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敷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护理*

2016-08-04 02:57蔡春霞
关键词:护理

蔡春霞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 515041)



脐敷在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及护理*

蔡春霞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东 汕头515041)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市售丁桂儿脐贴敷脐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70例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5例,观察患者肠鸣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在肠鸣恢复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桂儿脐贴敷脐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且该药物使用方便,无副作用。

关键词:丁桂儿脐贴;敷脐;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护理

虽然妇科手术大多限制于盆腔之内的脏器,但仍属于开腹手术,对腹腔的脏器以及肠管均产生较大的刺激,使得胃肠道受到不可避免干扰甚至损伤;另外,由于麻醉以及镇痛药物的暂时性抑制作用,术后可以发生一过性的胃肠蠕动消失,从而使得患者发生肠管麻痹[1],患者以腹胀、腹痛以及排气排便时间延迟为主要的临床表现。胃肠功能能不能顺利恢复对患者有直接的影响,故寻找一种使用方便,疗效可靠,施行安全,价格实惠的方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近年来,我科对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结合脐疗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170例,所有患者均为子宫肌瘤,都为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85例,术前常规准备,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均不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如胃复安等。两组患者在年龄、肌瘤数目、大小、麻醉、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常规肠道准备,禁食8~12h,禁饮4~6 h。干预组:术后治疗常规进行,于术后12h给予市售丁桂儿脐贴敷脐,每日更换1次,连续治疗2天。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于术后12h给予口服四磨汤10 ml,3次/d,连用2d。

1.3评价指标以术后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为胃肠功能恢复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胀情况。

1.4腹胀判定标准[2]①无腹胀:患者腹部比较柔软,腹围无变化;②轻度腹胀:患者的腹部较为坚硬,腹围增大1cm之内;③中度腹胀:腹围增大1~2cm;④重度腹胀:腹围增大>2cm。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术后在肠鸣恢复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指标比较±s,h)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腹胀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者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腹胀情况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护理

3.1护理评估评估患者腹部皮肤,特别是脐部皮肤有无炎症、破损、溃烂、过敏等情况。

3.2心理护理术前护理人员应当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通过适合的途径和方法保持最适宜的心理状态,解除患者对手术的顾虑,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使其尽可能的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3.3 健康宣教做好解释工作,详细介绍本贴的材料、脐疗的方法、目的、作用,腹胀引起的原因和后果,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3.4 敷脐护理患者取平卧位,暴露脐部,注意保暖防止着凉,用温水清洁脐及周围皮肤,特别注意脐窝清洁,取丁桂儿脐贴1剂,将膏药敷于脐窝贴紧固定。敷药完毕后给患者穿好衣服,整理用物、床单位,告知患者不要撕开膏药,不要弄湿,24小时后再更换1次,如有痒、痛等症状及时报告。再次换药时需用温水擦净前次所敷膏药,敷药前可涂一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如发生皮肤过敏者,应暂停使用,并外涂地塞米松软膏。本实验中有2例患者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等过敏症状,停药并涂地塞米松软膏后症状第2天就消失,其他无出现不适。

3.5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敷脐护理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治疗前,认真仔细的询问患者有无胶布、药物的过敏史;由于患者的体温过高可以导致药物溶解,使得患者的伤口、敷料、衣服以及床铺受到污染,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贴敷部位要避开腹部的切口和敷料,位置要准确,才能使得药物发挥最大的疗效;对敷料要进行妥善的固定,可以在药膏上贴一小块3M薄膜,以免药物过快地干燥,然后外敷一块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可以在药膏周围围上一圈棉花,以吸收渗出的药液,避免发生移位或脱落[3]。定时询问患者敷脐后有无异常的感觉,注意局部皮肤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如果出现红、肿、痒或有水疱出现,应停止使用,并进行相应的处理[4]。

3.6术后早期活动术后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床上的肢体运动,待患者术后病情较稳定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以及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腹胀的发生[5]。

