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2016-08-18 17:24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2016年21期
关键词:新题断崖校名

有专家指出,材料作文是一种让考生“戴着镣铐舞蹈”的命题形式。说它“戴着镣铐”,是要求文章紧扣材料;说它像“舞蹈”,是说命题形式又在不断创新。与往年命题相比,近年考场上的材料作文明显增多,这也是2015年题型格局的最大变化。北京、重庆、河南、海南、吉林、武汉、黄冈等多个考区,采用的均为材料作文。从材料来看,有时事素材,有生活故事,也有哲理名言,要求考生从丰富的内容中挖掘思想与情感内涵,这正好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的精神。从形式上看,命题在不断创新,大多考区明确指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些考区甚至直接告诉考生“材料可用可不用”。不难看出,材料作文正在逐渐向话题作文靠拢,并开始具有了“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角度自选”的优势。

【模拟新题】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演出,做主角还是做配角,在于你自己;有人说,人生是一条长河,做平静的小溪还是做美丽的海浪,在于你自己;也有人说,人生是一幅画,抹一缕生命的蔚蓝还是抹一缕火红的色彩在于你自己。

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撷取一个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如“一场演出”“在于你自己”“美丽的海浪”,等等,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将选好的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2)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姓名。

【思路点拨】

从材料中选取词语作标题的命题,是近年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在这类考题中,材料几乎与作文没有太大的关系,它只是你确定写作标题的内容。当然,不管你是写“在乎你自己”还是写“抹一缕生命的蔚蓝”,或是写“人生是一幅画”,你只要表达出了对人生或生活的一种感悟即可,至于具体的内容与情节,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地写作。

【模拟新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纪伯伦说:“我们活着只为的是去发现美。”

泰戈尔说:“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过不少与“美”相逢的经历。请结合自我经历,自拟一个带有“美”字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思路点拨】

这一名言类材料作文,从内容上看,其实是话题作文“美”的一种独特表现,前者强调的是发现美,后者突出的是对美的评价;从形式上看,又像是半命题作文,因为命题者强调标题中必须带有一个“美”字。这些都是审题时不可忽视的内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极为丰富,但如果想让自己所写的内容美不胜收,自然得在内容和描写上下工夫。

【模拟新题】

自然世界,花开花落,潮起潮落,是不可违背的道理;人生路上,波澜曲折,更是不可或缺的经历。经历过忧伤,或许你才会更加品味到生命的快乐。眼里只盯着痛苦,往往忽视了快乐。我们开始懂得,忧伤与成功,正如一对孪生兄弟。对于勇者而言,忧伤只是步入成功的一道门槛。越过它,风景便在你我眼前。

请从上面这段文字中撷取一个短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如“花开花落”“经历过忧伤”“成功的一道门槛”“开始懂得”,等等,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2)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禁止抄袭或套作;(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人名。

【思路点拨】

这种在材料中选取关键词作为标题的命题形式,是最近两年出现的新题型。从提示可知,这段文字里的任何一个短语,都可以作为你写作的内容。不过,选什么内容好,哪些内容最容易写出亮点,这倒是一门不小的学问。相比之下,用“风景便在你我眼前”“花开花落”之类的词语作标题,写出美如画卷的作文,或许并不难。

【模拟新题】

阅读材料,然后作文。

美德如光,可让生活光彩夺目;美德若水,可让万物蓬勃生长;美德似花,可让世界如诗如画。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品德。”

要求:(1)根据材料寓意,选好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模拟新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在森林中突然遇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他被老虎逼到了断崖边上。站在断崖边上,他想:与其被老虎咬死,还不如跳入断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他纵身跳入断崖,非常幸运地卡在一棵树上。那是一棵长在断崖边的梅树,树上结满了梅子。

正在庆幸,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吼声,原来崖底有一只凶猛的狮子正抬头望着他。更不妙的是,他转头看见一黑一白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梅树的树干。经过一阵惊慌,他很快又平静了,他想:被老鼠咬断树干跌死,总比被狮子咬死好吧。他索性对身边的危险不理不问。看到梅子长得正好,就采了一些吃起来。他觉得一辈子从没吃过那么好吃的梅子。后来,他为自己找到一个三角形的枝丫,在树上睡去了。一觉醒来,他发现黑白老鼠不见了,老虎和狮子也不见了。他顺着树枝,小心翼翼地攀上悬崖,终于脱离险境。

根据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思路点拨】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从我们诞生的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直追赶着我们;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崖底等待;而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一黑一白两只老鼠,不停地撕咬着我们暂时栖身的生活之树。既然知道了生命中最坏的结果不过就是死亡,那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安然地享受树上甜美的梅子。由此,我们便可以找到“勇敢面对”“挫折之后的风景”“走出困境”之类的立意。

【思路点拨】

这一美德类材料作文,几乎没有审题与立意的难度。只要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切入要细小。不妨“感恩”、“善良”、“信仰”之类的角度下笔,切不可泛泛地议论美德的重要。二是要尽量避免直接引用材料里的句子。这些句子虽然精彩,但简单地引用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不过你若能模仿这种行文格式,或引用与之相关的名言,效果则会完全不同。

【模拟新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问道:“毛毛虫姐姐没有骨骼,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回答说:“因为毛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说:“蚯蚓弟弟也没骨头,也不会变成蝴蝶,他怎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说:“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思路点拨】

读这类童话或寓言故事,准确地把握故事的主旨极为关键。这则童话故事的主旨其实就是材料的最后一句,“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这也就是说,“做最好的自己”“我也行”“相信自己”等都可以成为立意的角度。在这一立意的指引下,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用具体的故事来诠释即可。

【出彩小技巧】

纵观全国各地的材料作文,大家会发现,审题上一般不存在障碍。材料的主旨,有的明确出现在提示语中,有的蕴含在议论性的语句里,有的巧妙地出现在关键字词中。细细阅读,稍加思考,这些都是不难发现的。不过有一点值得引起重视,很多同学一看到材料作文,就认为一定得写议论文;即使不写议论文,也一定要引用试题里的材料,弄得文体不伦不类,笑话连篇。以2015年中考材料作文题为例,大多考区明确指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些考区甚至直接告诉考生“材料可用可不用”。不难看出,材料作文里的材料,其实只是大概明确了写作的话题与立意方向,并开始具有了“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角度自选”的优势。这也就告诉大家,提炼出材料的主旨之后,是可以像写作话题作文一样尽展才情的。

猜你喜欢
新题断崖校名
“一元一次方程”新题展示
断崖上的花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理事会(按校名音序排名)
本刊荣获“广西高校名刊”
十八大后遭“断崖式降级”的官员
新题速递
新题速递
新题展(圆锥曲线)
尽快改变人口的“断崖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