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2016-08-05 23:06贾继莹陈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生命质量脑血管病综合护理干预

贾继莹?陈绯

【摘要】 目的 探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例脑血管病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生命质量调查量表(SF-36)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命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脑血管病;生命质量;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197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1]。脑血管病在欧美发病率降低的趋势下, 我国仍持续上升, 且我国脑血管病的复发率非常高[2]。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生活质量, 本科制定了脑血管病患者护理干预的内容及方法, 自2014年6月开始实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科收治的200例脑血管病患者, 男115例, 女85例, 年龄42~75岁, 平均年龄(64.65±3.64)岁, 病程 10~21 d, 平均病程(15.0±3.0)d。入选标准 :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首次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患者;均病情稳定、意识清醒者。排除标准:急性期重度昏迷、严重脑疝或并发心肌梗死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糖尿病等患者;有认知障碍、不能配合检查和治疗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10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参与治疗、护理过程, 多关心患者, 与其经常交流沟通,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用乐观的态度去感染患者, 消除患者的消积心态, 以积级的心态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所患疾病的概念、发病情况、危险因素、治疗方法, 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的疾病, 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积极控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原发病, 预防疾病复发。③饮食护理: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脑血管病患者非常重要, 进食以低盐、低脂肪、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及粗粮, 少食胆固醇高的食物, 控制油、盐摄入。④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引起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 给予肢体被动运动, 按摩肢体及腰背部, 避免肌肉萎缩。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和足趾的屈伸、关节伸展、内旋等活动。鼓励患者进行日常活动, 如吃饭、洗漱、穿衣、上下床、大小便等,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以SF-36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SF-36是包括36项条目的结构式量表, 其中一个条目健康变化用于评价对健康状况总体变化的主观感觉, 仅有1个条目, 单独计算, 其余所有条目组成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 对8个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维度进行评价。各维度功能介绍如下[3]:①PF:测量健康状况是否妨碍了正常的生理活动, 共有10个条目。②RP:测量由于生理健康问题所造成的职能受限情况, 共有4个条目。③BP:测量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对日常活动的影响, 共有2个条目。④GH:个体对自身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评价, 共有5个条目。⑤VT:测量个体对自身精力和疲劳程度的主观感受, 共有4个条目。⑥SF:测量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活动数量和质量所造成的影响, 共有2个条目。⑦RE:测量由于情感问题所造成的职能受限情况, 共有3个条目。⑧MH:测量4类健康测量项目即激励、压抑、行为或情感失控、心理主观感受, 共有5个条目。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干预后干预组生命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心理因素、生活行为方式日益受到重视, 人们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要求, 仅仅根据有无疾病来判断是否健康是不全面的, 还需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健康的问题, 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因此生存质量的评价被引入了医学界, 它能够综合评价个体和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4, 5]。用 SF-36全面了解脑卒中患者的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环境及认知评价、情感体验等方面, 有利于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找出防治重点, 促进脑血管病患者的健康水平。

通过对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结果显示, 对脑血管病患者除了给予常规的诊疗及用药外, 还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4个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 干预后生命质量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综合护理干预确实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脑血管病患者最终结局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 吴瑛.内科护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854.

[2] 罗祖明.神经病学.第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58-?361.

[3] Ware JE Jr. SF-36 health survey update. Spine, 2000, 25(24):3130?-3139.

[4]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18-320.

[5] 曲薇.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颅脑术后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14(15):1384-1386.

[收稿日期:2016-01-31]

猜你喜欢
生命质量脑血管病综合护理干预
脑血管病知多少
科普一下:脑血管病诊断中CT与MRI的优劣!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
我院近12年9630例脑血管病住院病例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