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2016-08-19 12:49张宜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剖宫产

张宜丽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方法 14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妇产科手术患者, 依照上次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B组(新式剖宫产)、C(改良新式剖宫产)三组, 每组48例。对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C组患者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及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8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例(6.25%)、44例(91.67%)、2例(4.17%), 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 且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A组、B组, 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较小, 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及新式剖宫产相比, 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剖宫产;妇产科手术;改良新式剖宫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057

剖宫产术是当前临床中常用的分娩方式, 特别是在近年来人们思想观念及剖宫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的影响下, 剖宫产率不断上升[1]。作为开腹手术的一种, 剖宫产可能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的远期影响, 例如剖宫产造成的腹腔粘连就可能会对再次妇科手术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 选取本院14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妇产科手术的144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 按剖宫产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B组(新式剖宫产)、C(改良新式剖宫产)三组, 每组48例。A组年龄23~39岁, 平均年龄(30.4±2.1)岁, 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22例, >2年26例;B组年龄24~38岁, 平均年龄(30.2±2.4)岁, 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20例, >2年28例;C组年龄24~40岁, 平均年龄(30.7±2.3)岁, 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2年21例, >2年27例。三组患者年龄、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一般资料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三组患者初次剖宫产均采用硬膜外麻醉, A组行子宫下段剖宫产, 于腹部行纵开切开, 后切开膀胱腹膜反折, 于切开子宫后取出胎儿。B组采用新式剖宫产, 切开患者腹部皮肤后, 行皮下脂肪及筋膜层切开, 后采用血管钳进行皮下脂肪及腹直肌分离, 取出胎儿后缝合。C组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 经由Joel-Cohen切口切开腹部皮肤, 后行皮下脂肪剥离及筋膜、腹直肌分离, 折返膀胱子宫并下推膀胱, 于切开子宫后娩出胎儿, 后缝合。

1. 3 观察指标[2] 观察记录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 记录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 C组患者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及B组(P<0.05);三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对比 C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P<0.05), 且切口一期愈合率高于A组、B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剖宫产为临床常用分娩方式, 在难产、妊娠合并症、妊娠并发症等产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可有效提升上述产妇及新生儿的分娩质量[3]。但其本身作为一种开腹手术, 存在着发生腹腔粘连的可能性, 可导致再次进行妇产科术式的可能性增加, 已有研究表明, 采用不同术式剖宫产可给再次妇产科手术造成程度不同的影响[4]。

新式剖宫产、子宫下段剖宫产、改良新式剖宫产是剖宫产常用的三种术式, 下段剖宫产用时较长, 且手术期间常会形成过大的牵拉刺激, 导致腹腔粘连的发生风险增加。新式剖宫产患者易发生切口游离错位, 且手术过程中会产生机械刺激容易导致腹腔粘连发生。改良新式剖宫产是基于上述两种剖宫产手术形成的新的剖宫产术式, 是利用可惜数显对膀胱腹膜折返部位以宽针距进行缝合, 可促使诸多炎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 C组再次妇产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及腹腔粘连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

综上所述, 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及新式剖宫产术式相比, 改良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最小, 可作为剖宫产产妇的临床首选术式。

参考文献

[1] 李湛. 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相关情况分析. 中国全科医学, 2014, 17(15):1766-1768.

[2] 区润玲. 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14):1912-1913.

[3] 王秋媛. 116 例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妊娠剖宫产影响的临床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2):5098-5099.

[4] 孙红霞, 张文淼. 三种不同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形成的比较与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4, 29(18):2869-2871.

[收稿日期:2016-03-30]

猜你喜欢
剖宫产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
剖宫产会导致后代肥胖
头一胎剖宫产第二胎一定要剖吗
放弃不必要的剖宫产
某院近三年剖宫产现状分析
一胎剖宫产,二胎只能剖吗?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38例回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