4讨论

西医认为手术的刺激,麻醉、镇痛药物的抑制,失血,体液渗出,禁食,水、电解质紊乱,再加上术后由于切口疼痛、管道影响使活动减少,从而引起患者术后发生腹胀。李康英等[6]认为精神因素在功能性胃肠病(FGIDs)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西医主要强调围手术期的预防和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及治疗术后肠麻痹的发生。围手术期包括积极的术前准备,如肠道准备和饮食指导等。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有效的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静脉补充足够营养物质,合理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给予促进胃肠蠕动恢复的药物,如口服四磨汤、胃肠复原膏;开塞露纳肛;肌注新斯的明等等。开展优质护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指导患者术后早期进行活动,不仅能够调节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不良情绪,互相促进体质与心理活动,形成恢复期的良性循环,更加有效的促进全身各系统功能的恢复[7]。

中医则认为胃主通降,脾主运化。胃肠动力的主宰在于胃肠正常的升降运动,在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损伤了脾胃功能,胃失受纳、脾失运化,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呕吐、呃逆、腹胀以及腹痛等症状,这些临床表现常归属于“肠痹”范围。大多由于腹部手术后,患者的肠体受到刺激出现麻痹,气机不畅所致。患者表现为腹胀如鼓、呕吐、腹痛、便秘、无肠鸣及矢气等内脏痹病类疾病[8]。

在治疗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方面,我国传统中医中药疗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陈贞羽[9]采用大承气汤灌肠治疗腹部术后患者;郭伟[10]采用吴茱萸贴脐治疗166例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疗效满意;罗瑞颜[11]应用中频电疗联合艾灸治疗术后腹胀;陈颐等[12]用中医外治法治疗术后腹胀严重的患者,疗效显著。这些中医中药疗法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考虑到腹部术后患者无法马上进食,且针灸、灌肠、鼻饲等侵入性操作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并且也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我们尝试了这种新的方法:中药敷脐。脐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通,脐部表皮角质最薄,通透性好,神经敏感性强,有丰富的血管,血液供应丰富,外用药物较易吸收,且脐敷疗法药物吸收后经过肝脏的量少,首过清除率少,故用药剂量小,生物利用度高,可作为透皮给药的理想部位,也是外治用药途径的精髓所在。丁桂儿脐贴由丁香、肉桂、荜茇等研末制成。丁香归脾、胃、肺、肾经,具有温中降逆以及补肾助阳的功效,可明显促进胃液、胆汁分泌,促进肠道蠕动;肉桂归肾、脾、心、肝经,能够起到散寒止痛以及活血通经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促进胆汁的分泌,明显的增强肠道的运动;荜茇归脾、胃、大肠、肺、膀胱、肝、肾经,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作用,可加快胆汁的分泌。故此贴具有温里行气、温经通络的作用,这些药物中富含挥发油,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从而发挥作用。

本试验利用穴位的刺激与调节作用,药物吸收后的直接作用,两者的协助作用,治疗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在肠鸣恢复和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上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胀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丁桂儿脐贴敷脐具有明显的促进胃肠动力的作用、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小、对皮肤无损伤,避免口服、灌肠、鼻饲、静脉、肌注等给药途径给术后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潜在的危险,患者更乐于接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田孝坤. 实用妇产科手术损伤防治学[M].科学出版社,2000:514.

[2]吴国友,陈敏燕.穴位注射加开塞露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效果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z1):291.

[3]李湘琴,何兰珍,于洪燕,等.丹黄贴膏外敷促进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39-340.

[4]储兰芳,鲁厚林.通腑脐贴膏对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0):224-225.

[5]杨燕妮.护理干预对四磨汤贴剂术后敷脐促进早期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3,22(12):149-150.

[6]李康英,陈明燕,吴珍妹 . 腹部手术后中药敷脐对早期肠功能恢复的护理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5): 21-23.

[7]陈洁生,吴申锋,雷霆 . 四磨汤口服液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1, 3(24): 56-57.

[8]熊小兰,江自卓,曹天生 .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7(2):106-107.

[9]陈贞羽,陆军,张织雯. 大承气汤灌肠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1): 22-24.

[10]郭伟 . 吴茱萸贴脐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166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22(1):410.

[11]罗瑞颜.中频电疗联合艾灸治疗术后腹胀的疗效和护理[J].现代医院,2011,(6):92-93.

[12]陈颐,朱敏,黄健玲,等. 中医外治法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2, 33(13): 2016-2018.

*基金项目:汕头市医疗科技计划项目(汕府科[2013]88号)。

作者简介:蔡春霞(1977—),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115(2016)07-0832-03

doi:10.3969/j.issn.1004-7115.2016.07.048

(收稿日期2016-03-08)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