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治疗疗效观察

2016-08-19 12:15郭俊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郭俊风

【摘要】 目的 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CINⅢ)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 CINⅢ患者, 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40例)和B组(50例)。 A组行CKC, B组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清除率、切缘阳性率、病变持续或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0.16±9.34)min、(15.46±6.43)ml, B组分别为(33.32±8.76)min、(17.89±5.89)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PV清除率、切缘阳性率、病变持续或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CINⅢ治疗上, 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疗效优于CKC。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 宫颈冷刀锥切术;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34

目前对于CIN Ⅲ 治疗方法包括: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CKC、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因宫颈环形电切术对病灶切除不彻底, 治疗深度不够, 术后提供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时, 切缘定位困难, 并有电热效应现象, 可影响临床对切缘的病理学诊断。而全子宫切除术适合于年龄大、无生育要求、合并有其他手术指征的CINⅢ患者[1]。故CINⅢ患者治疗上多采用冷刀锥切术或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本文旨在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术中术后情况, 为CIN Ⅲ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就诊确诊为CINⅢ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行高危14种高危HPV检测, 平均年龄(37.51±7.39)岁。 将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40例)和B组(50例)。

1. 2 手术方法

1. 2. 1 A组 冷刀锥切术:麻醉成功, 碘实验确定手术范围, 在碘不着色外0.5 cm处, 用手术刀作一环形切口, 向内倾斜30~40°, 以宫颈管为中心, 逐渐向宫颈深部作锥形切除, 将宫颈管完整切下, 不超过宫颈内口, 切口深度达宫颈间质。一般锥高2~2.5 cm, 用Sturmdorf缝合法成形宫颈[2]。

1. 2. 2 B组 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麻醉成功, 碘实验确定手术范围, 宫颈局部注射垂体后叶素6 U, 在宫颈外口水平上方3~4 cm或病变外缘0.5 cm以上环行切开阴道壁, 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及直肠宫颈间隙, 暴露骶主韧带, 在远离宫颈侧缘0.5~1.0 cm处钳夹切断缝扎骶主韧带, 于子宫峡部下5~10 mm将宫颈离断, 采用Sturmdorf缝合法吻合宫颈断端和阴道断端[3]。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两组HPV清除率、切缘阳性率、病变持续或复发率。

1. 4 疗效评价标准 术后6个月无CIN 存在, 定为治愈;术后1年内仍有CIN 存在, 定为病变残留;术后无CIN存在, 但1年后发现病变出现, 定为CIN 复发。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情况比较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HPV清除率、切缘阳性率、病变持续或复发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90例患者中, 78例保留子宫无生育要求, 其中自然流产1例, 人工流产3例, 6例有生育要求患者中, 足月分娩3例, 2例为剖宫产, 1例顺产, 两组患者中均有病例。

3 讨论

3. 1 本研究中,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CKC不能同时电凝止血, 而尽管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操作复杂, 但可以缝扎和电凝止血, 缩短了手术时间。

3. 2 宫颈锥切术是治疗CIN和宫颈微小浸润癌的一种常用保守性手术方法, 既可以切除病变, 又可以保留宫颈解剖结构, 满足患者的生育要求。但CIN及宫颈浸润癌具有多中心生长的特点, 故术后易复发, 且病变可能残存切缘阳性等。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既切除足够病变组织又避免手术范围过大造成副损伤等。以上研究表明:两组患者HPV清除率、切缘阳性率及术后病变持续及复发率方面比较, 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明显优于CKC(P<0.05)。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尤其适合于大面积CINⅢ , CINⅢ合并VAIN, 宫颈病变已行锥切术但术后出现复发、病变残存、切缘阳性且要求保留子宫和生育能力的患者。

3. 3 CKC和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由于切除宫颈, 再次妊娠可能造成宫颈机能不全而致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 该研究病例中由于要求生育的患者少, 暂未发现宫颈机能不全导致流产早产现象, 二者术后是否存在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的差异还需进一步随访和扩大样本量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梁美蓉, 曾四元, 李隆玉, 等. 阴式筋膜外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0):2350-2353.

[2] 朱鹃, 卞美璐, 孙霭萍, 等. 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1, 25(2):67-70.

[3] 马利国, 李明娥, 谢红,等. 两种宫颈锥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评价.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 26(2): 118-120.

[收稿日期:2016-04-06]

猜你喜欢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和冷刀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疗效研究
宫颈环形电切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
宫颈病变应用冷刀锥切术与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对比
阴道镜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诊断分析
Livin基因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宫颈环形电切术对CIN患者术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宫颈电环切术在治疗CINⅡ~Ⅲ级中的临床应用
P16、Ki67在宫颈尖锐湿疣及上皮内瘤变中的研究
关于非整倍体细胞DNA倍体测定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ⅡⅢ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