间 (2.4±0.1)d, 咽痛症状的患儿 58例, 平均恢复时间(2.6±0.2)d。治疗组中有流涕症状的患儿 42例, 平均恢复时间 (2.3±0.2)d, 咳痰症状的患儿 24例, 平均恢复时间(2.1±0.1)d, 咽痛症状的患儿 57例, 平均恢复时间(2.3±0.3)d;治疗组的发热、流涕、咳痰、咽痛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2. 2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39例, 有效21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率为85.7%;治疗组显效42例, 有效25例, 无效 3例, 总有效率为95.7%。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感冒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疾病, 多由外感热邪引起, 主要侵犯鼻、鼻咽部和咽部, 临床上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 >90%均为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2]。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属于中药制剂, 其主要成分为柴胡、葛根、桂枝、浮萍、黄芩、白芍、蝉蜕, 柴胡有清虚热之功效,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葛根药性辛凉, 可解肌发表;桂枝具有温经通脉、发汗解肌的作用;浮萍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柴胡加以黄芩可清表里之热, 桂枝配以白芍, 具有发汗解表、营卫之功效;蝉蜕具有散风除热、利咽、解痉之功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为复方制剂, 每包含对乙酰氨基酚 0.1 g, 盐酸金刚烷胺 0.04 g, 人工牛黄 4 mg, 咖啡因 6 mg, 马来酸氯苯那敏 0.8 mg, 辅料为蔗糖。对乙酰氨基酚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 解热镇痛;盐酸金刚烷胺可抑制病毒繁殖;咖啡因可加强解热镇痛的功效, 减轻嗜睡、头晕等中枢抑制作用;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之功效;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过敏药物, 缓解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3]。西药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具有抵抗流感病毒的优势疗效, 中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能有效治疗感冒发热, 减少发热反复症状, 二者联合使用, 对感冒引起的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头痛、咽痛等综合症状有明显疗效。

综上所述,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联合小儿氨酚烷胺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引起的感冒综合征效果明显,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范丽波. 小儿柴桂退热口服液治疗感冒50例.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15):187-188.

[2] 甘雨新, 张怡.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儿童外感发热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与临床, 2011, 2(5):51-52.

[3] 吴赛君. 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 河南中医, 2015, 35(5):1165-1167.

[收稿日期:2016-03-21]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效果研究
黄葵胶囊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