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评价吹皱作文教学的“一池春水”

2016-07-28 21:07徐寒燕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徐寒燕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仍占有一席之地。教师应进行有效习作评价的探索,从教师评价到多方欣赏,从教师批改到小组互批,从单一表扬到妙招激励,努力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工作中,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掌握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有效 习作评价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86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仍然盛行。教师细致地进行修改,却不能让学生的作文水平获得快速提高,反而会错失学生自我修正的大好机会,严重影响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为此,我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让有效习作评价吹皱作文教学的“一池春水”。

一、晓之以理,授之以渔——“有心插柳柳成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激发学生自主批改习作的欲望,明确修改习作的意义,我从以下三步来着手引导。

(一)故事明意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修改文章的逸闻趣事。如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年,增删五次,托尔斯泰写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曾反复修改了七遍,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大约四千字,改动的地方约有一百六十处。如果经常向学生讲述这些故事,就会让学生获得“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的教育启迪,使他们从思想上真正明白反复修改作文的重要意义。

(二)名言知理

古今中外的名人对修改文章的论述不少,其中不乏精辟名言。如:“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要把可有可无的字、词、段删去,决不能可惜。——契诃夫”“必须永远抛弃,那种认为写作可以不必修改的想法,改三遍、四遍,这还不够。——托尔斯泰”名人说的话富有哲理,让人信服,教师平时多和学生讲述这些道理,就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修改作文的活动中来。

(三)范评讲法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对小学生来说,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是一种能力。为培养这种能力,从中年级起,教师就要带着学生一起评,一起改,从字到词,从标点到分段,从内容到选材……教师要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教学生如何进行“增、换、删、调”等,还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大声读出来,读给自己听,读给伙伴听,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学会推敲,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二、多方欣赏,肯定鼓励——“好文章是赞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文章是赞出来的。多方评价学生的习作,能让学生爱上写作,学着自改,提高水平。

(一)指导自我欣赏

学生的每篇习作,都是他们自己劳动和努力的结果,寄托着他们的情感和期待。完成习作后,我会鼓励学生自我欣赏,圈画出自己的得意之处:一个词语,一句话,甚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然后写下感受,并向小伙伴展示自己的个性化语句,在自我肯定中获得发展和进步。

(二)引导同伴欣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目标中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朗读给他人听,与他人一起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就告诉我们,学生每完成一次习作,教师都要在班级里努力创造机会,在学生之间展开作文的互阅互评工作,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同伴习作的闪光点,互相学习,互相发展,共同提高。

(三)倡导家长欣赏

家长是孩子生活和心灵上最亲、最近的人,对孩子的个性特点、能力发展最为熟悉。学生写出了较成功的习作,我们就可让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赏读。让家长为孩子写评语,留下鼓励和赞赏,促使孩子积极地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也让家长从教师的批语中了解孩子的习作能力和水平,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写作习惯,引导孩子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三、敢于放手,自改互批——“你也能梦笔生花”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然后逐层推进,从“扶”到“半扶半放”,最终达到“放”,让学生学会自改。

(一)“让你的进步看得见。”

为培养学生主动修改的意识,我在班上积极推出了二次批改制度:课堂上,在习作评讲过后,让学生主动对照习作要求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有几处修改成功的就加几颗★。如此就能增强学生的信心,使他们掌握相关的修改方法,提高作文修改的兴趣。

(二)“请让我来帮助你!”

由于小学生的水平有限,他们的写作能力、赏析能力、批改能力还很肤浅,有时无论怎样改,都不能改掉习作中的一些毛病,甚至是一些错误。为此,我让学生自愿组合成一个互批小组(小组中注意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差异的均衡搭配),选好小组长,并加以培训指导,发挥他们在评改过程中的组织、鉴赏作用,我还提出了互批的三个原则。

1.放大镜原则。在习作互改中,建议学生要站在作者的立场,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去思考、去发现,多多画出精妙的词语和句子。如有的学生习作语病很多,可有几句话写得比较通顺,有同学就热情地赞扬道:“这几句话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真不错!”

2.对症下药原则。在批改时,我要求学生本着少批评多启发,对症下药的原则,帮助同学分析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如“抓住特点观察一种动物”的习作中,针对一个后进生的习作,小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价:“圆溜溜的眼睛,耳朵总是竖着,毛皮光滑漂亮是很多动物的共有特点。你仔细观察过猫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吗?”这种合理性的意见给人以启发。

3.不拘一格原则。学生是同龄人,他们之间的共鸣比较多,我鼓励学生写批语时不拘一格。有的学生在写总评时,结尾会加上“OK”或”“good”之类简单的英语单词,让作者看了很开心。有的学生会画几张笑脸,旁边写个友情提示:“你的作文写得很好,我很喜欢读哦!如果你能把字写得更好些,那你的作文等级会更高。”

四、三个妙招,享受成功——“你是习作小能人”

成功的体验,有时可以改变人一生的追求,能唤醒一个人沉睡的潜能。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运用三个妙招,不断强化他们快乐习作的体验。

(一)送你一张表扬卡

每一次习作后,总有一部分学生能用“神来之笔”把作文写得非常出色。于是,我就把这部分习作整理出来,在有特色的语言、段落上做好标记,写好眉批,然后在全班隆重推出。接着,给这些学生赠送一张红色的“表扬卡”。凡是积满三张“表扬卡”的,就奖励课外书一本。这样一来,拿到“表扬卡”的学生自然是欢天喜地,很有成就感。当然,为鼓励那些习作能力偏低的学生,只要他们有一次习作进步较大,我也会给他们颁发“表扬卡”。

(二)请你来当小编辑

每次习作结束后,我会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优秀片段或者精彩点评整理成集子,编成一份班级作文报《成长起跑线》。开始时是教师、家长编辑。慢慢地,我就放手给学生来编辑了。当编辑的条件是学生在本次习作中有出色的表现。我给学生明确一些采编的要求,慢慢地,他们从选择作文,选择评语,再到同题作文的比较赏析等,都能整理得井井有条了。

(三)你是习作小能人

每个学期,学校、市里都要评选“阅读之星”,针对相关要求,我会认真推选班级里那些特别能写的学生参评。平时,我也会细心收集他们的优秀习作,然后分类整理、汇编成一本小册子,并取个好听的名字。在期末,为他们送上一份“私人订制”的“习作小能人”成长档案。当学生接过这本沉甸甸的习作集时,内心涌起的是无限的感激、骄傲和自豪。

综上所述,有效的评价能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能彰显作文教学的活力,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写作动机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及思维品质,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想象能力、个性表达及创新精神。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