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07-26 22:40牛晶丽王敬祥何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关键词:白血病

牛晶丽 王敬祥 何晖

【摘要】 目的 分析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相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 对其化疗前相关指标及化疗时所使用止吐药物进行分析。结果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年龄、性别、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及止吐药有关。结论 在化疗前可通过评估患者一般情况选择合适止吐药或对易发生恶心呕吐患者加强止吐药物的使用, 尽可能减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机会, 提高对于化疗的耐受性, 增加化疗成功机会。

【关键词】 白血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止吐药;谷氨酰转移酶;性别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45

恶心呕吐是血液系统恶性病患者在化疗过程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 反复持续的恶心呕吐不仅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 还可降低患者化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从而有可能中断治疗[2, 3]。作者对患者化疗前相关指标如年龄、性别、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以及化疗中应用止吐药如格拉司琼、昂丹司琼、托烷司琼等指标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2月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本钢总医院、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200例, 男119例, 女81例, 年龄15~88岁, 平均年龄(56.0±10.7)岁。米托蒽醌+阿糖胞苷(MA)方案化疗21例, 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方案化疗103例, 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门冬酰胺酶)[VDP(L)]方案化疗76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检查确诊, 确定无化疗禁忌证。患者预期生存期3个月, 一般状况良好, 预计可耐受1个周期的化疗, 化疗前Karnofsky(KPS)评分>70分。

1. 2 方法

1. 2. 1 止吐方案 给予患者盐酸格拉司琼注射液(齐都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3 mg/支)3 mg, 静脉滴注, 1次/d, 于化疗前15 min给药, 昂丹司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4 mg/支)

8 mg, 静脉注射, 于每个化疗药物治疗前15 min给药, 托烷司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规格:5 mg/支)5 mg, 静脉滴注, 1次/d,

于化疗前15 min给药。

1. 2. 2 化疗方案 ①DA(3+7):柔红霉素(DNR)45 mg/(m2·d), 连续治疗3 d;阿糖胞苷(Ara-C)100 mg/(m2·d), 连续治疗7 d。②MA(3+7):米托蒽醌(Mit)8~12 mg/(m2·d), 连续治疗3 d;Ara-C 100 mg/(m2·d), 连续治疗7 d。③VDP(L):长春新碱(VCR) 1.4 mg/(m2·d), 第 1、8、15、22 天;DNR 45 mg/(m2·d), 第1~3天, 第15~17天;泼尼松(PED)40~60 mg/(m2·d), 第1~28天[L(门冬酰胺酶)10000 IU/次, 第21天。]。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单因素分析:①年龄:<60岁的132例患者中有42例发生呕吐, >60岁的68例患者中有25例出现呕吐,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3, P=0.528>0.05);②性别:男119例中33例出现恶心症状, 女81例中34例发生恶心症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 P<0.05);③谷氨酰转移酶:谷氨酰转移酶水平<58 U/L的133例患者中有36例出现恶心症状, 谷氨酰转移酶水平>58 U/L的67例患者中有31例发生恶心症状,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4, P<0.05);④白蛋白:白蛋白水平<35 g/L的41例患者中9例发生恶心症状;35~55 g/L的159例患者中有58例患者出现恶心症状,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8, P=0.096>0.05);⑤止吐药:应用昂丹司琼的112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呕吐, 应用格拉司琼的40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呕吐, 应用托烷司琼的38例患者中有24例出现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3, P<0.01)。

3 讨论

临床认为, 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刺激肠壁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5-HT3)[4], 5-HT3经迷走神经传至化学感受触发带(CTZ), 再激活呕吐中枢引起呕吐[5];这些代谢产物还可经血液刺激位于延髓网状组织和CTZ内的巴胺受体、5-HT3受体引起呕吐[6]。具有选择性的第二代5-HT3受体拮抗剂, 与5-HT3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比其他受体拮抗剂强100倍。其中格拉司琼与5-HT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最高, 因而可较好地控制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通过对年龄、性别、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止吐药物等因素进行研究, 发现性别等与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有关, 男性比女性在化疗后更容易发生恶心呕吐[7-9]。

本研究发现, 在化疗前可通过评估患者一般情况选择合适止吐药或对易于发生恶心呕吐患者加强止吐药物的使用, 尽可能减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机会, 提高对于化疗的耐受性, 增加化疗成功机会。

参考文献

[1] 张海苗, 张静平, 彭芳, 等.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34):3906-3908.

[2] 胡小山, 宫立众, 岑坚, 等. HA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及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分析. 白血病·淋巴瘤, 2013, 22(4):226-229.

[3] 陈荣侠, 郑乃利. 初治白血病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6):61-62.

[4] 赵立云. CAG/HAG方案联合中药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1(7):782-785.

[5] 沈向梅, 房欣娟, 李玲, 等.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观察. 白血病·淋巴瘤, 2011, 20(5):309-310.

[6] 赵冰冰, 熊红, 赵夏, 等. 强化化疗方案治疗成年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非特指型)的疗效分析.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4, 37(4):293-298.

[7] 汪洋, 张华年, 陈渝军, 等. SLCO1B1 521T>C基因变异与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中严重不良反应的关系.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5, 30(3):184-188.

[8] 顾敏, 李爽, 郝良纯, 等.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6):566-569.

[9] 赵诚, 王正滨, 周岩冰, 等. 颈过伸体位引起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与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综合征相关性分析// 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2014:606-608.

[收稿日期:2015-12-31]

猜你喜欢
白血病
教你看懂白血病检查化验单
白血病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反复感冒、浑身乏力、鼻出血,当心白血病来“敲门”
白血病,你给我站住!
儿童白血病没法治愈?这是误解
白血病病人能否生育
阅读理解Ⅰ
白血病·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