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和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价值比较

2016-08-02 11:05汤培芬付伟东卢伟军魏丽美江爱莲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非典型阑尾阑尾炎

汤培芬 付伟东 卢伟军 魏丽美 江爱莲

B超和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价值比较

汤培芬 付伟东 卢伟军 魏丽美 江爱莲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B超;CT;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发生率高达4.6%[1]。大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等,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即可作出正确诊断。但约30%的患者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即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易延误手术时机,增加穿孔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恢复[2]。B超和CT是临床上诊断急性阑尾炎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3]。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B超和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价值,以指导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5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其中男95例,女61例,年龄18~68岁,平均(45.8±6.9)岁,病程1~76h,平均(10.9±4.2)h。主要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或不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纳入标准:(1)不具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症状: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压痛等;(2)术前均行B超和CT检查;(3)均行手术治疗,且最终经术中探查或术后病理检查确诊;(4)患者及家属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内科疾病难以耐受手术者;(2)出院诊断仍不明确者;(3)病历资料不全者。经术中探查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15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中有141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包括68例单纯性阑尾炎,46例化脓性阑尾炎,19例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8例阑尾周围脓肿;余15例中有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例宫外孕,2例回肠憩室炎,2例右侧输尿管积脓,1例子宫穿孔,1例双侧输卵管积脓。

表1 B超、CT对156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1.2 方法(1)B超检查:采用西门子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低频探头频率2.0~5.0MHz,高频探头频率5.0~9.0MHz)检查。检查方法:先用高频探头在麦氏点周围逐步加压检查,如果没有找到阑尾,先找到盲肠,沿着盲肠末端找寻阑尾。对于肠气干扰而无法观察阑尾形态的患者,使用低频探头延长扫描时间观察阑尾形态及阑尾周围情况。急性阑尾炎的征象为阑尾区管腔增大,直径≥6mm,管壁增厚,横切面成靶环状,纵切面呈蚯蚓状。(2)CT检查:采用西门子Emotion多排螺旋CT(最薄扫描层厚0.75mm,最薄图像重建层厚0.75mm,最大扫描层厚12mm,单次螺旋扫描最大范围150cm)。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然后对腹部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的重建。若充满液体的阑尾直径≥6mm,且阑尾周围出现积液,右下腹周围出现脓肿或急性肿块,可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计量资料用() 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超、CT对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比较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高于B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B超、CT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比较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进行分析发现,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行CT检查的诊断敏感性高于B超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对于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B超、CT对不同病理类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比较[%(例)]

3 讨论

非典型急性阑尾炎多见于老年、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或存在解剖变异的患者,如后位阑尾等[4]。其误诊率较高,易延误手术时机,增加穿孔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故早期正确的诊断对于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非常重要。当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均无法做出正确诊断时,临床医生往往会参考影像学检查,在影像学征象中寻找证据。B超和CT诊断或拟诊急性阑尾炎均是依据阑尾炎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如阑尾增粗、阑尾壁水肿、粪石卡压、周围渗出、阑尾周围脓肿等。

B超检查操作简便快捷,费用较低,不存在放射线暴露的风险。国内外报道,B超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均有较高的准确率[5]。本研究中B超诊断准确率为为80.8%,提示近20%的患者仍存在术前误诊。部分患者由于肥胖、阑尾周围肠管积气干扰,或腹腔内大量渗出及后位阑尾等因素,影响B超的显示率,导致出现假阴性或误诊。而且B超检查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相比,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与超声医师的自身经验和诊疗水平有较大关系。研究[6-7]表明,腹部逐步加压超声、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率。CT检查不仅可以将阑尾及阑尾周围脏器横断面的图像清晰显示出,而且通过重建技术,将冠状位及矢状位的情况也能显示出来。CT的分辨率较高,其阅片诊断也可以依靠多个医生共同参与,可靠性更高一些。此外,CT 对阑尾周围脏器的显示对于手术方式、手术入路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但是CT 费用较高,检查时患者需暴露在射线下,对于孕妇并不适宜,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或误诊率。本研究术前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9.7%,约10%左右的患者存在误诊。

本研究显示,B 超检查对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低于CT 检查,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B 超分辨率略低、肥胖、肠道积气的干扰等因素有关[9]。这提示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选择CT 检查更适合。二者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不明显,说明二者在急性阑尾炎的鉴别诊断中均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对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仅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CT 诊断敏感性高于B 超检查,而对于对于化脓性、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敏感性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因为随着阑尾炎症的加重,阑尾及阑尾周围炎症的影像学表现越发明显,两种检查方法均能敏感地捕捉到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而对于炎症较轻的单纯性阑尾炎,具有分辨率高、重建技术等优势的CT 则更敏感一些。有学者根据自身经验制定不同病理类型阑尾炎的诊断标准,发现CT 对于急性阑尾炎的分型诊断亦有帮助[10]。

综上所述,对于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CT 检查优于B 超,尤其是单纯性阑尾炎,其诊断敏感性和正确率更高,为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Stein GY,Rath-Wolfson L,Zeidman A,et al.Sex differencesin the epidemiology,seasonal variation,and trends in the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J].LangenbecksArch Surg,2012,397(7):1087-1092.

[2]徐可强,谈瑞芳,谢广文,等.非典型急性阑尾炎294 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6):1841-1842.

[3]孟庆玉.影像学在典型及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3,37(6):349-351.

[4]廖天湖,马鹏飞.非典型急性阑尾炎54 例诊治体会[J].重庆医学,2006,35(14):1304-1305.

[5]龚维新.急性阑尾炎的B 超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4,35(9):1933.

[6]张小英,杨景国.腹壁逐步加压超声探查法对老年急性非典型阑尾炎诊断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药物警戒,2011,8(1):23-25.

[7]谷爱华.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非典型阑尾炎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9):2958-2959.

[8]李水婷,江魁明,麦慧,等.多排CT 对非典型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3,22(2):339-344.

[9]黎旭光,陈荣.B 超与CT 术前辅助诊断急性阑尾炎价值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4(10):1515.

[10]韩树高,孙浩然,白人驹,等.MSCT 对急性阑尾炎病理类型的预测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5):943-947.

(收稿:2015-10-28 修回:2015-11-25)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人民医院功能科(汤培芬)、放射科(付伟东)、B超室(卢伟军、魏丽美、江爱莲)(丽水323006)

汤培芬,Tel:18205880230

猜你喜欢
非典型阑尾阑尾炎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非典型猪瘟的流行现状及防控措施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急性阑尾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