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2016-07-28 09:00张亚群
时事报告 2016年6期
关键词:标准分改革方案省份

张亚群



高考综合改革:改什么,怎么改

张亚群

各省根据实际陆续制定了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尽管各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启动时间及具体举措不尽相同,但总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体现了国家共同的政策导向。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国高考改革方案的大框架和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各省份根据实际,制定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至今已有20余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新的高考制度最大变革在于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尽管各省份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的启动时间及具体举措不尽相同,但总的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体现了国家共同的政策导向。

上海2017年“新高考”启幕,首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举行。图为5月7日,在上海闵行区七宝中学考点,考生们在等待进入考场。

第一,新一轮高考改革遵循“加强统筹规划,积极稳妥推进”的基本原则,采取循序渐进、配套改革、局部试点、整体推进的路径,分批实施,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改革方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高考综合改革需要根据各地实际,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上海、浙江作为试点于2014年启动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2017年整体实施。北京、湖南等8个省份将于2017年启动新方案,2020年全面实施;其余省份将分别于2018年、2019年启动新高考,三年后全面推行。

第二,在科目设置上,普遍实行“3+3”高考新模式,文理不分科,发挥“统考”与“选考”的各自优势,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各省份统一高考科目一般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选考科目各地多采用“6 选3”模式,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浙江采取“7选3”模式,增加“技术”科目。高考科目的改革,不仅适应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也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第三,在计分方式上,各省份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具体分值及等级略有差异。这一改革旨在保障人才选拔的科学性,提升考试的信度与效度。上海选考科目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高考总分660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由5等细化为11级。绝大多数省份的选考科目每门最高100分,高考总分750分。浙江省也是如此,其选考科目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实际上将选考成绩划为21级。海南省采用标准分计分方法:语文、数学、外语统考科目每科原始分数满分150分,以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学生自选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成绩,每门卷面满分100分,以转换后的标准分呈现考生成绩,两个标准分合成后作为高校录取总成绩。

第四,高考外语等科目提供多次考试机会,扩大考生的选择性。各省份将普遍实行外语一年两考。北京自今年秋季开始,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将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机考。浙江外语和高中学业选考科目每年两次考试,成绩两年有效。外语考试一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另一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学业选考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广东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提供两次考试机会。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各科目考试分散在高中三年,随教随考随清,高中生只能参加一次。

第五,在录取方式上,高校招生录取实行“考生总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方式,体现了“多元评价”的教育要求。新高考的一大特点就是建立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各省份按照高考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和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基础教育发展水平,制定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式和内容。上海自2017年起,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环节中开始使用。另外,各省份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招生录取机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2015年起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今年开始,河北、江西等省合并本科二、三批次,上海则实行一本二本合并录取。海南自2017年开始,一本二本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第六,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加大考试舞弊惩处力度,维护和保障考试公平。2016年新增8个省份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卷,除京津沪、苏、浙等省,全国有26个省份采用全国卷。继续按照《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为残疾人平等报名参加考试提供合理便利。取消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等5项全国性加分项目。地方性加分项目仅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分值不超过20分。根据2015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规定,高考作弊将首次纳入刑法范围,入刑定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这些措施对于保障考生公平竞争、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上述高考改革举措涉及面广,对基础教育和大学招生将产生广泛影响。顺应新的招考模式,高中需要推行分层教学、“走班制”等教学管理形式。在上海,复旦大学附中本部已对部分高一、高二逾两百名学生实行全部课程走班,不设行政班级,其余学生选修课实行“走班制”。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怎样做到客观、公正、全面,需要实践探索。

在招生环节,不再由考试管理部门人为地将招生学校划分三六九等,按招生批次投档,有利于扩大考生与招生学校的双向选择。但是,高校在办学水平、办学层次、类型等客观上存在差异,考生如何报考理想的学校,高校如何录取优秀生源,都需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总之,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发展、高校招生模式改革协同推进,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作者为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栏责编:何一乐颜牛

E-mail:ssbgzzs@263.net.cn

猜你喜欢
标准分改革方案省份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一图看懂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一图了解)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重新认识成绩
CET评分标准改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