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培养

2016-08-26 15:11王美洪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生物教学积极性自主学习

王美洪

摘要:自主学习的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学、想学、会学的有效方式,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学生建立自我发展意识,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扮演好“主角”。生物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改变教学方式,启迪学生思维,倡导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生物教学;兴趣;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33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新知识、新成就层出不穷,一个人想不被社会所淘汰,单凭求学时代所学到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地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所以,作为一个学生在求学时代培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远比获得一定的知识重要的多。面对这种教育的新形势、新要求,作为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初中生一方面天真、好奇、爱玩、好动,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有强烈的求知识欲望;另一方面,思想单纯,易受外界的干扰,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而且毅力、恒心不够,易受失败的打击,所以这正是教师培养他们自主意识、自学能力和良好世界观的大好时机,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时机,在天长日久的教学过程中以细雨润物的工夫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生物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生物是一门趣味性很强,密切联系社会实践的科学,而且生物科学的新信息、新成果,大量涌现,很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所以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在结合恰当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就很容易将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充满乐趣的学习乐园。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渗透一些生物学家科研方面的事迹,生物学科的新信息、新成就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人类基因组密码的破译,纳米技术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和推广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离自己并不遥远,科学发明创造与社会实践有密切联系。只要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研究方法,将来也有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密切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如在学习传染病时,介绍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从而把知识的获得转化为学生的迫切需要。学生有好奇、好动、渴望成功的内在心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实验,放手让学生操作,他们将会观察到一些新奇的现象,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起他们对生物学科的热爱。提高教师的上课技巧,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使学生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可以巧设疑问,促使学生去主动学习,努力寻求答案。如在学习蝗虫的呼吸作用前,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两只活的蝗虫,我们把一只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而把另一只蝗虫的腹部浸没在水中,这两只蝗虫哪只先死呢?学生因此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师也可以运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演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复杂为简单。如:从蝗虫的取食动作领悟咀嚼式口器的概念,在通过多媒体演示将蝗虫口器的各部分解剖在画面上,化小为大。逐一分析各部分的功能,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角色定位,提高学习积极性

老式教学以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刻意追求某种课堂教学中所谓的“完美”,使课堂教学变得呆板乏味,久而久之,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固化了学习思维,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所以,教师必须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拿出甘当绿叶配红花的勇气,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平等、信任、合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培养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帮助解决困难是主动性学习得以继续的保证

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并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得以持续。在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层次不齐,教师应在教学内容的取舍、进度的快慢、教学方法的选择、作业的布置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区别对待,以免挫伤一些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成功要及时加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学习过程过受挫时要加以鼓励和适当的点拨,以保持学生的求知欲。总之,学生思维启动时,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在思维断裂时,教师要帮助衔接;学生在思维堵塞时,教师要帮助疏通;学生在思维模糊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学生在思维散乱时,教师要帮助梳理。

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依据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把每一章、每一节的具体要求和通过学习应该达到何种程度都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信心,又便于学生检查自学效果,更重要的是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如何从章、节中确定学习目标和要求,提高了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通过提出疑问,而后加以破释,进而解决问题,这样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能使知识得到延伸、发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到图书馆、上网或通过其他途径收集与课本相关的资料和信息,这样做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研究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丰富了课本知识,完成了书本由“薄”到“厚”的过程。然后指导学生做学习总结,写总结实际上是一次重新整理与复习已学内容的过程。在学习总结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认识,没有理解的问题,从而达到查漏补缺。能把分散在课本中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从而完成书本由“厚”到“薄”的过程。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问题,实现知识的真正拥有。

总之,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和教师持之以恒。相信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一代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年轻人在不久的将来会走向社会,为中华民族的自强自立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将军中学 342400)

猜你喜欢
生物教学积极性自主学习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验教学实践探究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