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苗种培育技术

2016-08-23 06:21钱瑞张壮志潘金华盛宝利赵丽丽薛鹏伟
水产养殖 2016年6期
关键词:仔鱼鱼体三文鱼

钱瑞,张壮志,潘金华,盛宝利,赵丽丽,薛鹏伟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 烟台 264003)

大西洋鲑工厂化人工苗种培育技术

钱瑞,张壮志,潘金华,盛宝利,赵丽丽,薛鹏伟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海藻与海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海藻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烟台264003)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6.007

大西洋鲑(Salmon salar),属鲑形目,鲢科,鲑属,俗称“三文鱼”,是一种冷水洄游性鱼类。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三文鱼人工养殖(主要是网箱养殖),由于三文鱼的营养价值高,逐渐被全世界消费者所接受,目前全世界养殖产量已经达到了350万t。我国的三文鱼市场份额已达到了130亿美金,目前国内的三文鱼养殖产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仍然需要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进口三文鱼大部分来自于挪威、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的三文鱼养殖、育苗2010年才开始起步,笔者结合所在公司的实际情况对三文鱼的生产育苗技术进行总结归纳,以供相关从业者参考。

1 厂房选址及设备配比要求

1.1厂房选址

厂房建设地点要求无任何水质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标准,尤其重金属离子含量必须经过省级部门测定,铁离子含量标准尤为重要,水体中的悬浮物直径小于10 μm,悬浮物浓度小于3 mg/L。

1.2育苗设备

一个1 000 m2繁育车间,正常年繁育能力约为100万尾,需要配置培育系统池、水处理系统、制冷系统、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液氧供应系统及臭氧消毒装置。

1.2.1孵化培育系统孵化单元,孵化箱(图1)有效利用面积约10 m2,孵化槽个数32个;开口喂食单元,培育池规格4 m3,共16池;仔鱼培育系统:培育池规格24 m3/池,共8池;银化阶段单元:培育池规格50 m3/池,共8池。培育池形态要求呈八边形设计,底部设有排污孔。

图1 大西洋鲑孵化箱

1.2.2水处理系统分为高位滤池,面积一般20 m2;生物滤池,规格50 m3/池、100 m3/池,各2个;蛋白分离系统,处理能力2.5 m3/h、5.5 m3/h各2个;微孔过滤机,滤布网目大小100目;水泵能力:5.5 kW、15 kW各8台,5.5 kW单台供水能力达到80 m3/h,15 kW单台供水能力200 m3/h,淡水泵供水能力30 m3/h。

1.2.3在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要求能够准确的监测出培育水体pH值、溶氧、氨氮、二氧化碳含量。氧气供应系统及臭氧消毒装置,由于工厂化苗种繁育属于高密度繁育,因此要求纯氧培育,一般要求液氧罐的储存能力需要达到10 m3。池内需配置应急氧气充气盘。臭氧发生器功率需要根据当地水质条件进行配置,只在仔鱼阶段和银化阶段使用,一般情况下要求消毒效率达2.5 m3/min,残留量必须低于0.002 mg/L。

1.2.4制冷系统作为培育水体水温稳定的要求,主要是对培育车间内的空气进行风冷降温,一般要求制冷机功率达到25 kW,制冷量达到45.7 kW,具体根据当地气温条件进行设定配比。

2 大西洋鲑人工育苗技术阶段解析

2.1发眼卵孵化阶段

发眼卵自挪威合作公司经100 h的运输时间到达孵化车间。鱼卵一般情况下要求发眼卵的体质量在0.12~0.15 g(图2),积温要求达到370℃·h以上,孵化密度不得高于10万粒/m2,一般控制在5万粒/m2。

图2 发眼卵

在孵化室内孵化箱淡水流水孵化,先调整水温为5℃,pH值6.5~7.0,溶解氧饱和度控制在90%~100%(溶解氧含量在7~8 mg/L),孵化室内保持黑暗,然后将发眼卵放入孵化箱,当发眼卵全部破膜,缓慢进行水体升温,每天升温1.0℃,2 d后升温至8℃,温度稳定后暂停上升。通常情况下积温达到490℃·h时,初孵仔鱼开始出现,再经过4 d将水温升至10.0℃,当初孵鱼苗体内的卵黄囊基本消化完毕时,水温逐步提高到12℃,此时鱼体质量达到0.175 g,开始转入开口喂食阶段。

2.2开口喂食阶段

该阶段为室内流水培育阶段,开口喂食水温为12~14℃,pH值为6.5~7.0,溶解氧饱和度控制在90%~100%(溶解氧含量在7~8 mg/L),鱼苗进入室内培育池时光照强度为30 lx,2 d后提至200 lx,4 d后提至500 lx,每天保证24 h光照,待育苗积温达到890~900℃·h时,开始投喂开口饵料,投喂时间为2 s,投喂间隔为210 s,投喂量为初始鱼体质量的5%,当鱼体质量达到1.2 g左右时进入仔鱼培育阶段(图3)。

图3 大西洋鲑仔鱼开始投饵

2.3仔鱼培育阶段

该阶段为室内封闭循环水淡水培育(图4),水温为14~16℃,pH值6.5~7.0,溶解氧饱和度控制在90%~100%(溶解氧含量在7~8 mg/L),鱼苗进入室内培育池时光照强度为1 000 lx,开始投喂规格较大的颗粒饲料,投喂量为鱼池内鱼体总体质量的4%,24 h不间断投喂,投喂间隔200 s,投喂时长10 s,当最小鱼体质量达到12 g以上时开始进入银化阶段,此时个体大的仔鱼体质量达到20 g左右。

