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育妇女分娩计划的初步探索

2016-07-26 23:31耿琳华陈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6期

耿琳华 陈兰

【摘要】 分娩计划是实现妇女知情选择的基本策略, 但在国内仍处于探索阶段。本研究主要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120例生育妇女对分娩计划的观点, 发现产妇的教育程度及生育经验影响对分娩计划的需要;由于产前健康教育不足, 部分妇女不能完全理解分娩计划中的内容, 使分娩计划难以实现。因此, 生育服务机构应加强产前健康教育, 实施分娩计划, 保障妇女的知情选择, 提高妇女的满意度。

【关键词】 生育妇女;分娩计划;产前健康教育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6.199

生育服务质量对妇女健康、家庭幸福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点考核指标[1]。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国际助产士协会(ICM)提出生育服务应该符合妇女的社会文化特征及医学伦理规范[2], 不仅要降低孕产妇及婴儿的死亡率[3], 同时应重视妇女的满意度。提高妇女的满意度是促进生育服务的四大策略之一, 未来生育服务必须以妇女为中心。此外, 我国2001年在《母婴保健实施办法》中也规定了妇女有权获得知情选择[4]。然而, 在临床中妇女缺乏相应专业知识, 无法表达出自己需要的服务内容, 知情选择成为难以落实的服务理念。本文就此对生育妇女分娩计划的实施做了初步探索,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5年 11月开始在产前助产士门诊对≥ 36周计划在本院分娩的 120例产妇进行分娩计划, 其中产妇的年龄无一例<18岁, 年龄18~34岁116例(96.7%), ≥35岁4例(3.3%)。教育情况中, 小学及以下水平5例(4.2%), 初中及高中水平32例(26.7%), 大学及以上水平83例(69.2%)。分娩情况中, 初产妇89例(74.2%), 经产妇31例(25.8%)。本研究获得深圳市宝安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的支持, 获得妇女的同意, 匿名保护研究对象, 严格遵守研究中的伦理规范。产妇的一般资料见表1。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回顾性研究, 了解 2015年11月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助产士门诊≥ 36周实施分娩计划的 120例生育妇女的实施情况, 采用统计描述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93.3%妇女选择阴道分娩, 2.5%的妇女选择剖宫产, 4.2%妇女不清楚;妇女最希望的分娩镇痛方法为拉马泽呼吸减痛法和硬膜外分娩镇痛, 分别占100.0%和80.0%, 其余妇女选择按摩舒缓的占15.0%, 热敷止痛的占18.3%, 采用分娩球的妇女为23.3%, 选择听音乐的妇女为54.2%, 其余不清楚的为13.3%;97.5%的妇女选择丈夫陪产;79.2%的妇女表示不清楚产程中的胎心监护方式;90.0%的妇女不希望常规会阴侧切, 而所有妇女都希望美容缝合, 避免拆线;98.3%的妇女希望纯母乳喂养, 0.8%的妇女采用人工喂养, 0.8%的妇女采用混合喂养;住院期间 78.3%的妇女希望单人间。见表2。

3 讨论

20世纪80年代, 分娩计划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出现。服务机构将服务内容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妇女, 在专业助产士提供充足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讨论后最终让妇女选择和决定自己需要的生育服务。因此, 分娩计划成为促进妇女、家属及服务人员之间沟通的专业工具, 使生育服务符合妇女个人的喜好、社会及文化背景等, 从而在临床中落实以妇女为中心的服务, 确保妇女的知情选择, 显著提高了妇女的满意度[5]。

分娩计划除了提高妇女对生育服务的满意度外, 可以促进妇女获得个体化高质量的生育服务, 其意义包括:①提供以妇女为中心的生育服务, 确保妇女知情选择的临床实践策略;②加强妇女和生育服务者之间的沟通, 促进建立互信合作关系;③主动鼓励妇女表达出个人喜好, 对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妇女, 可以促进妇女获得生育知识, 提高产妇在生育服务中的控制感。

