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1024张处方分析

2016-08-19 14:01龚如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门诊高血压

龚如燕

【摘要】 目的 探讨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应用应用合理情况, 为临床防治高血压提供相关数据。方法 1024张门诊抗高血压处方, 查看每张处方相关病例信息, 分析处方中单用和联合用药情况, 综合分析各类抗高血压用药情况以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情况。结果 1024张处方中, 单用1种抗高血压处方共456张, 占44.53%;联合应用2种抗高血压药物共430张, 占41.99%;联合应用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共138张, 占13.48%。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占65.6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占44.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占12.89%;β受体阻断剂占38.48%。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占33.95%;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占29.30%。结论 某院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应用尚合理, 但仍要结合门诊高血压治疗特点进行相关调整。

【关键词】 处方分析;高血压;门诊;抗高血压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41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控制对减少和预防其并发症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相关处方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合理的抗高血压处方不但能有效控制血压同时可减少服药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1]。本文选择本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处方, 分析抗高血压处方是否合理, 为临床提供防治高血压方案相关数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共1024张, 其中男426例, 占41.60%;女598例, 占58.40%。21~40岁38例(男34例、女4例)、41~60岁290例(男112例、178例)、>60岁696例(男280例、女416例)。

1. 2 方法 查看每张处方相关病例信息, 分析1024张处方中单用和联合用药情况, 综合分析各类抗高血压用药情况以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频率情况。并分析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是否合理。

2 结果

2. 1 单用和联合应用抗高血压情况分析 1024张处方中, 单用1种抗高血压处方共456张, 占44.53%;联合应用2种抗高血压药物共430张, 占41.99%;联合应用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共138张, 占13.48%。

2. 2 各类抗高血压应用情况分析 1024张处方中, 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共672张, 占65.6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共452张, 占44.1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共132张, 占12.89%;β受体阻断剂共394张, 占38.48%;利尿剂共122张, 占11.91%;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共10张, 占0.98%。其中钙通道阻滞剂应用频率最高, 其次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剂。

2. 3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用药分析 两种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共430张处方: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共146张, 占33.95%;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126张, 占29.30%;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60张, 占13.95%;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共36张, 占8.3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12张, 占2.79%;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联合应用共12张, 占2.79%;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联合应用共12张, 占2.79%;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其他1种药物联合应用共10例, 占2.33%;β受体阻断药和利尿剂联合应用共10张, 占2.3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利尿剂联合应用共6张, 占1.40%。

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共138张: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和β受体阻断药共72张, 占52.17%;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18张, 占13.04%;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10张, 占7.2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药共3张, 占2.17%;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4张, 占2.90%;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共4张, 占2.90%;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共2张, 占1.4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应用共2张, 占1.45%。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共12张, 占8.70%;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药和利尿剂联合应用共8例, 占5.80%。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较高, 其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良好的控制此类患者血压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着重要临床意义。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及处方应用是否合理对血压控制起着重要作用[2]。本文分析可以看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 女性患者发病率稍高于男性患者。在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中, 单一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血压较为多见, 这与患者初次发现血压升高而到医院就诊有关, 初次就诊多为高血压病情较轻患者, 此类患者主要是希望单一用药或应用饮食及运动等方式达到控制血压效果。但是单一用药容易产生耐药, 影响血压控制, 所以往往需要联合用药来控制血压。而联合用药不但能够提高控制血压效果, 同时也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在抗高血压药物中, 本文结果可以看出, 应用较多的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等药物, 此类药物属于一线抗高血压药物。

目前, 钙通道阻滞剂的长效制剂应用较多[3],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应用也较多, 此类药物应用过程中不引起咳嗽, 因为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完全, 所以其较好降压效果。β受体阻断剂在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也应用较多, 此类药物除了有降压作用外, 对心绞痛、心动过速等也有治疗作用, 适用于此类疾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4]。本文结果显示, 1024张处方中, 单用1种抗高血压处方共456张, 占44.53%;联合应用2种抗高血压药物共430张, 占41.99%;联合应用3种或3种以上抗高血压药物共138张, 占13.48%。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断药联合应用在门诊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较多。

综上所述, 某院门诊抗高血压处方应用尚合理, 但要根据门诊抗高血压情况进行相关调整,目的是提高控制高血压效果, 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参考文献

[1] 张美容, 杨盈盈. 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1(26):6-7.

[2] 陈海文, 李琼静.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分析. 临床医学工程, 2012, 8(1):123-125.

[3] 黄骞. 门诊抗高血压用药分析. 当代医学, 2012, 12(34):128.

[4] 吴苑珊, 毕绮丽, 王焱. 门诊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分析. 现代医院, 2010, 10(11):81-83.

[收稿日期:2016-05-13]

猜你喜欢
门诊高血压
开展门诊服务流程调研 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高血压界定范围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来自疼痛门诊的报告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