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6例脓肿型颈淋巴结核治疗的观察

2016-08-19 12:11伏志杰刘风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伏志杰+刘风丽

【摘要】 目的 观察颈部脓肿型淋巴结核在标准方案治疗下穿刺抽脓注药的治疗效果。方法 36例脓肿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 给予2HRZE(S)/10HRE标准方案抗结核治疗, 穿刺抽取脓液冲洗并注入抗结核药物,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6例脓肿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治疗后淋巴结缩小, 脓液消失, 症状减轻, 观察1年全部治愈, 无1例复发。结论 脓肿型颈部淋巴结核在标准方案治疗下采取穿刺抽脓冲洗注药治疗, 减少外科手术机会, 疗效好, 痛苦小, 安全有效。

【关键词】 颈部脓肿型淋巴结核;标准方案治疗;穿刺抽脓冲洗注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22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urative effect by puncture pumping pus and flush injecting medicine through standard treatment for neck abscess scrofula. Method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ith neck abscess scrofula received 2HRZE(S)/10HRE standard treatment, along with puncture pumping pus and flush injecting medicine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Their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36 patients showed shrunk lymphonodus, disappeared pus and relieved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Observation for 1 year showed no recurrent case.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uncture pumping pus and flush injecting medicine through standard treatment for neck abscess scrofula can reduce surgical chance, along with good curative effect, few pain, high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Neck abscess scrofula; Standard treatment; Puncture pumping pus and flush injecting medicine

淋巴结核俗称“老鼠疮”, 中医称为“瘘疠”, 古代中医《灵枢·寒记》和《金匮要略》中都有记载, 与其他细菌感染淋巴结不同的是局部无有红、热表现, 又称“寒性脓肿”, 淋巴结核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病, 其中以颈淋巴结最易受累, 占淋巴系统的80%~90%[1], 颈淋巴结核以脓肿型多见, 颈脓肿型淋巴结核易形成溃烂, 经久不愈, 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思想负担, 本所对36例脓肿型颈淋巴结核的治疗汲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采用西医治疗同时外加积极抽出脓液并注药治疗, 取得很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所2000年1月~2014年12月门诊及收入院的脓肿型颈部淋巴结核共36例, 其中男28例, 女8例, 年龄16~50岁, 平均年龄(35±8.5)岁, 发热22例, 合并肺结核18例, 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33例, 糖尿病3例。排除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及有精神病史者。患者签署病情知情同意书。所有病例均经B超检查有淋巴结肿大并有脓肿, 并经穿刺病理证实, 符合淋巴结核的诊断标准[2]。

1. 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给予2HRZE(S)/10HRE标准方案抗结核治疗(阿拉伯数字表示治疗时间, 单位为月, H异烟肼、R利福平、Z吡嗪酰胺、R乙胺丁醇、S链霉素, 其中乙胺丁醇和链霉素任选1种),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 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血糖争取控制<8.0 mmol/L或正常范围内, 如有异常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对症处理。采取B超定位为穿刺位置, 局部麻醉后用10 ml一次性针管成一定角度进针, 如定位过深可用胸穿针代替10 ml针管, 切勿垂直进针以免形成瘘道, 有落空感后回抽脓液, 遵循“抽脓必净”的原理尽量抽净脓液, 然后注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待回抽冲洗液颜色清晰停止冲洗, 注入异烟肼针0.2、阿米卡星针0.2, 外用无菌纱布加压固定, 每周进行两次, 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感染或污染。由于淋巴结核治疗时间长、见效慢, 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外观上看好像越来越重, 甚至接近溃烂, 告诉患者要有耐心, 积极配合治疗, 治疗后淋巴结缩小, B超未发现脓液为有效。

2 结果

36例脓肿型淋巴结核病例中最少的抽脓冲洗注药2次, 最多的20次, 直至淋巴结缩小, 脓液不能抽出。其中有8例在治疗过程中近乎溃烂, 积极抽出脓液减轻压力防止溃破, 最短治疗时间6 d见效, 最长治疗6个月见效, 治疗历时较长的治愈后局部会留有凹痕。患者发热、咳嗽等结核病相关症状1个月内基本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出现肝功能损伤3例, 2例为轻度, 转氨酶<80 U/L, 继续原方案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正常, 1例重度肝损伤, 转氨酶310 U/L, 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加强护肝治疗, 1周后复查肝功能恢复安全范围, 调整治疗方案完成疗程;出现过敏反应3例, 服用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或扑尔敏症状消失;呕吐、胃胀、胃疼5例, 服用胃复安、吗丁啉、雷尼替丁等对症处理。36例经过1年疗程治疗全部治愈, 观察1年无1例复发。

3 讨论

颈部淋巴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侵入颈部淋巴结所致的一种淋巴结病变, 按病程可分为结节型、浸润型、脓肿型、溃疡型。结节型、浸润型内科治疗很容易治愈, 但是发现诊断不及时很快发展成脓肿型, 即使治疗中也有20%的转化成脓肿型的机会, 如果只用内科治疗治愈率只有65%, 脓肿型恶化也可发展成溃疡型, 溃疡型淋巴结核单纯内科治疗效果很差, 必需外科手术切开引流。临床上脓肿型淋巴结核最常见, 脓肿型淋巴结核如果发展成溃疡型淋巴结核, 不但需要外科手术, 还要面临遗留终生的术后瘢痕, 如治疗不理想结核杆菌还要破坏掉病变处大量组织甚至骨组织, 留下功能障碍, 所以脓肿型淋巴结核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关键。单纯西药治疗脓肿型淋巴结核疗效欠佳, 经常需要12~18个月[3], 因为淋巴结发生干酪坏死后阻断血液供应, 药物难以抵达病变处, 不能行成有效的血药浓度而影响治疗[4], 淋巴结内抽脓冲洗注药解决了这一方面不足, 注重了药物靶向治疗, 减少患者外科切开引流的手术机会, 此法痛苦小, 安全可靠,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神结, 高文. 临床结核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478.

[2] 马屿, 朱莉贞, 潘毓萱. 结核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89.

[3] 秦明, 马金华, 韩毅. 综合治疗浅表淋巴结核的疗效分析. 中国医刊, 2013, 48(10):69-70.

[4] 赵丽, 孟尔旺, 徐毓风,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淋巴结核伴寒性脓肿的疗效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 2014, 11(36):945.

[收稿日期: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