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干预及其价值探讨

2016-07-26 00:59王俊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关键词:应用价值糖尿病

王俊英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教育干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4例糖尿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集体化教育, 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教育后空腹血糖(6.42±1.28)mmol/L, 餐后 2 h血糖为 (8.10±1.1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4±1.30)mmol/L和(11.02±2.85)mmol/L。观察组饮食管理 (5.90±1.23)分, 运动管理 (5.98±1.70)分, 足部护理 (5.88±1.57)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4.50±1.68)分, (4.62±2.55)分, (4.93±2.73)分(P<0.05)。结论 个体化教育干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个体化教育干预;糖尿病;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73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慢性疾病, 患者需长期不间断治疗。如果血糖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则肾、心、眼等器官会受到损害, 导致并发症的发生[1]。近年来, 有关糖尿病治疗的研究在不断增多, 其中, 糖尿病教育作为一种干预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它的防治糖尿病的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院为探讨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教育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特选取了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专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7例。观察组男25例, 女22例;年龄39-70岁, 平均年龄(52.13±5.96)岁;住院时间10~22 d, 平均时间(11.64±3.45)d。对照组男23例, 女24例;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1.89±6.70)岁;住院时间9~22 d, 平均时间(11.75±3.42)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集体化教育:将糖尿病患者集中起来, 每周六 8:30~11:00开展糖尿病知识讲座, 讲解内容主要包括:①糖尿病的病机、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方式等;②糖尿病并发症的常规护理方式、血糖监测方法、有氧运动方法;③糖尿病患者的饮食;④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教育干预:成立糖尿病指导中心, 由主管护师来担任授课教师;安排患者到指导中心来接受一对一的个体化指导, 直至患者完全掌握。授课30 min/次。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 包括概念、症状、诊断、治疗、预防等[2]。期间对患者进行考查, 找出患者的知识盲区, 并及时予以补充说明。②全面评估患者的体重、身高、并发症、运动强度等方面情况, 并以此为依据, 给患者制定个体化食谱;同时教会患者使用食品交换份法对饮食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③对患者的血糖、并发症、年龄等情况进行评估, 以此为依据, 同时考虑患者的个人喜好, 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有氧运动方案[3]。至少运动3次/周, 1 h/次, 保证运动强度适中。④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并给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机制、用法及副作用等相关知识。⑤向患者说明血糖监测的意义及方法, 并督促患者培养每日进行自我监测的好习惯;指导患者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比如做好足部护理以预防糖尿病足[4]。每次授课结束后留下10 min 供患者提问以及授课教师作解答。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糖尿病教育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 (SDSCA)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教育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教育前空腹血糖为(10.44±1.53)mmol/L, 餐后 2 h血糖为 (16.37±2.40)mmol/L;

教育后空腹血糖为 (6.42±1.28)mmol/L, 餐后 2 h血糖为 (8.10± 1.12)mmol/L。对照组教育前空腹血糖为 (10.37±1.49)mmol/L,

餐后2 h血糖为(16.55±2.51)mmol/L;教育后空腹血糖为 (7.24± 1.30)mmol/L, 餐后2 h血糖为 (11.02±2.85)mmol/L。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 2 两组教育后患者SDSCA评分 观察组饮食管理 (5.90±1.23)分, 运动管理 (5.98±1.70)分, 足部护理 (5.88±1.57)分。对照组饮食管理 (4.50±1.68)分, 运动管理 (4.62±2.55)分, 足部护理 (4.93±2.73)分。观察组教育后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的个体化教育是一项护理干预措施, 个体化教育的实施能够对糖尿病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次研究将个体化教育与传统的集体化教育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采用个体化教育的糖尿病患者其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采用集体化教育的患者, 并且自我管理能力更高。个体化教育是一种健康教育方式, 强调教育过程中教与学的“一对一”与互动性, 重视患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在个体化教育模式中, 患者的个人情况被纳入护理人员的考量范围, 并在护理工作中得到具体的体现。如在护理工作中,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方案的制定参考了患者的个人生理指标, 因此显得更为科学合理。在个体化教育的影响下, 糖尿病患者能够对糖尿病有更多的了解, 因而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以及自我管理, 所以血糖水平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

综上所述, 个体化教育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灿.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实施个体化教育的自我管理水平影响研究. 糖尿病新世界, 2015, 22(6):159-160.

[2] 欧青, 袁丽, 古艳. 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处方对门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华西医学, 2015, 34(9):1711-1712.

[3] 胡艳, 巫海娣, 戴静, 等. 住院个体化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14, 35(2):379-380.

[4] 富志南, 魏广成, 马合金, 等. 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25):99-100.

[收稿日期:2016-02-25]

猜你喜欢
应用价值糖尿病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论Ⅱ型糖尿病的形成与调治
跟踪导练(一)(5)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
Ending teen smoking
视力改变与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