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6-08-19 12:16郭玉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维持性并发症

郭玉芹

【摘要】 目的 分析在线血液透析(血透)滤过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行维持性血透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4例。对照组患者行普通血透3次/周, 4 h/次, 治疗组患者行普通血透2次/周, 4 h/次, 同时联合在线血透滤过1次/周, 4 h/次。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未发生低血压, 对照组为7例,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两组尿素氮(BUN)、肌酐(Sc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两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甲状旁腺激素(iPTH)、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钙(Ca2+)、血清磷(P3+)、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线血透滤过通过弥散和对流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降低透析患者的并发症。

【关键词】 在线血液透析滤过;维持性;并发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35

随着透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因普通血透主要是依靠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 而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不足, 引起的透析相关并发症高,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透析患者死亡率高于其他人群[1]。而血透滤过结合了血透和血液滤过的优点, 采用弥散和对流的原理, 能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减少透析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 降低病死率。本院采用在线血透滤过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 临床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本院血透室行维持性血透患者4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4例。治疗组男14例, 女10例, 年龄32~77岁, 平均年龄62岁;原发病:慢性肾炎10例, 糖尿病肾病5例, 高血压肾病4例, 多囊肾2例, 不明原因3例。对照组男13例, 女11例, 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64岁;原发病:慢性肾炎9例, 糖尿病肾病5例, 高血压肾病5例, 痛风性肾病2例, 多囊肾1例, 不明原因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低盐低优质蛋白饮食, 常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高血压患者应用降压药。对照组患者行普通血透3次/周, 4 h/次。治疗组患者行普通血透2次/周, 4 h/次, 同时联合在线血透滤过1次/周, 4 h/次, 滤器采用金宝公司单次高通透性透析器, 超滤系数45 ml/(h·mm Hg), 血流量200~250 ml/min, 置换液速度50~100 ml/min, 均采用前置换方式, 置换量8 L/h, 置换液是金宝血透机在线产生, 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均为碳酸氢盐透析液, 透析液温度36~37℃, 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 一次性使用透析器, 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 净脱水量为体重的3%~5%。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心率等。共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对比两组低血压情况, 治疗效果及BUN、Scr、iPTH、β2-MG、Ca2+、P3+、Hb、ALB水平。临床症状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改变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未发生低血压, 对照组为7例,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2 各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后, 两组BUN、Sc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 两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PTH、β2-MG、Ca2+、P3+、Hb、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23例, 其中高血压11例, 低血压7例, 心律失常5例;治疗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共6例, 其中高血压4例, 低血压1例, 心律失常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患者体内有多种代谢产物的蓄积, 可引起各种临床症状。据其毒素的分子量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分子毒素。 中大分子毒素在体内呈多室分布, 其中体内潴留可致皮肤瘙痒, 肾性骨病、肾性贫血、尿毒症脑病、心包炎、多间膜腔积液、顽固性高血压、周围神经病变[2]。血透主要以弥散作用为主进行小分子毒素的清除, 对iPTH、β2-MG等中大分子毒素不能清除。而血透滤过通过弥散和对流两种方式对毒素进行清除, 且使滤过膜分子的截留面积大, 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 改善肾性贫血, 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用量, 降低透析上述并发症, 降低患者病死率、住院率,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质量。同时在线血透滤过自身产生置换液, 无污染, 减少了血透患者的感染机会, 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尹道馨, 张东亮, 刘文虎. 血液透析滤过在维持性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0(2):154-160.

[2] 陈珠江, 王成, 娄探奇, 等. 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清瘦素的清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4, 25(S1): 327-329.

[收稿日期:2016-01-18]

猜你喜欢
维持性并发症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效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治疗中静脉和口服铁剂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对患者预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观察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