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应用耳脑胶并发症探究

2016-08-19 12:37姜克文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姜克文

【摘要】 目的 分析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耳脑胶的并发症情况。方法 105例面肌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进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部分患者采用耳脑胶, 分析患者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患者随访12个月, 治疗优良率为95.24%, 面瘫发生率为10.48%, 听力减退发生率为14.29%, 有29例患者使用耳脑胶;使用耳脑胶的患者有6例(20.69%)面部痉挛未消失, 多于未使用耳脑胶患者的5例(6.58%)(P<0.05);使用耳脑胶的患者出现听力减退13例(44.83%), 少于未使用耳脑胶患者的2例(2.63%)(P<0.05)。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耳脑胶可能会诱发听力减退, 应当慎重使用。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耳脑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46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神经系统疾病, 最主要的表现为面部一侧肌肉不自主抽搐, 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临床上常用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 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面部的神经功能, 但对其临床并发症的报道却并不统一[1]。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耳脑胶的并发症情况, 本文对研究进行总结,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5例面肌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35例, 女70例;年龄20~70岁, 平均年龄(43.6±2.5)岁;病程2个月~10年, 平均病程(4.5±1.2)年;发病位置为左侧65例, 右侧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或螺旋CT检查确诊, 且排除继发性面肌痉挛。

1. 2 方法 患者采取侧卧位, 保证患侧向上, 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 手术入路方式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口位置选在耳后发际0.5 cm处, 切口长度为5 cm, 在颅骨上转孔, 扩大骨窗, 骨窗值经<2 cm, 充分暴露乙状窦内缘, 切开脑膜, 切口呈“Y”字形, 释放脑脊液, 显微镜直视下分离蛛网膜, 显露面神经, 显露REZ, 明确责任血管, 在责任血管及REZ之间放置特氟龙;如责任动脉无法推离REZ, 应用耳脑胶进行减压处理;术后缝合脑膜, 缝合各皮层。

1. 3 疗效判定标准 ①临床效果判定[2]:患者痉挛症状消失为优;患者痉挛症状明显改善为良;患者痉挛症状开始改善为可;患者痉挛症状未发生改变为差。②听力减退判定标准[3]:堵住健侧外耳道情况下, 间距2 m可实现大声交流为轻度;堵住健侧外耳道情况下, 间距1 m可实现大声交流为中度;堵住健侧外耳道情况下, 间距1 m无法实现大声交流为重度。③永久性听力减退判定[4]:术后6个月内患者听力状况无明显好转者。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随访12个月, 105例面部痉挛患者中, 优85例, 良15例, 可3例, 差2例, 优良率为95.24%。29例使用耳脑胶的患者, 6例(20.69%)面部痉挛未消失, 76例未使用耳脑胶的患者, 5例(6.58%)面部痉挛未消失,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情况 ①面瘫:105例患者中, 发生面瘫11例, 占比10.48%(11/105), 后期随访发现患者面瘫症状均有所改善。②听力减退:105例患者中, 发生听力减退15例, 占比14.29%(15/105);其中暂时性听力减退9例, 包括轻度暂时性听力减退5例(55.56%), 中度暂时性听力减退3例(33.33%), 重度暂时性听力减退1例(11.11%);永久性听力减退6例, 包括中度永久性听力减退2例(33.33%), 重度永久性听力减退4例(66.67%)。使用耳脑胶的患者出现听力减退13例, 占比44.83%(13/29), 未使用耳脑胶的患者出现听力减退2例, 占比2.63%(2/76),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永久性听力减退占比与重度暂时性听力减退比较,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面肌痉挛是临床上常见的面部神经系统疾病, 发病初期表现为眼睑跳动, 后期逐渐发展为面肌痉挛, 并可连接到嘴角, 个别严重者会连接到颈部, 多发生在中年, 且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初期抽搐频率较强, 持续时间较短, 随着病情的变化, 抽搐频率逐渐增加, 持续时间持续增加, 使患者感到心烦意乱, 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常生活。

目前, 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首选治疗方式, 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手术, 主要治疗目标是改善神经的脱髓鞘病变, 降低血管的压迫力, 进而恢复神经功能。相关文献报道指出[5], 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治疗有效率可达85%~97%。本次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随访12个月, 优良率为95.24%, 可见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行血管减压术后, 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面瘫和听力减退, 有报道指出术后患者发生听力减退的比重为7.5%[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患者听力减退发生率为14.29%, 略高于文献报道, 可能与医生过多应用耳脑胶有关, 耳脑胶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颅骨粘合剂。

综上所述, 微血管减压术对面肌痉挛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 耳脑胶可能会诱发听力减退, 应当慎重使用。

参考文献

[1] 张涛.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及并发症探究. 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5):71-72.

[2] 卢光, 朱宏伟, 张宇清, 等.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远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14, 4(4):160-163.

[3] 王勇军.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4, 23(4):72-73.

[4] 吴景文, 章翔, 李建, 等.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286例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4, 13(5):420-422.

[5] 刘增良, 于海明, 王军, 等.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老年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12(24):65-69.

[收稿日期: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