3. 1 产妇的教育程度及生育史影响对分娩计划的需要。教育程度越高的产妇, 在生育服务中获得信息及知识的能力越强, 希望行使自主选择的权利, 因此, 实行分娩计划的妇女中69.2%为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 而小学及以下的仅有4.2%。初产妇缺乏生育经验, 更加重视生育过程, 74.2%初产妇会主动参加, 而对于曾经有正常生育的经产妇, 对正常分娩具有足够信心, 认为没有必要;反之曾经有并发症的经产妇, 会采取更加慎重的态度, 希望对本次生育进行详细的分娩计划。

3. 2 产妇对分娩计划的内容不能完全理解。部分产妇对分娩方式、分娩镇痛、胎心监护、会阴侧切这些医学术语不理解, 表示不清楚, 而对于婴儿喂养、陪产、房间等问题能够理解, 没有不清楚的项目。说明产前健康教育仍不足, 生育服务者应该在孕期加强分娩期的知识, 让产妇理解常用的专业名词, 在分娩沟通中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 缓解产妇的焦虑与恐惧, 促进医患互信关系的建立, 实现产妇的知情选择。

产妇分娩计划内容中分娩方式及婴儿喂养与临床结局不一致。产妇中93.3%以上希望正常分娩, 与我国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达到37.3%相矛盾[6-9]。98.3%的妇女我国妇女具有知情选择的权利, 由于产妇及其家庭成员出现焦虑与恐惧, 知识有限, 在分娩中面对各种问题, 会做出了不恰当的选择。因此, 分娩计划可以让助产士了解产妇的需要及个性特点, 让产妇及家属提前了解分娩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护理措施, 获得充分的解释, 可以降低不必要的剖宫产率, 提高产妇的满意度[10-12]。而4.2%的妇女因缺乏正常分娩信心, 表示不清楚, 因此在分娩中碰到特殊情况时, 更容易选择剖宫产。此外, 98.3%妇女都希望纯母乳喂养, 分娩后产妇由于缺乏母乳喂养的知识, 出生后不恰当的喂养方式, 使我国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不足30%。因此, 分娩计划可以帮助了解产妇的需要, 但目前还需通过教育等各种支持, 实现妇女获得希望的生育服务[13]。

总之, 分娩计划是生育妇女实现知情选择的有效策略, 可提高产妇的满意度, 促进助产士与产妇建立互信关系, 但目前分娩计划在我国仅处于探索阶段, 产妇需要分娩计划, 但由于产前健康教育不足, 不能完全理解分娩计划中的内容, 在临床中无法完全实现知情选择。本研究仅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参加分娩计划的产妇进行研究, 需要后续跟踪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登兰. 计划分娩初探.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 2007(2):47-48.

[2] 李新芝, 唐景霞, 郭淑霞, 等.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育龄妇女分娩保健状况分析.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9, 17(10):605-609.

[3] 段蓉. 产前健康教育及放松训练对分娩期妇女的影响. 中国医学文摘 (计划生育妇产科学), 2006(1):75-77.

[4] 纪红蕾, 杨莉敏, 杨岭岭, 等. 自我效能和生育意愿与孕中期妇女剖宫产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 255-259.

[5] 方利文. 中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及服务状况与变化的研究. 复旦大学, 2003.

[6] 庞汝彦. 我国助产行业的现状和发展. 中华护理教育, 2010(7): 293-295.

[7] 冯占春, 代会侠, 时先锋, 等. 贫困地区育龄妇女生育健康观念及影响因素. 中国公共卫生, 2006, 22(10):1213-1214.

[8] 于海莲, 齐春芳. 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妇女健康促进项目——计划生育服务现状及生殖保健服务需求调查. 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9):572-573.

[9] 方富琼. 计划生育指导对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医学信息, 2014(19):102-103.

[10] 熊莉. 计划生育指导对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满意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必读旬刊, 2012, 11(4):332-333.

[11] 陆莹, 郑疆. 剖宫产瘢痕子宫妇女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观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5, 23(4):254-256.

[12] 方利文, 楼超华, 高尔生.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的状况与变化研究// 第二届国际妇幼保健学术会议暨2006全国妇幼保健学术大会论文集, 2006:1960-1964.

[13] 方利文, 楼超华, 高尔生. 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分娩保健服务的状况与变化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15):1960-1964.

[收稿日期: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