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在复杂性腹壁疝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2016-08-19 12:01汪丽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腹腔镜疗效

汪丽伟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在复杂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复杂性腹壁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各39例。试验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 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调查两组临床疗效发现, 应用腹腔镜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4%(76/78), 明显优于应用传统开放性治疗对照组的76.9%(60/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复杂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手术及住院时间短, 加速了病情的恢复,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复杂性腹壁疝;腹腔镜;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18

复杂性腹壁疝, 顾名思义其病情较为复杂。因此, 部分医师不能完全掌握病情。由于腹壁疝具有较长的病程, 如不能及时予以相应的诊治则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 极易导致复杂性腹壁疝的发生[1]。复杂性腹壁疝是指巨大的腹壁疝和(或)并发一系列的并发症, 而并发症限制了本病的临床疗效[2]。为此, 本研究旨在验证分析在复杂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评价其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复杂性腹壁疝患者78例。其中男45例、女33例;年龄22~68岁, 平均年龄(38.8±9.12)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 各39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法, 即开腹手术治疗。手术前常规准备, 行硬膜外麻醉, 予以患者相应的手术体位, 取疝的正中部为切口, 剥露疝囊, 使疝环全部显现出来, 恢复疝内容物。选择大小相应的补片, 其边缘应略大于疝环, 约5 cm, 缝合固定, 针与针间隔1.5 cm, 然后将皮下组织及皮肤进行逐层缝合。试验组:对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措施[3]。硬膜外麻醉后, 找到疝的位置, 进行穿刺, 置入第一个Trocar(12 cm)后建立气腹, CO2压力12 mm Hg(1 mm Hg=0.133 kPa), 行探查腹腔的作用, 再置入2个Trocar(5~10 mm), 将疝内容物分离、复位。采用>疝环边缘5 cm的复合补片(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进行修补, 每个边界分别采用1根吊缝线缝合, 从腹壁内拉出吊缝线并于皮下打结固定。针与针间隔1.0~1.5 cm, 缝合补片后将气腹解除, 缝合切口。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 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照文献[3]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分组治疗后, 应用腹腔镜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76/78), 明显应用优于传统开放性治疗对照组的76.9%(60/7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指标比较 经治疗后, 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试验组患者后, 其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复杂性腹壁疝的种类中, 主要包括复发腹壁疝、难复性或嵌顿性腹壁疝、合并感染的腹壁疝等10大类。在其临床治疗中, 主要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两种。近些年, 随着我国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腹腔镜手术治疗已成为修补腹壁疝的推动力。由于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较为直观, 有效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 应用腹腔镜治疗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4%(76/78), 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性治疗对照组的76.9%(60/7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说明腹腔镜治疗的临床疗效更胜一筹。开放性手术极易引起并发症, 且产生较大创伤, 不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还延长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4]。而本研究试验组采用了腹腔镜技术进行治疗, 不仅减小了创伤, 还缩短了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 在复杂性腹壁疝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手术及住院时间短, 加速了病情的恢复, 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硕, 陈杰.腹腔镜手术治疗复杂腹壁疝价值探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11):1157-1161.

[2] 王福荣, 蔡相军. 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术后肠瘘二例.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 9(2):76-77.

[3] 王光哲, 王建国, 段继源, 等.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对比分析.陕西医学杂志, 2015, 44(6):675-676.

[4] 刘德伟.改良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比较.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1):598-602.

[收稿日期:2016-03-31]

猜你喜欢
腹腔镜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研究患者卵巢功能在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术后影响
腹腔镜下胃袖式切除术在基层医院的运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