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6-07-26 21:53荀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治疗

荀培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8例晚期结肠癌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组1(30例)和组2(28例), 组1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组2采用卡培他滨治疗, 记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组1患者病情缓解有效率为36.67%, 疾病控制率为80.00%, 高于组2的25.00%和57.1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1的生存时间为(11.3±4.4)个月, 1年生存率为70.0%, 2年生存率为30.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2%, 组2的生存时间为(7.5±2.3)个月, 1年生存率为50.0%, 2年生存率为10.7%,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两组生存时间、生存率、不良反应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方法相较于单一的卡培他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可以提高疾病控制率, 延长生存时间, 还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00

结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且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在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 占据消化道肿瘤的第三位。随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结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为了研究结肠癌尤其是晚期结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对近年收治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外科门诊接收的晚期结肠癌患者58例, 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1.0±6.3)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组1(30例)和组2(28例)。

1. 2 方法 组1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21 d为1个周期, 治疗3个周期, 在1个周期内, 前2周每2天口服1次卡培他滨1000 mg/m2, 在第1天静脉滴注奥沙利铂130 mg/m2;组2只采用卡培他滨治疗, 21 d为1个周期, 前2周每2天口服1次卡培他滨1000 mg/m2。对治疗的58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 记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

1. 3 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患者按照WHO疗效判断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肿瘤完全消失;部分缓解:肿瘤缩小≥50%;病情稳定:肿瘤缩小<50%或增大<25%, 且无新病灶出现;肿瘤增大:肿瘤增大≥25%或出现新病灶。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1患者病情缓解有效率为36.67%, 疾病控制率为80.00%, 高于组2的25.00%和57.1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生存时间比较 组1患者平均生存时间长于组2;1年生存率为70.0%, 2年生存率为30.0%高于组2的50.0%和10.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组2出现不良反应8例, 组1出现不良反应5例, 组2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组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

组别 例数 不良反应例数 不良反应发生率

组1 30 5 8.62a

组2 28 8 13.79

注:与组2比较, aP<0.05

3 讨论

结肠癌发病率极高, 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相关因素如下:饮食习惯, 经常吃高脂、高蛋白与低膳食纤维的食物可能会诱发结肠癌;遗传易感性, 如家族性肠息肉病被公认为癌前期疾病;大肠慢性疾病, 局部腺癌、慢性溃肠性炎性病变、血吸虫病变芽肿等的病变会形成结肠癌;其他因素(如经常久坐或缺乏适度的体力活动)均会诱发结肠癌。结肠癌的治疗方法有结肠癌根治术和姑息性手术的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性治疗和中医药治疗[2]。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之后开发的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 作用机制与其他铂类化合物一样, 通过与DNA反应形成铂链加合物产生细胞毒作用和抗肿瘤活性, 从而抑制DNA的合成与修复, 最终导致细胞死亡[3]。奥沙利铂的作用特点:奥沙利铂其与DNA形成的复合体较由顺铂和卡铂产生的复合体具更强的抑制DNA合成能力和细胞毒副作用, 奥沙利铂与DNA结合的速率比顺铂快10倍, 仅需15 min;奥沙利铂具有与顺铂不同的广谱肿瘤性, 与顺铂和卡铂无交耐性, 对多种人肿瘤克隆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4], 也对多种常规化疗药物耐性的克隆有理想的作用, 推测其机理可能与奥沙利铂所独有的二氨基环己烷基团避开了顺铂的某些耐药机制(如错配修复缺陷和旁路复制机制)有关;奥沙利铂与大多数药物一样具有附加或协同细胞毒作用, 但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对于患者来说, 几乎无肾毒性、耳毒性和心脏毒性, 不会增加治疗方案中的血液毒性。奥沙利铂应在具有抗癌化疗经验的医师的监督下使用, 特别是与具有潜在性神经毒性的药物联合用药时, 应严密监测其神经学安全性。为了减低神经毒性, 患者可服用维生素B1、B6和烟酰胺等[5]。

卡培他滨是新一代的口服氟嘧啶类复合物, 以原型通过胃肠道黏膜, 在肿瘤细胞内经胸腺嘧啶磷酸化酶催化转变为5-氟尿嘧啶。由于肿瘤组织中的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活性高于正常组织, 从而使药物在肿瘤部位有更高活性。卡培他滨的作用特点:卡培他滨具有靶向选择性, 卡培他滨通过三步酶联反应在肿瘤细胞内激活形成5-氟尿嘧啶, 能更精准的杀灭肿瘤细胞;卡培他滨具有高效性, 活性产物5-氟尿嘧啶在肿瘤组织富集, 能更有效的杀伤肿瘤细胞, 有效降低血液和正常组织的5-氟尿嘧啶浓度;卡培他滨还具有低毒性, 卡培他滨本身无毒性, 其中间产物低毒, 正常剂量下对人体无副作用。卡培他滨可与放疗联合进行治疗, 因为放疗可上调TP酶活性, 放疗与卡培他滨联合应用可协同增效, 另外, 放疗联合卡培他滨不良反应更低, 患者更容易耐受。奥沙利铂及卡培他滨均有神经毒性, 且具有可逆性, 但仍应对这一毒性引起重视, 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6]。

本研究中, 组 1患者病情缓解有效率为 36.67%, 疾病控制率为 80.00%, 高于组 2的 25.00%和 57.1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时间、生存率、不良反应率比较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方法相较于单一的卡培他滨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比于单一的卡培他滨治疗更有效, 可以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率, 也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病痛。

参考文献

[1] 王静, 谷华伟, 洪永贵.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肠癌65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9):34-36.

[2] 宋学坤, 谢敬东.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肠癌104例临床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11):136-137.

[3] 房智慧, 马会芳, 张凯, 等.贝伐单抗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23):3928-3930.

[4] 陈芬, 江千秋, 焦兰, 等. DC-CIK联合化疗加靶向治疗对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现代肿瘤医学, 2015, 23(12):1686-1690.

[5] 陈文海, 田逸, 师彦敏,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11):1172-1174.

[6] 易旻庐.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中老年晚期结肠癌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27):79.

[收稿日期:2015-12-21]

猜你喜欢
卡培他滨奥沙利铂联合治疗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对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价值分析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疗效观察
晚期胃癌患者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