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的影响(1)

2016-08-19 15:22李艳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1期
关键词:产程产妇护理干预

李艳丰

【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分娩疼痛产生的影响。方法 106例产妇,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53例。B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 A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A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的分娩疼痛情况均比B组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妇分娩期间以综合护理方法为其实施干预, 可促使产妇分娩时的疼痛明显减轻, 使产妇处于轻松状态, 最后有效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产妇;分娩疼痛;护理干预;产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82

大多数女性一生中必然要经历分娩, 为妇女生命活动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生理过程。女性分娩共包括三个产程, 第一产程指的是宫口扩张的时期, 而胎儿娩出期为第二产程, 胎盘娩出的阶段为第三产程, 整个分娩过程中, 产妇心理与生理等均承受着巨大煎熬[1]。尤其是初产妇并没有分娩经验, 在分娩前对分娩疼痛担忧过度, 心理负担较大, 并给分娩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因此, 对在本院分娩的53例产妇展开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十分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3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0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53例。A组年龄23~32岁, 平均年龄(24.3±3.2)岁, 孕周38~42周, 平均孕周(39.2±0.9)周;B组年龄24~33岁, 平均年龄(24.5±3.3)岁, 孕周39~43周, 平均孕周(39.6±1.8)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2] 纳入为初产妇的产妇, 且为单胎、头位;纳入骨盆外侧经测量正常、头盆对称、宫颈条件良好以及具备自然分娩条件的产妇;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的产妇;排除伴有妊娠期并发症的产妇。

1. 3 方法 B组产妇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 A组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 3. 1 入院健康宣教 产妇入院后, 护理人员耐心对每一例产妇讲解自然分娩的大致过程、出现分娩疼痛的原因、疼痛时间点等, 使其对生产知识有足够全面的了解, 使产妇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 同时护理人员应主动为产妇介绍产房环境、主治医师及助产士等, 促使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等有基础的了解;同时应将产房布置的舒适、温暖, 病房应保持干净、整洁、舒适、温馨, 并对温度及湿度予以有效控制, 同时保证光线的舒适;此外, 护理人员要告知产妇分娩过程中宫缩导致出现疼痛的性质, 教会产妇应用改变呼吸深浅、频率等方式有效缓解疼痛感, 消除焦虑情绪, 提高自然分娩自信心。

1. 3. 2 第一产程护理 ①疼痛干预与心理护理:该阶段产妇由于宫缩会产生疼痛感, 可采用调节呼吸、局部热敷等方法促使疼痛有效缓解, 并鼓励家属参与分娩过程, 为产妇提供安慰、鼓励等, 创建温馨环境, 进而能够促进产妇分娩。②饮食护理:部分产妇因分娩疼痛会出现食欲不佳现象, 甚至部分患者可出现反胃、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 为此, 护理人员要应用关切的语气告知产妇出现该类反应为正常的, 不需要担心。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耗费的体力较大, 故而在宫缩间隙时, 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大量饮食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 有效保障产妇体力。③体位护理:根据产妇自身情况, 对其实施体位护理, 如采取侧卧位、坐位、蹲位等。④触摸护理:当产妇出现宫锁之后护士应对其腹部按摩, 注意按摩时同时使用双手, 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保持轻柔动作;当产妇宫口打开8指时, 护士应在产妇宫缩且呼气时, 顺肚脐以双手按摩产妇腹部;在产妇吸气时向反方向摩擦, 对宫底进行轻柔按摩。

1. 3. 3 第二产程 ①舒适护理:在分娩过程中知道产妇按照宫缩频率适时将腹部力量加大, 促使分娩加强。②温馨护理:在产妇宫缩结束之后, 护士以温柔、关切的语言给予产妇鼓励, 在分娩期间, 护理人员握住产妇双手, 一方面能够提高产妇安全感, 另一方面能够消除其不安与孤独感。③心理干预:在分娩全称中, 护士应认真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同时对分娩进程等密切观察;和产妇可适当交流观察结果, 促使其心理压力有效减轻, 同时提高产妇的配合度。

1. 3. 4 第三产程 ①健康宣教: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 为预防产后出血, 可为产妇展开缩宫素注射, 为产妇讲解缩宫素不会影响哺乳;另外, 护理人员要指导产妇与婴儿早接触, 尽早开始哺乳, 并告知产妇应加强休息, 保持心境平稳, 从而促使产妇身体尽早康复。②心理护理:护士主动为产妇讲述新生儿的健康情况, 尽早让母婴尽早接触, 劝慰产妇, 使其不因胎儿性别及长相等有心理落差, 今儿预防宫缩乏力的发生。

1. 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 对比两组产妇的分娩疼痛程度。其中分娩疼痛程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评定, 标准如下:0级:0分, 无痛;1级:1~3分, 产妇能够忍受疼痛;2级:4~6分, 产妇难以忍受疼痛;3级:7~9分, 疼痛难以忍受。在各产程均告知产妇以语言对自身分娩的疼痛进行描述, 并做好记录。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的分娩疼痛情况均比B组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导致产妇分娩疼痛的因素较多、较复杂, 主要疼痛因素为子宫收缩、宫颈扩张等。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受到个人心理、文化以及疼痛感知度等方面因素影响[4]。如产妇情绪紧张、处于过度紧张状态, 则会显著增加分娩疼痛程度;如产妇心理承受力较差, 且缺乏分娩经验, 分娩过程中易出现恐惧、紧张等心理情绪, 进而机体会释放出大量5-羟色胺, 减少肾上腺素分泌量, 最后导致产程延长、宫缩乏力[5]。

本次研究中, B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A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显示, A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的分娩疼痛情况均比B组轻,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表明, 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提高产妇信任度, 增强安全感, 缓解或者消除不良情绪, 进而有效保障产妇顺利分娩。

综上所述, 在产妇分娩期间为其展开综合护理, 可促使其分娩疼痛明显缓解, 使产妇处于轻松状态, 并提高产妇分娩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开霞. 产前护理干预措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8):159-160.

[2] 袁杨, 白丽群, 何秀菊. 舒适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130-131.

[3] 郭瑛, 何金川. 中西医结合舒适护理干预高危妊娠合并抑郁效果观察. 西部中医药, 2015(1):102-104.

[4] 杨翠萍, 陈晓燕, 赵宇辉. 护理干预促进自然分娩的探索与实践. 西部中医药, 2015(5):121-123.

[5] 毛益波. 护理干预对孕妇孕期及产后抑郁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15):1890-1892.

[收稿日期:2015-01-06]

猜你喜欢
产程产妇护理干预
延伸化助产护理干预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心理状态及产程的影响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产妇分娩时如何护理
孕期抑郁症怎么样护理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