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用于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临床观察

2016-07-26 01:16吴燕玲李国伟周杏林业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7期

吴燕玲 李国伟 周杏 林业辉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脑瘫患儿, 随机分成A组和B组, 各30例。B组采用综合康复疗法, A组采用综合康复联合神经节苷脂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儿各项发育指标评分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用于治疗小儿脑瘫较单纯采用综合康复疗法疗效明显提高, 应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综合康复疗法;神经节苷脂;小儿脑性瘫痪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7.191

小儿脑瘫是0~12岁儿童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综合征, 原发病灶在脑组织, 但最常累及四肢。脑瘫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 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育持续性障碍综合征, 它导致活动受限。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及行为障碍, 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目前临床中对于脑瘫患儿的治疗一般采用对症疗法, 即给予营养神经药物, 恢复改善部分脑神经功能, 可缓解或减轻患儿的症状。同时有研究学者发现, 在治疗的同期内对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和功能锻炼可提高治疗水平。本院为了进一步研究综合康复治疗结合神经营养药物用于脑瘫患儿的临床效果, 开展此临床试验。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2014年1~12月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 其中痉挛型48例, 不随意运动型2例, 共济失调型3例, 肌张力低下型4例, 混合型3例。排除其他干扰因素后进行以下实验。随机分成A组和B组, 各30例。A组男13例, 平均年龄(2.6±0.5)岁, 女17例, 平均年龄(2.2±0.3)岁;

B组男16例, 平均年龄(2.4±0.5)岁, 女14例, 平均年龄(2.4±0.7)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B组患儿入院治疗后采取综合康复疗法, 对患儿进行运动训练、感觉训练和语言训练。30 min/次, 2次/d, 培训周期为6周。A组采用综合康复(与B组相同)联合神经节苷脂疗法, 采用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申捷,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将40 mg申捷加入0.9%100 ml氯化钠溶液中, 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6周。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运用盖泽尔发育量表对总发育进行评价, 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适应行为及个人-社交行为5个方面。以70分为界, <70分为低常;70~90分为一般;91~110分为正常;111~130分为良好;131~150分为优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儿各项发育指标评分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 民间常称之为脑瘫。小儿脑瘫好发时间为胎儿娩出后1个月, 该时期婴儿脑功能尚未发育完全, 大脑受到损伤会导致脑功能下降, 以致于婴儿在未来的日子中出现以肢体运动协调障碍为主的神经功能病变。据相关文献报道, 近年来全国多家各大医院儿科科室接诊的脑瘫患儿数量日益增多, 研究人员推测脑瘫的原因包括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早期因素, 其增多包括孕期生活方式不健康, 更多一部分是医疗水平提高, 早产特别是极早产儿出生的存活率升高引起。综合康复治疗是针对患儿不灵活的肢体进行有针对性、有意义的功能锻炼, 旨在配合药物治疗尽早达到或提高治疗的效果。本院开展的综合康复治疗包括物理疗法, 让患儿的手、脚进行粗大运动、精细运动以及相互平衡和协调的训练;还可让患儿在治疗室的地面爬行、有目的对物体进行指认、训练上肢抓物、持物功能等;此外, 物理疗法也可促进神经的恢复, 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在康复治疗的阶段中, 体育疗法对患儿的疗效最明显[1]。患儿需从0岁开始积极治疗, 研究发现物理疗法对抑制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及促进主动运动发育具有很大作用。虽然理论上, 应用综合康复治疗可提高脑瘫患儿的疗效, 但实际上效果并不明显, 故必须联合改善神经药物[2]。

神经节苷脂是一种糖脂类物质, 最先在泰-萨氏病(Tay-sachs病)患儿的脑中发现, 这种糖脂在脑灰白质中的含量很高, 故命名为神经节苷脂。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中报道[3], 神经节苷脂对脑神经的再生有重要作用。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神经节苷脂一般从猪脑中提取后制成, 其治疗脑瘫的药理机制在于神经节苷脂作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一, 进入人体后会以特殊的方式与神经细胞膜结合, 激活膜酶的活性来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此外, 还可稳定细胞膜, 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进一步损伤[4]。

本研究结果显示, A组患儿各项发育指标评分均优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较单独康复疗法更能提高脑瘫患儿疗效。

综上所述, 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神经节苷脂用于治疗小儿脑瘫较单纯采用综合康复疗法疗效明显提高, 应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温剑武.综合康复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8):68-69.

[2] 戚拥军, 赵晓忠, 高娜.综合康复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7):1003-1004.

[3] 宋静, 许秀金, 邹耀明.综合康复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36(6):844-845.

[4] 李哲, 王和强, 刘兵.临床路径在神经节苷酯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瘫患儿的效果观察.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4, 37(6):593-596.

[收稿日期:201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