2.4银化阶段

该阶段为室内封闭循环水淡水培育阶段,培育水温为14~16℃,pH值为6.5~7.0,溶解氧饱和度控制在90%~100%(溶解氧含量在7~8 mg/L),育苗光照强度为1 000 lx,开始投喂规格较大的颗粒饲料,银化前3 d调整投喂量为鱼池内鱼总体质量的3%,银化期间投喂量为鱼体总体质量的1%。投喂要求:关灯前15 min停止投喂,开灯后5 min投喂,投喂间隔30 s,投喂时长10 s。银化过程共10周时间,前5周控制光照时间,光照周期L∶D=12 h∶12 h,后5周恢复光照时间,保持24 h光照,前3 d投喂量占鱼体体质量的1%,然后缓慢提升到5%,当鱼体体质量达到90 g时即可进入降海,进行海水养殖。

图4 仔鱼培育

表1 大西洋鲑不同规格和对应饵料及主要营养成分

3 育苗用水指标要求

3.1育苗培育阶段流水量

孵化阶段水流速度3~6 L/min;开始喂食阶段水流速度20~30 L/min;仔鱼阶段水流速度90~150 L/min;银化阶段水流速度180~250 L/min。

3.2水质要求

①二氧化碳在水中浓度为5 mg/L,不能高于18 mg/L;②如果pH值过高,可以在培育系统中添加碳酸氢钠进行调节,碳酸氢钠添加量相当于饵料投喂量的25%;③温差不能超过1℃;④硝酸盐含量要求低于1.0 mg/L,亚硝酸盐含量低于1.5 mg/L;⑤每一个过渡阶段都要对鱼苗进行分级培育,同时每一个阶段培育开始前都需要使用浓度为100 mg/ L的有效氯的漂白液进行消毒处理;⑥生物滤池内的硝化细菌的培养,需要提前30 d进行接种,接种量一般为600 mL/m3(活菌计数为1.2×107个/L)。

4 不同阶段鱼体质量与饵料粒径及营养需求

4.1饵料粒径

根据鱼体规格不同,饵料粒径也不同,必须严格按照相对应的规格进行投喂,以提高利用率,降低成本,降低饵料系数。更换饵料时,需要有7天过渡时间,饵料粒径及蛋白含量见表1。

4.2投喂技术

饵料投喂比例需要延续循环的方法,一般调整为2∶1、1∶1、1∶2的步骤进行。

5 大西洋鲑人工育苗病害防治

5.1环境不适引起的疾病

5.1.1鳃部炎症鳃黏液分泌过多导致环境细菌二次生长,原生动物或真菌使条件恶化。症状表现,鱼开始出现浮头,鱼聚集在进水口和出气口;鳃盖外张,食欲不振,取鳃观察,鳃苍白有血斑,鳃瓣末端呈棒状,聚集在一起。处理方法:加大水流量,降低养殖密度,去除水循环系统和养殖池中多余的物质,使用1%~5%氯化钠药浴1~2 min杀死细菌。

5.1.2气泡病孵化时使用井水中含有过饱和的氮气所致,通过曝气系统除去多余的气体。

5.2细菌繁殖引起的疾病

5.2.1烂鳍、烂尾病由类噬纤维菌属细菌引起的冷水性疾病。鱼鳍受到物理伤害后感染所致,保持良好的水质,保证培育车间内安静,控制培育密度,避免过度拥挤,保证充足的溶解氧,防止氨氮浓度过高,使用0.1 mg/L的氟苯尼考进行药浴处理,连续使用3 d。

5.2.2杀鲑气单胞菌水温15℃以上暴发,较低温度下感染无症状。通常情况下鱼体颜色变深,鳍基部充血,有时会有内部充血破裂导致肌肉肿胀。隔离发病的鱼体,同时对鱼苗进行0.3 mg/L的氟苯尼考药浴处理,降海之前,对鱼体注射疫苗。

5.3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5.3.1口丝虫病皮肤出现模糊的蓝白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在皮肤和鳃部挂有带鞭毛的寄生虫,使用20%食盐溶液浸浴5~15 min。

5.3.2车轮虫病鱼体摄食量少,游动缓慢、原地打转,同时出现消瘦、发黑的现象,镜检鱼鳃、皮肤表面均存在车轮虫,使用0.1 mg/L福尔马林浸浴,连用3 d。

5.4真菌引起的水霉病

在鱼体健康状况较差或者受到物理伤害的时候(例如疫苗注射之后)引发的二次感染,鱼鳍、皮肤、鳃和卵表面发白。使用盐浴的方法,往池中添加10 kg/m3粗盐,浸浴1 h。

(2016-02-25)

猜你喜欢
仔鱼鱼体三文鱼
浅析影响仔鱼开口摄食的因素
饥饿对似鱼句早期仔鱼发育、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青藏高原上养殖三文鱼 农超对接精准扶贫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三文鱼
斑鳜仔鱼饥饿试验及不可逆点的确定
酸溶性三文鱼皮胶原蛋白超滤脱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