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

2016-08-19 14:40程振宇窦中伟陈淑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疗效

程振宇+窦中伟+陈淑慧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6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观察组给予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方案治疗, 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症状恢复时间及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其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发热平均消退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25例, 有效22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显效20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各项临床症状恢复速度快,安全性高,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干扰素;炎琥宁;小儿手足口病;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44

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 一大感染该病, 其发病率较快, 对机体影响较大, 该病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健康[1]。当前对于小儿手足口病尚未研发出特效药物。为探讨分析干扰素联合炎琥宁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 本研究以本院近期收治的9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取的患儿均为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 其中男51例, 女45例;年龄最大9岁, 最小2个月, 平均年龄(3.45±1.08)岁。

所有患儿经过相关检查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相关诊断标准。96例患儿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儿实施治疗期间均未采用其他治疗手段进行治疗。选取过程中排除心肌炎、脑膜炎、肺炎等相关疾病的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48例。

1. 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患儿均实施对症支持治疗, 并在此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广东肇庆星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9407)进行治疗, 取利巴韦林8~15 mg/kg加入含量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5 d。观察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用α-2b干扰素(深圳科兴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33035)及炎琥宁(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4546)进行联合治疗, 干扰素取100万IU, 进行肌内注射, 1次/d, 同时应用炎琥宁10 mg/kg加入含量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5 d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

1. 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儿手足口疱疹消退时间、消热时间以及两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 比较病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1. 4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级别, 显效:患儿经过治疗后手足口等部位疱疹基本消失, 其他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手足口部位疱疹有明显减小及好转迹象, 其他相关症状也有明显好转;无效:患儿经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甚至反出现临床症状加重的现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相关症状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经过相关治疗后其手足口疱疹平均消退时间为(2.96±0.53)d、发热平均消退时间为(1.32±0.47)d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为(3.61±0.7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71±0.83)、(2.89±0.61)、(6.71±0.83)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5例, 有效22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显效20例, 有效18例, 无效1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手足口病主要由EV71病毒感染而引起, 会对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 从而造成一系列的重症表现, 同时手足口病一般发病于学龄儿童, 其体质相对较弱, 因此也较容易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等现象。患儿发病后, 初期无明显反应, 但其发展速度较快, 随着并且发展会出现口吐粉红色唾液、水肿等症状。该病对儿童身体发育危害很大, 极易造成呼吸循环系统衰竭, 导致死亡。饮食:让患儿多饮水, 可用淡竹叶、银花、茵陈、灯芯花煎水饮用。宜食流质或半流质, 如冬瓜扁豆薏米粥、淡奶、豆浆、赤小豆粥、草龟土茯苓汤等。多食富含维生素C、B族的食物, 如西瓜、橙、糙米粥等。忌食辛辣、燥热之品, 如虾、蟹、芒果等。

手足口病一般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丙类传染疾病,该病感染后传播速度较快,其易感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的儿童[2]。该病发生后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极有可能发展成为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甚至可能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3]。目前已被发现的手足口病肠道病菌多达20多种, 且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对该病产生明确的治疗效果。但当下临床上广泛应用利巴韦林等光谱抗胜数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4]。但大量临床表明应用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均有发生贫血、食欲不振、骨髓抑制等多种不良反应。α-b2干扰素是一直哦哦那个合成水溶性蛋白, 应用后可有效抑制体内感染病毒的繁衍, 同时该药也能增强K细胞和T细胞活性, 通过促进免疫淋巴细胞的产生对病毒进行消灭, 从而起到对该病的良好的治疗作用[5]。炎琥宁是中药穿心莲中提取的一中穿心莲内酯琥珀半酯钾纳盐, 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感染、清热、镇痛等效果。

综上所述, 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应用利巴韦林治疗, 且应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相关症状消退更快, 平均住院时间更短, 因此更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玲, 李润珍, 杜文丽, 等. 重组人干扰素α1b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河北医药, 2012, 34(19):2910-2911.

[2] 吕玲.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7):673-674.

[3] 邬金凤.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6):26-27, 28.

[4] 李子恒.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8(10):100-101.

[5] 杨晓黎. 联用干扰素和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 当代医药论丛, 2015(19):142-143.

[收稿日期:2016-03-25]

猜你喜欢
小儿手足口病干扰素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干扰素 你了解吗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探讨
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探讨
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
人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