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2016-08-15 14:38汪东风
考试周刊 2016年63期
关键词:语文学科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汪东风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知识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研究、学习其他学科。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学好语文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关键词: 语文学科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经二十多年,虽然也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我一直很不满意,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学好语文。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起点。

一、养成坚持预习课文的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学习新课文之前,学生应该养成预习的习惯,对新课文总体浏览,重点阅读,自问自解;一时解决不了,在课堂上提出来,这个习惯一旦养成,就必将大大提高学生阅读课文的质量。况且收入课本的诗文,都是风格独特、内涵丰富、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对此,绝不是读上一遍,听老师讲上一遍就能领会的。

预习只需粗略阅读,解决生字词,理出文章思路,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字、词、句,做到心中有数地听讲,或者说带着问题听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新的内容心中有数,就不会在老师设计的思维轨道中奔忙。

二、养成积极主动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字典、辞典等工具书被誉为“无声的老师”。学生在读书阅报或生活时,常常会遇到字词障碍或其他方面的拦路虎。要清除这些障碍和拦路虎,就必须借助字典辞典等工具书。查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语文同步指导资料,查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文章思路等。初中阶段,扩大识字量与增加词汇量仍是教学的内容和任务之一。所以,养成随时查阅字典、辞典、同步指导书等工具书的习惯特别有利于学好语文。

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读书动笔,能够帮助学生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学生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首先,学生可用圈点法。用自己创造的符号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划出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主要是描写优美生动、情感丰富、哲理深刻的语句,并进行点评。其次是批语法,在文章的空白处,随时写上一些看法或体会。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以后阅读时引起注意,也是一种灵活、简便的读书笔记的好形式。再次是摘录法,可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分门别类,以便随时使用。摘录时应注意不要断章取义,不要改动原文的字句和标点。还有提纲法、心得法,等等。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很多人体验、总结出来的良好的读书方法,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训练方法。但愿学生以后读书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四、养成背诵名篇、名段、名句积累知识的习惯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之一。它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积累美词佳句,增强记忆的有效途径。大纲和课标明确要求学生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因此,教师应向学生列举古今中外名人、伟人重视并得益于背诵的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教师还应适当教给学生一些背诵方法,如分层消化法、情景联想法、语脉背诵法、语障突破法等。有的精美的东西较多、较长不容易背,就应该养成摘抄在笔记本上的习惯,这样收集、积累的资料,便于保管、查找。

五、养成规范、认真书写的习惯

“字如其人”。从一个人的字,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思想、性格、情操等。这虽有夸大其词之说,但可以反映一些问题。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些中学生写字走笔如游蛇、龙飞凤舞让人如看天书。更有人认为,当今电脑打印普遍使用,哪里还要人用手写字。其实不然,近几年来,许多省市在考试作文评分中对书写和卷面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应该说,写字的好坏也体现书写者语文素质的高低及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的优劣。将练字融入日常作业、日记、读书笔记之中,养成“提笔即是练字”的良好习惯。因此,对学生写字提出严格的要求和训练,使之养成写字工整、美观、大方的良好习惯。这是热爱母语的表现,是每个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七、养成善于听、说的习惯

新课标中规定:中学生应该有读、写、听、说的能力。所以听说能力不可忽视。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不良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一些学生听话不专心,说话无序或不敢讲话或词不达意。因此,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话、敢讲会说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收听、收看新闻的习惯。如中央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等。2.耐心专注听话的习惯。做到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讲话,不做与听话无关的小动作。3.不说方言,说普通话的习惯。4.积极发言,勇于表达的习惯。5.说话文明礼貌的习惯。

八、养成多练笔、多修改的习惯

勤练笔,就是每天写日记或读书笔记。凡是自己想的、看的、玩的、干的,觉得有意思就记。几十个字也可以,还可以写一两句话。总之,长短、内容、形式都由自己决定,对自己负责。经常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就是说文章写成后,还要反复推敲,多加修改。一提到作文的修改,许多学生就会认为这是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是一种误解。学生要想作文写得好,除了多练笔外,还应养成自我修改的习惯。对此,大教育家叶圣陶说:“写完了,从头到尾看一遍,马上自己审核,自己修订,这也是一种好习惯。”

九、养成善思、质疑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质疑,学生才敢于动脑;常常质疑,学生才善于思考;唯有质疑,才可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学生养成了善思质疑的习惯。那么,其学业成绩的提高不仅仅是语文学科。指导学生思考课文“阅读提示”、“思考·练习”或教师根据班级实际确定的预习题,帮助学生抓住思考重点,明确目标,从而让学生获取更深、更广的语文知识。

以上几种学习语文的习惯,并不包括全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需要每个语文教师从一点一滴做起,循循善诱,抓紧抓好,语文教学效率就一定会提高,学生也会一辈子受益。

参考文献:

[1]徐成兴.不动笔墨不读书.2007-9-20.

[2]傅波.浅谈良好的预习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2009-9-17.

[3]杨兵兵.学习语文的有效方法.2010-4-14.

猜你喜欢
语文学科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如何在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